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他們說出了真心話

2019-09-20   i境界

點擊上方「ijingjie」可快速關注我們

《境界》獨立出品【互動力】

文 | 境界讀者

播音 | 伊然

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境界》全球讀者家人發來自己的心裡話,從一句到一千句,參與問卷互動「月亮都圓了,你家還缺啥?」這些聲音因真實而寶貴,或許與你在講台上、會場裡、主流媒體上見到的不同,充滿真實的掙扎與呼求。這就是我們蒙召要活出愛的地方。


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境界》與各位讀者們進行了一項問卷互動,主題是:月亮都圓了,你家還缺啥?從一句到一千句,全球的讀者家人當天就把自己的心裡話發來,讓《境界》的郵箱被大家的信任塞得滿滿的。我們將內容整理成兩篇文章,今天發出第一篇。這些回應因其真實,所以寶貴。或許與你在講台上、會場裡、主流媒體上見到的不同,充滿真實的掙扎與呼求。這就是禾場本來的樣子,這就是我們蒙召要活出愛的地方。

問卷的內容是——又逢中秋,家人圍坐桌旁,其樂融融地吃喝聊天,是一件值得期盼的事。然而,不知何時起,心好像切掉了一丫的月餅,缺了一角。看看月亮看看你,月亮好近,你好遠。

許多人懷念小時候吃的「五仁」月餅,其實不是因為「五仁」,而是因為那時父母不忙,心裡「有人」。現在流行吃冰皮,一家人坐在那,連話也不多了,面面相覷,像幾塊冰皮。

不斷上升的離婚率,暴露了夫妻之間的距離並不是世界上最近的距離。很多人懷著合約的心態步入婚姻,想著如果合不來就可以離。結果,半數這樣的婚姻就在兩年內告終;孩子常常成為夫妻爭吵的焦點,也是維繫婚姻的粘結點;醉心於工作事業的你,以為自己忙著登月,卻一不小心先把妻子發配到月亮上了,像寂寞的嫦娥;如果你慣於用愛之名來掌控,那麼可能婚姻真的不適合你,你更適合養一隻玉兔。

有人覺得,家裡有一個滅火器就好了,只要有人說話調門升高,立刻自動噴發,至少可以救救孩子,不至於心中積滿了從父母那裡接收的怒火,以後燙傷自己的家人;有人覺得,遙控器上有一個消失鍵就好了,做飯、帶孩子的時候雙方父母可以出現,然後一按鍵,他們最好消失掉,多少對小夫妻的婚姻是被爹媽攪和黃的;有人說,別扯這些沒用的,我們家就缺錢,給我五百萬,全給你答對得妥妥的……

這些,你認同嗎?中國式家庭,到底最缺什麼?如何補足、如何補救?信仰對我們所缺的那一塊兒有幫助嗎?歡迎參加《境界》的中秋讀者問卷互動。

舉頭看見天父的愛

小禾:我從小生活在一個組合家庭,父親早亡、母親帶著我改嫁。繼父從來沒有喜歡過我,他與母親之間也早就沒有了感情。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里,我一直在恐懼和壓抑中長大。前些年,母親也離我而去,我幾次都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

不管是中秋還是春節,所有家庭團聚的節日對我來說都是煎熬!我真正缺的是一對愛我的父母!我從來不曾體會什麼是父愛,僅有的母愛也早早被天父收回。從人那裡,這個缺失永遠無法補回了。

我信主只有幾年,靈命很淺,時常軟弱。我常常想要忘記過去,可是卻做不到。現在我只願天父能讓我感受到祂的愛!讓我的生命可以常常喜樂!

