氣炸!他仨「照搬」我,卻比我還火!

2023-04-25     火鍋餐見

原標題:氣炸!他仨「照搬」我,卻比我還火!

本期看點

1、火鍋店的複製案例

2、火鍋店該怎樣「抄作業」

從韓國人抄襲

聊聊火鍋的複製與粘貼

近日,韓國旅遊發展局宣傳韓國宮廷「滿漢全席」,被懟上熱搜。

根據官方微博發布,韓國的「滿漢全席」,被稱作「韓國傳統飲食文化精華」,順帶著還附上7張圖片,內容有拌菜、魚蝦、肉類和一些主食,並配有多種調料。

韓國的「滿漢全席」

實際上,韓國並無滿漢之分,稱作「滿漢全席」無疑是剽竊抄襲,從發布圖片來看,所謂宮廷宴,更像是在村裡吃席。

其實,抄襲,不僅是國際問題,國內也有,在火鍋行業也非常多,像吼堂、朱光玉、慫火鍋、爸爸炒料牛排老火鍋等品牌,也都被抄襲過。

當然,抄襲最多的,還屬產品,一道產品出圈,同行紛紛就拿起筆,準備大抄一場。

像前幾天火遍全網、瘋狂抄襲複製又死死翻車的竹筒奶茶,還有什麼綿綿冰、燒仙草、某子凍之類,借鑑尚可鼓勵,原封不動照搬,甚至連名字都一毛一樣,就有點過分了,這般做法,無疑是考試抄答案,連別人名字也一併抄上。

全國各地的竹筒奶茶

像巴奴剛開始火的時候,就經常被同行盯上,起的名字也類同,諸如「巴某毛肚火鍋」、「某奴菌湯火鍋」,主打產品自然是毛肚和菌湯,而且門頭、店內黑黃黑黃的色彩搭配,多少有點山寨弔詭。

還有費大廚辣椒炒肉,剛興起時,也被同行模仿,其品牌負責人說,剛進長沙的時候,每天店裡都有同行參觀,偷偷攝像、拍照的,大有人在。

費大廚走紅後,賣辣椒炒肉的各種大廚也都上線了,諸如張大廚辣椒炒肉、錢大廚辣椒炒肉等等,而且品牌IP也模仿得惟妙惟肖,都是一個大廚模樣的人,面帶微笑,雙手撐於桌上,面前放著一份辣椒炒肉,目視前方,眼神空洞。

大芊金火鍋串串創始人曾講過,最好不要模仿別人,尤其是一比一模仿,這樣無疑是為他人做嫁衣,加深顧客對正牌的認知,而且會覺得模仿者很low。

朱光玉的爆品牛乳冰

的確如此,就像朱光玉的牛乳冰,線上線下都賣瘋了、賣爆了,你再模仿,除了給朱光玉打廣告,再無其他意義。

吼堂創始人李小孬也曾發表過類似看法,他表示,自己的產品不怕別人抄,吼堂有很多新產品,並且是一系列的,「產品和品牌的內核是匹配的」,如果單純抄個單品、抄個形似,拿到店裡,就會顯得很單薄,顧客也很難復購。

在火鍋餐見看來,抄襲分兩種,一種是抄同行,別人有啥他抄啥,一種是跨界複製,從異業中找到好東西,為我所用,像有些火鍋店喜歡把本地特色融入火鍋店,給人一種「品牌正宗之感」,這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詳細敘述(火鍋本土化),在此不再展開。

在火鍋日益內卷的今天,火鍋人該如何在產品上找到突破口?

「抄襲」,或許是一種好方式。

火鍋人該如何抄?

三點建議不妨拿去

自古以來,原創都很痛苦,複製粘貼則很快樂,因為它不費力,也不會掉頭髮,效率還挺高。

但是,抄襲只是形似,內核卻難以抄去,就像有些品牌模仿茶顏悅色,雖然改了名,變了色,像抄襲,又不完全抄,看起來總有些怪怪的四不像,原因就在於,茶顏悅色的基因是設計,抄者抓不住內核,只會越抄越詭異。

是不是有點詭異?

有人說,模仿與抄襲,是最高形式的致敬,但也分「聰明抄」和「笨拙抄」。

關於「抄襲」,火鍋餐見有三點建議,不妨一試。

1、拓寬產品邊界

所謂拓寬產品邊界,即是「找一些火鍋店從未出現過的產品」,這一點上,有一說一,巴奴做得挺好,找到不少之前火鍋店從未有過的食材,像繡球菌、鮮鴨血,第一次出現火鍋店裡,就在巴奴。

還有一些產品的微創新,也值得提倡,像千絲系列,土豆原是片狀,經過加工,成絲狀,簡單的微創新,就製造了稀缺,提升了產品溢價。

千絲土豆

再如滷味火鍋,將滷味放入火鍋中,也是拓寬產品邊界的一種表現,「萬物皆可鹵+萬物皆可涮」,萬物對萬物,就是無限可能。

相比想破頭皮創新甜品,上面的方法還是略微簡單一些,當然,抄襲門檻也低。

中國幅員廣闊,尚未發現的食材還有很多,火鍋人應該多出去走走,多去發掘一些稀罕物。

2、走出地域,拿來主義

要是走一走的話,就別在家門口轉悠了,不妨去外地看看,讓產品拓寬地域邊界。

像成都的麻小度青花椒魚,將北方的饅頭和貴州的米粉融入其中,歷時三年仍暢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北海的炸物美食

火鍋餐見前段時間去廣西北海,滿大街都是特色小食,像蝦餅,春卷、油炸鬼,完全可以作為餐前或餐後小吃,代替炸酥肉和茴香小油條;像北海的各種湯水,拿回去就能直接當甜飲品。

北海不僅有原住民,還有很多僑民和越南人,美食的融合性很強,且烙印十分明顯,為我所用,豈不美哉。

當然,中國大好河山的特色美食,難以計數,多去小吃街、風情街,說不定會有新思路。

3、將產品,進行多場景應用

所有的產品,必有應用場景,沒有應用場景的產品,不配來到這個世界,因為它沒有解決現實中的任何問題。

拓寬場景邊界的前提,是產品具有極高的可塑性,一種產品適用一種場景,只能賺一份的錢,適用兩個場景,就能賺兩份的錢,以此類推,適用的場景越多,賺到的錢就越多,當然,這樣的產品通常稱之爆品。

如果一個產品,在火鍋店能涮、能烤、能炸、能煲,顧客的購買意願肯定增加,因為對顧客而言,他們用一份的錢,吃到了四種口味;而對火鍋店而言,他們則是用一種產品掙到了四份錢。其中邏輯,老闆們須細辨。

像富邦食品有一款「金黃魚籽球」,就可滿足以上四種場景,而且這款產品本身就有足夠的差異化,選用深海魚,搭配爆脆魚籽,口感十分豐富。

「拓寬場景邊界+自身差異化」,無疑是王炸組合。

北步園火鍋聯合創始人、爆傳傳媒創始人阿迅說,「抄」分為三個階段,抄襲、超越、鈔票。

抄襲模仿是最基礎的,其次,要會抄中創新,超越本主,成為爆款之後,才有變現的可能。

抄襲雖為人不齒,但若轉換思維,去積極拓寬各種邊界,自會別有洞天。

2023下半年,火鍋行業會強勁復甦,到那時,洗牌嚴重、競爭加劇,極可能會死一大批,如今正處淡季,火鍋老闆們還是得多出去走走,積極提升產品力,早做防範為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12e536794e5a97a3a9f35ec4b833d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