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淘汰一個「落後高管」可以激勵好幾個優秀員工

2019-09-04     地產總裁內參

不敢淘汰平庸幹部的企業家,是平庸的企業家!

演講者:任正非

來源:任正非在幹部管理工作彙報會議上的講話

來源:心聲社區

「能者上,庸者下」,幹部的退出機制是每個企業必須研究的課題。

不敢識別平庸幹部的HRD是平庸的HRD

不敢淘汰平庸幹部的企業家是平庸的企業家

  • 主官、主管一定實行每年10%的末位淘汰,迫使自我學習,科學奮鬥

  • 淘汰一個落後的高管,可以支撐好幾個優秀員工的激勵

  • 將軍,都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

任正非在幹部管理工作彙報會議上的講話

2019年6月18日

一、幹部管理工作一定要對準貢獻這個目標,在貢獻面前人人平等

總幹部部要抓住時機,支撐公司隊伍換血以祛除平庸與惰怠,打造一支可支持公司在未來占領勝利制高點的鋼鐵幹部隊伍。

總幹部部以及各級幹部管理的所有一切工作要對準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貢獻。

管理,就是要強調幹部的實際貢獻,而不是過於強調幹部的素質。

過去把素質看得很重,沒有貢獻怎麼可以?

這個人能力用素質模型去評價或許不強,但實際貢獻很大,為什麼不可以先提起來?

提起來後繼續考核、考試素質,不行還可以下去,歸隊當兵。

每個幹部都說自己有貢獻,那就公示出來,大家評議,可以貼在網上去嘛。

要大膽在火線中選拔,在戰壕中提拔幹部、專家、專業人員,要讓一些優秀人員直接穿越上來,以激活幹部群體和組織。幹部要抓得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勝利。

主官、主管一定實行每年10%的末位淘汰,迫使自我學習,科學奮鬥。下崗的管理幹部一律去內部人才市場重找工作機會。實在需要向下安排崗位的,一定先降到所去崗位的職級,並繼續考核不放鬆;

專家一定通過「以考促訓」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的通過循環考核、考試,在實踐中作出貢獻才給以評價。在循環考核、考試中區別使用,以及合理淘汰;

專業人士主要作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過程負責,不對結果負責,準確、及時、認真的服務,實行絕對考核,不進行相對考核,不實行末位淘汰。考試崗位不變,也許每次考試題目也不變,不同專業、不同職級考試不同。可以工作到五、六十歲。

出成績的地方要出幹部、出專家、出優秀職員,

沒有出成績的地方,要客觀評價、綜合考慮,不完全是簡單的數據。

我們對幹部不求全責備,可以提拔起來再要求他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不要總是提拔乖孩子上來。我們現在就要通過這3-5年把一批平庸或惰怠的幹部更替掉,要下決心換一批血。

不然5年以後,我們要去爭奪世界戰爭的制高點時,幹部還是稀稀拉拉的樣子,那麼現在留下那些幹部有什麼用?

幹部管理是每個部門一把手的責任,總幹部部及各級幹部管理體系是支撐系統。在這個大原則定下來以後,也要允許總幹部部大膽行使一些必要的權力,將不合適的幹部及時識別、剷除和替換。

二、抓緊時間精兵簡政,加快乾部專家破格提拔步伐、加快對平庸幹部淘汰。淘汰從機關開始、從高級幹部開始,從一層AT開始。

華為不是永恆可以在這裡工作的,要抓緊時間精兵簡政、減少不貢獻或貢獻不大的冗員。

合理分步驟地改組AT團隊,AT必須是領導勝利的團隊。

當前形勢下公司不是大力擴張階段,是戰略收縮與鞏固階段,不能好好乾活的人就應該離開。

精簡的對象也可以是高級幹部,高級幹部有什麼不可以淘汰的?平庸、惰怠和落後的高管淘汰了,下面優秀基層員工就可以升上來成為高級幹部,淘汰一個落後的高管可以支撐好幾個優秀員工的激勵。

機關幹部不能官官相護,能幹的人沒貢獻也要退出。

隨著我們管理水平越來越高,也不需要這麼多所謂能幹的人呆在機關,能幹的人沒貢獻也要走人。

要加快基層專家、客戶經理、支撐服務的人員破格提拔的步伐,因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平庸與落後幹部堆積,公司遲早要敗掉。所以機關幹部不能官官相護,機關要接受一線的評價,努力為前線服務、支持、合理監管,基層才會信任你。

機關剷除了平庸的人員,

一線還有其它優秀人才可以上來。

在當前的幹部梳理中,這個幹部原來是正職,現在改為副職,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從正職崗位上不合格清理的,就可以直接到內部勞動力市場找工作去了。