青海海南州讀者:從我記事起,家裡帶給我的不是和睦,而是無法溝通,然後就是錢!我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初三時爸爸不在了。每當我回到家裡就覺得頭頂有一片烏雲,不管走到哪都覺得孤獨!如果別人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或者需要建議的事,可以和家人說,但是我不敢,說了換來的一定不是安慰和鼓勵。看到別的家庭其樂融融,我就會不自覺地流淚。每次禱告我都會懇求主讓我有一個和睦的家庭。

後來我開了自己的小店,家裡人也不用為錢發愁。但是家裡還是不和睦,每天還是都在提錢!我開店的地方只有三個弟兄姊妹,但是神把祂的僕人帶到了我們這邊。華姐家離我們這要坐兩個多小時的班車,她和老公都是服侍神的人,周六過來帶領我們聚會。我現在每天都把自己所有的不開心、遇到的難事告訴阿爸天父,主永遠都是愛我的,每天與我同在,只是我原來不知道!每天我有時間就會讀經,儘管有時候看不懂。

我第一次知道神學院,很迫切地想去裡面學習,但是心裡有許多顧慮。家裡有老人和媽媽,就剩我一個人承擔這個家!所以我把想法藏在心裡,但我相信主耶穌會幫助我照顧這個家,讓我打消顧慮,按著祂的旨意帶領我,懇求主呼召我做祂的僕人!

最後我有一個小幸福。我內心特別喜歡華姐帶來的一個讀神學的姊妹,從見到她我內心就沒有平復過,雖然她回學校了,但我還是每天都很思念她!我想請弟兄姊妹幫我代禱,求主按著祂的旨意帶領我們!我的寫作不是很好,弟兄姊妹不好意思,讓你們費心了!

煙台讀者家人:今年的團圓節是一個糟心的團圓節。多年前我發現父親出軌,並將此事告訴了遠在他鄉的姐姐。為了身體不好的母親,我和姐姐都閉口不言。早已將此事拋諸腦後的我,卻沒想到姐姐心頭多年來一直被這件事壓著。

前不久父母打飛的去姐姐家過中秋,他們彼此把這層隱藏多年的窗戶紙捅破了,姐姐內心的怨恨也完全顯露。母親指責我不該將此事告訴姐姐,我也後悔莫及。姐姐此前生了一場大病,她把矛頭指向父親,說是心中的積怨成疾,一聽這話我更感揪心。父親原本的好形象在姐姐心目中支離破碎,她感到絕望。

我想讓姐姐儘快從怨恨苦毒當中釋放出來。信主多年的姐姐也經歷了不少曲折,相信神在做工。跟隨主的道路本就是一個破碎的過程,地上父親的形象本就不是完美的,既然被破碎了,那就讓天父成為真正的完全的父親形象。饒恕一個人並不容易,可這是主耶穌給我們的命令,祂被釘在十架上卻請求天父赦免釘祂的人,主以自己做了饒恕的榜樣。求天父醫治姐姐,包裹她的傷口,讓她在饒恕父親的道路上被釋放。

湖北隨州家人: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媽媽在家種地,家裡還有三個讀書的妹妹,分別大學、高中、初中。這兩年媽媽身體不太好,爸爸把她也帶出去做工了。自從媽媽離開家,我就沒再回去過,總覺得自己沒有家了,每逢節假日都會躺在出租屋裡哭一天。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經很值得感恩了,有上帝愛我,也有教會,可是一個人面對團圓的節日時,都好難過啊,今天也是。

中秋也是逼婚的好時候?

滬生:最缺愛情,信仰沒幫上忙。

魯山:月亮都圓了,而我缺愛了。

洛陽家人:女朋友生我的氣,因為在我身上找不到一點優點,沒有一點可以給她努力走下去的動力。她說得沒錯,我真的算是不及格。可是,天父,我也想我們的感情像中秋的月亮一樣圓滿。天父,我知道,我們不完美的人走到一起,想要過得像童話一樣是不可能的,就請天父來幫助我們,讓我們像開了美顏一樣,不看缺點,美化對方。可以嗎,天父?

