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害太讓姜農頭疼!大姜(爛脖子病)——腐霉根腐病

2019-09-14     三農達人管家


大姜腐霉根腐病,又叫爛脖子病。每年6、7月份正值發病最高峰,是姜區比較常見又比較讓姜農頭疼的問題,今天分享一下大姜爛脖子病的發病機理、病症和防治方法。

一、發病機理和病症

大姜爛脖子病發病初期是在5月份,此後隨著夏季雨水增多、溫度升高進入發病高峰。

莖基腐病發病初期,莖基部出現大小不等的水漬狀斑,隨後逐漸擴大,葉片發黃;發病後期病斑環繞莖基部一周,導致莖基部組織逐漸腐爛。莖基部腐爛,水分養分運輸受阻,地上部主莖由上而下乾枯死亡,葉片發黑脫落,呈枯萎狀,濕度大時扒開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見白色棉絮狀物。

病情輕的話,可致減產10%-30%,病情嚴重減產損失可達50%以上。

二、發病原因

1、根據發病時間與環境來看,它是一個高溫高濕的病害,排水不好,雨後澇害;放風、遮陰不及時,烤苗,管理粗放,經常大水漫灌,比較容易發病。

2、姜種帶菌,姜種自帶病菌或者多年重茬土壤中病原菌不斷積累,而且沒有熏地消毒的地塊容易發病。

3、土壤環境差,比如土壤鹽漬化、酸化、板結,土壤有益菌少,大姜根際環境惡化,抗逆性差。

三、防治方法

1、選擇無病姜種,可在曬姜時進行噴藥二次消毒。

2、調節土壤pH,酸化嚴重的土壤用鹼性肥料或者生石灰進行調節,透水透氣良好的砂質土壤最好。

3、底施和培土均施用含菌商品有機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數量。

4、控制濕度,有條件時儘量選擇滴灌、微灌或滴灌,避免大水漫灌,降低水量,同時減少漫灌帶來的傳播病菌危害,開溝起壟,利於排水。澆水時間選擇傍晚為宜,避免上午澆水,中午高溫,高溫高濕環境更易發病。

5、姜農可以使用可殺得叄仟1500倍液混72%克露6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較好,同時這樣還可起到預防大姜細菌性軟腐病的目的。

6、由於腐霉根腐病是隨澆水、雨水和農事操作而蔓延,如若發現病株應及時清除

7、最後科學合理施肥,注重氮磷鉀、微量元素搭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z6zrMG0BJleJMoPMpH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