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偉大母愛,但古人造字時,「毒」字下怎會有一「母」字呢?

2023-12-17     三目史官

原標題:世間最偉大母愛,但古人造字時,「毒」字下怎會有一「母」字呢?

一個文明的發展,離不開文字、陶器以及城市構造等因素,而文字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從中華文明的發展來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書寫優美、表意豐富的漢字體系。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梳理漢字的發展歷程,從象形文字開始,歷經甲骨文、金文、小篆、草書、楷書、行書的演變,才有了今天讀、寫這一優美形體的存在,漢字書法也被譽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化符號之一,這也是漢字強大生命力面面不休的所在。

漢字的魅力,除了形體的婀娜多姿之外,還有她本身所蘊含的意義在內。如「撒」字,用手將東西分散開;「孬」字,不和好的組合,讓人一望便知其含義,充滿了老祖宗無窮的智慧。但一個令人迷惑的字體是「毒」字,眾所周知,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無私的愛,為何下半部卻是一個「母」字呢?

在學者的研究考證下,這裡面有這樣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漢字在自身形體的演變過程中所造成的錯位。在小篆的寫法中,「毒」字是另外一種模樣,上面是一個「生」字,代表著生命的含義;下面則是一個「毋」字,表達拒絕和否定的含義,兩者連接起來,指的是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要拒絕一切有害的物質。只是後世將「毋」字簡化成為了「母」字,才造成了今天對「毒」字的定義錯位。

第二種說法是,「毒」字最初的定義是指一種苦澀的味道,但隨著時代的演變,「毒」字才成為了一種有害的物質,所以不能以今天的定義來追溯古文字原有的含義。

第三種書法也非常有道理,在上古時期,「母」字所形容的是自然萬物的孕育生產過程,所以那個時候的「毒」字,指代的是世界萬物中所蘊藏的特殊味道。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都無可否認「母」字所蘊含的偉大母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0a30140d4a716f76be55624552a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