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元朝山水畫大師黃公望傳/ 第二章 年輕冒失辭官職

2020-01-17     朗墨運轉一乾坤


章節插圖

1.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已二十三歲的黃公望,為謀取仕職,經人推薦,遠赴江浙行省杭州府,拜訪了任浙西廉訪使的閻復和任江浙參政使的徐琰,並被閻復和後來接任浙西廉訪使的徐琰,相繼任用為書吏。

2.黃公望當上書吏後,擇地在筲箕泉畔自築了一間面臨西湖的矛廬居住。

3.黃公望在杭州安定下來之後,工作之餘,常遊走於西湖周邊,廣結朋友,不分老少。

4.約至元三十一年(1294),黃公望母親病逝。

5.黃公望特別願意與佛道兩界和書畫界 人士結交。位於西湖邊黃公望居住的茅廬後,有個建於隋代的佛寺高麗寺,是他會友常去的地方。

6.元代大德初年(1300年前後),趙孟頫常被慧因寺主持邀請到寺中,為亡故的和尚寫墓志銘。期間,黃公望與趙孟頫相遇相識。

7.趙孟頫,又稱趙松雪,字 子昂,號松雪道人、水晶道人,生於1254年。浙江吳興(今湖州)人,是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元代翰林侍讀學士,封魏國公。

8.西湖東北邊的馬市巷內,有一座宋代王重陽弟子王處一受朝廷賜建的全真教道觀——玉陽庵。玉陽庵也是黃公望經常去遊玩、會友的地方。

9.黃公望從二十三歲 到杭州,到三十歲後回到家鄉常熟小山的這七年間,他交友無數,特別是在玉陽庵,有多位道中好友,其中有他原祖籍地松江的任友發與其兄長無塵真人等。

10.黃公望在與許多佛道兩家以及書畫朋友的交往中,深受他們的影響並得到他們的繪畫傳授和指點,使他初淺的掌握了書畫基礎技法。

11.在玉陽庵,黃公望還曾得到一位道友贈予他的一件袍子。黃公望很喜歡,經常試穿這件袍子。

12.一日,黃公望在得意忘形之下,竟然穿了這件袍子到廉訪使衙上班,碰巧被廉訪使徐琰看到,徐琰大怒,當眾把黃公望嚴厲地呵斥了一頓。

13.黃公望被當眾斥責後,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因此,一氣之下,竟然辭職而去。

14.黃公望辭職後,心中異常失落。他在西湖邊逗留數日後,感覺無趣,心中又時常牽掛著家人。擇日,他將茅廬托與寺中朋友照看,便奔家鄉常熟小山而去。(未完待續)

文/浦仲誠

圖/沙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y4bQ328B3uTiws8KDN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