杭州家人:中秋節自己一個人寢室里窩著,爸爸一大早打電話來說:「女兒還沒有醒啊,今天家裡吃螃蟹年糕唉!你想不想吃?」大學剛畢業時似乎才開始成長,自我療愈的時候,越看相關書籍越會去挑原生家庭的錯。自從去年全家經歷了一場動盪,現在慢慢穩定下來,自己對家庭對爸媽的敵視減輕了不少。他們都不是完美的,我也同樣糟糕。願意在婚姻方面聽聽爸媽的想法了,他們也願意讓我找自己喜歡的人,彼此都讓步了。經歷了才會懂怎麼相處,原來,神是「愛」啊。美好的信仰跟現實之間的拉扯,大概就是成長的地方吧。

臨淑:從小我就是乖乖女,什麼都聽家裡的,但是我想在婚姻方面聽我自己的,家裡人不允許。他沒有上過大學,身高、長相、家庭條件一般,是一個農民工。但是他很樂觀開朗,對生活充滿信心。可是我家裡人就是看不起他。我是本科畢業,打算考教師,今年28歲,他31歲,我們談了快3年了,家裡就是不同意。他不信主,但是現在剛開始要了解信仰,說白了就是為了我願意去相信,但是這需要時間。他家裡人想讓他趕緊結婚,可是我家裡人逼著我們分開,甚至威脅跟我斷絕關係,我媽以死相逼。

我媽在我一歲多的時候因為身體不好就信主了,帶著我參加聚會。2012年我受洗,後來我爸也受洗了。可是他們的觀念還是很世俗化,想通過我的婚姻讓他們臉上有光。我媽是一個比較悲觀消極的人,加上之前受公婆的欺負,所以心裡有一定的扭曲,有什麼事情都悶在心裡,不跟任何人講,也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我現在跟家裡人的關係很僵,心裡也很難過!

溫州女孩:中國家庭永遠覺得女生一定要在最合適的年齡出嫁。飯桌上他們永遠不能真切地關心孩子真正的需要,催逼是他們最擅長的。說實話,一些女生內心不夠強大,很容易受傷,但父母卻覺得女兒很懦弱。不是我們不聽父母的話,真的,我們很願意聽,也很願意做,只是你們願意聽聽我們的嗎?不要用固有的思想攻擊我們,不要用別人的孩子來比較我們,我只想做自己。

我很愛看書,看書最安靜,但我覺得現在最需要看書的人是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的教育只停留在結果上,對於過程,他們永遠想著越快越好。我真的很難和家人溝通,幾次崩潰導致我現在只能沉默,因為我一反抗就會受傷。只有最安靜的與主對話的時候,才讓我覺得這個世界有人在聽我說話。我知道我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我發現身邊很多基督徒家庭也都有這樣的問題,他們觀念不能與聖經結合,因為那個來的太慢,所以大家都選擇了快速的方法。可憐我們這群還需要哺乳的大人!

哪個女人願意活成千軍萬馬啊?


青佳:在我家裡,丈夫忙得跟要登月似的,先把我和孩子送到月球了。真的覺得他不適合婚姻,可是他在生活中也遍體鱗傷、迷失方向。靠著耶穌的愛與接納,希望他早日回家。我婆婆的家裡需要一個滅火器,那種以說話大聲為榮、經常發火、指責抱怨別人的生活方式,讓人避之不及。真想隨時自動滅火,還一個祥和逸靜的環境。求神給我力量,去愛不信主的家人。

無名:我家只有我和兒子,孩子他爹跟小三跑了,家裡事無巨細都得我操心,很疲乏。惟願主耶穌提醒我不抱怨,求神做我兒子的父親,做我家的頭。

小福:爸爸的回歸,這不單是個體行為,應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

上海家人:喪偶式育兒,缺的是男人的擔當。求神憐憫,男女各歸其位,建立合乎真理的家庭關係。哪個女人願意活成千軍萬馬啊?但生活中還就是這樣。擔了太多不該擔的責任,對丈夫的尊重從何而來?只有各自按神喜悅的去舍己,家庭就有救,孩子就有救。

江西贛州讀者:今年我16歲了,父母大概是在我小學二年級信主的。我覺得中國式家庭的特點是,父母其實都非常愛孩子,想把最好的給孩子,感覺就是為孩子而活。我覺得這樣一點也不好,因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她時常為我們三姐妹焦慮,因此變得脾氣暴躁。爸爸不懂教育子女,幾乎所有擔子都落在媽媽身上。媽媽既要上班又要送妹妹上下學還要維持這個家。

媽媽很累很辛苦又很焦慮,但每次爸爸一下班回來就知道看手機。我覺得爸爸不愛媽媽,媽媽因為一些事情也罵爸爸,每次這時候我都想哭,這個家太壓抑了。其實,我覺得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彼此相愛。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有一個融洽溫和的家庭才能傾聽孩子的心聲。將上帝的話語教導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求上帝在每個人家中完全掌權。

神來我家可以做什麼?