我在公共關係部講話,英國、法國這些公共關係的頭,如果不衝鋒上戰場,只會寫PPT,那就轉為負責日常流程執行的職員去。

總部機關應優化管理,實行大部門制,減少重複勞動。

你們的重複「勞動」,就是搞亂整個戰場,增加一線負擔。

機關人浮於事重複勞動這種創造就業方式,就是逃避上戰場,責任由各體系幹部部長承擔,你看不清你本部門的人浮於事以及整個機關的平台的重複建設,就是你的任職還不合格。

機關當前要加快專業隊伍的建設,分清楚哪些是專業崗位,讓他們穩定工作,不流動,不相對考核,只有不合格才淘汰。這樣機關逐漸轉成專業崗位的穩定,大量的人現在所從事的工作,由於其流程和體系的約束,都是相對確定的,都是專業崗位工作。一是流程穩定了,二是專業操作崗位穩定了。

放權的工作就可以大膽一些。美國國家就是職員制,所以一換領袖,它完全轉得過來。它有兩條邊界,一條是宗教,一條是法律,有了這兩條邊界,它就放開創新洶湧澎湃。

在實施機關擠壓時,不准機關利用權力往下塞人,除非你能找到幫助作戰勝利的機會點。若機關的人都擠壓到一線去,不就把一線英雄的崗位搶了麼?說下面的員工水平沒有你高,但是人家在戰場上爬冰臥雪,在直接貢獻,你憑什麼要擠掉人家?所以,機關擠壓出來的幹部專家,就是到內部勞動力市場,再組成敢死隊上戰場。

機關人員到一線打贏了,可以拿獎金,但不能漲級,漲級機會主要留給在一線作戰的基層人員,若一線存在空額,再填補上去。當一線也不需要那麼多人時,就大量組織機關人員的退出,帶股票走沒問題。

AT組織要定期改組,要敢於將AT中不能履責、不能管理的人剔除掉,他們要從AT團隊出去,不管是多高級別。

落後的部門連一把手都不能進AT,可以置換一些基層優秀員工上到AT團隊來。

我們改革AT團隊,可以先從一層AT開始改。要認識到當前的考軍長就是要檢驗個人貢獻與能力,是祛除平庸惰怠的一種重要方法,各部門要認真開展好。對於考軍長工作有意見、不滿意的高級幹部,轉做別的工作,現在我們就要精兵簡政。

各部門要對幹部群體進行主動梳理,對於不敢調整或調整不夠的,部門的薪酬包可以打折、職級晉升要受控制。比如我們要求降級、降職的人要有百分之多少(辭職走的人不算),那些降職降級不夠的組織,薪酬包要打折,升職也不給你;降職降級到位了,保留你的薪酬包。

現在不能像過去那樣盲目漲工資了,薪酬激勵要聚焦業務連續性、關鍵項目以及績效優秀的貢獻者。今年我們降級只有13人,這麼溫和的幹部部門,怎麼勝任戰勝制裁。

2019年股票要加大對中基層,以及破格提拔人員的配股力度。今年配股優先對15-18級,包括19級的優秀人員多配股。再往上,對破格提拔上來的人可以優先配。

對今年入職的應屆生,通過考試選拔一批人員上關鍵項目或戰略攻關項目,未能通過考核選拔的,可以進其他項目等統一安排工作。

對於11萬軟體人員,要通過考試篩選和盡職篩選,以提高我們軟體開發的組織能力。比如考不好、乾得好的,給他們做黃繼光的機會;考得不好、也乾得不好,就淘汰;考得好、又乾得好的,就是苗子。考核和考試雙管齊下,以這個方式來持續過濾人員。

三、總幹部部自己部門的改組要對準結果、對準勝利。大原則確定下來後,可以先開始幹起來,其它細節方案再梳理、討論,不斷疊代組織建設的過程。

我們常說,監管的第一責任,不敢得罪人,還搞什麼監管。一把手也不能把責任推給監管。幹部管理工作要對結果負責,若管理結果不好,則相關幹部管理組織要整建制置換;管幹部的人,如果不是「趙剛」那樣的,也要置換掉,到內部勞動力市場去,去找工作機會去。

大部門頂層機關的人力資源部負責政策的制定,還要進行相關數量的計算,可以考慮與幹部部門分立設置,各負其責。但到下面的組織,人力資源和幹部部主要工作是執行,應該可以合併。總幹部部可以拿出解決方案來,再與人力資源部一起討論。近期要拿出總幹部部編制計劃,以便上報審批。

華為大學是一個專業功能模塊,是總幹部部開展管理的一個工具。

怎麼用好這個工具,你們探討,發揮它的作用就行。

華為大學不要去對標社會上的培訓考核指標,要對準勝利。

世界上有最好的兩個大學,黃埔軍校就是兩條綁腿,抗大就是一條小板凳,小青年、初中生坐那裡聽一點革命真理,拿到一點火花,就去當高級幹部了

具體的工作思路不用過多溝通、彙報,大原則現在定下來後,應該允許你們行使權力,就大膽的先幹起來。(全文完)

END

專注地產30強之變

地產總裁內參

努力為地產總裁提供「建設性、啟發性」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vNqm4BMH2_cNUgx7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