東子:我三十歲,父母五十多歲。他們愛我愛得窒息,卻讓我情感上好像孤兒一樣無可依託的長大了。現在我覺得自己就像塊冰。他們總是用自己的情緒來要挾我,身心俱疲還抓著我的生活不放。所以我現在特別狠心,他們的折騰要他們自己承受吧,我累了,懶得收拾殘局了。不自己承受永遠不知道折騰的結果是會傷人的,承受了才會不再那麼囂張的面對人事,才會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

深圳讀者:我覺得中國式家庭缺少對關係的重視。我在深圳,聽到看到太多的留守兒童,太多的夫妻長期分居。有的丈夫在深圳掙錢,妻子孩子在老家。有的夫妻在深圳,孩子理所當然交給老家的老人。雖說是經濟壓力大,但我覺得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的決心。

日本東京讀者:其實看起來我家啥都不缺,吃穿不愁、兒女雙全,丈夫挺能掙錢,我也每天工作。可是這個家總覺得缺點什麼……僅僅是肉體的活著,每個人一生的目的地都是死亡!如果一家人不選擇,都不知去哪裡相聚。天堂里有天父上帝在等著我們,我希望我的親人和孩子都在天國相聚。

美國家人:大人忙著實現自我價值、還忙著給孩子實現價值;都很浮躁,就算在一起也是刷手機,或者心不在焉。補救就是大家都踏踏實實、靜下心來花時間相處,享受家庭生活。最重要的,信仰是根基,花時間「躺下,行在路上,起來,坐下」談論神的真理和價值觀。養育孩子歸根到底是門徒訓練,是讓孩子將來在神面前站立得住,一切的養育、教育的目標只有這一個。

西江:大家心裡有愛,嘴上卻說著硬話,關鍵還是不認識神,沒有謙卑的心,不能用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實在是可憐。不認識神,也不認識自己的價值,最終只能互相傷害。

阿生:遇到問題卻無法和父母交流。中國式家長或許該學習放手和把孩子不再當作孩子吧。

重慶讀者:我們一家包括親戚間最缺的就是信仰和愛。看似好和諧的家庭,家人之間說話得小心翼翼,每個人都成了討好別人的人。全家上下只我一個人信主,從此更成了異類。婚姻失敗,父親看不起我,親人們在背後戳我脊梁骨,用各種語言道德來綁架我。我現在都害怕回家,因為害怕說話,我沒有一張會說討巧話的嘴,也不會阿諛奉承。求神給我智慧。

福建家人:缺家庭祭壇。我母親在娘家從幼小時就被我外公帶領上教會,復興初期她就「復活」過來並帶領全家都歸主名下,但我也不能每周日都和她去教會。2005年;我50歲了才受洗,2013年元月,我母親走了。月亮可以每個月都圓一次;我感覺地上的家更不圓了。

曉廈:中國式家庭,缺乏的是界限。當今的年輕人只是負責生娃,老人負責養娃。看起來年輕人很輕鬆愜意,卻被老人當大孩子看。因為老人付出得多,話語權也大。老人帶娃累了容易自憐,感覺自己年輕時辛苦,年老還要再來一次。婆媳矛盾也是中國式家庭特有的,比比皆是。要跳出怪圈,唯有好好認識上帝對父母在養育孩子上的使命;父母親自靠著主,擔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版權聲明:《境界》所有文章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來自《境界》,微信號newjingjie」,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如有進一步合作需求,請給我們留言,謝謝。

征 召 奉 獻 家 人

為支持原創采編、音頻、繪畫設計團隊的成長,《境界》繼續徵召每月固定支持境界的奉獻家人(金額不限),請將你的電子郵件,發至 jingjietougao@gmail.com,註明「奉獻家人」,在這個世代,參與拓展神的國度。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ji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