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合肥周邊水位!防汛形勢嚴峻,這一知名景區臨時關閉!

2020-07-15     愛上合肥

原標題:實拍合肥周邊水位!防汛形勢嚴峻,這一知名景區臨時關閉!

這兩天合肥一直是雨雨雨,

合肥防汛形勢嚴峻。

一起來看看小編近期拍攝的巢湖附近情況。

巢湖

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圖:藍雲空)

7月14日,小編從合肥市水務局獲悉,截至7月14日8時,巢湖水位11.14米,超警戒水位0.64米,創下近四年來新高。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均在汛限水位以下運行,目前有13座小(1)型、22座小(2)型水庫達到或超汛限水位,正按規定泄洪。

據介紹, 入梅以來(6月10日至7月12日)合肥市累計降雨量457mm,已超過常年梅雨量85%,目前梅雨量排名歷史第六位,僅次於1991年、1954年、1996年、2016年和1969年,且目前仍未出梅。

數據顯示:7月14日8時,鳳凰頸閘長江水位15.15米,超警戒水位1.95米,距保證水位僅0.69米;巢湖忠廟站水位11.14米,超警戒水位0.64米;西河缺口站水位11.2米,超警戒水位0.7米;兆河兆河閘站水位11.19米,超警戒水位0.69米;白石天河金鳳站水位11.13米,超警戒水位0.63米;裕溪河裕溪閘上水位11.72米,超警戒水位1.22米;牛屯河新橋閘上水位11.6米,超保證水位0.1米;其他主要河湖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合肥市水務局工作人員表示,隨著長江水位的不斷上漲,對江外排閘站中,裕溪閘、新橋閘、鳳凰頸閘均不具備外排條件,已全部關閉防止洪水倒灌,「僅鳳凰頸站可對江抽排,而鳳凰頸站自6月14日開機以來,已連續運行1個月,一旦出現不利狀況立即停機,確保工程安全。」此外,因巢湖水位高於西河水位,還調度關閉了兆河閘,減輕西、兆河流域防汛壓力。並調度關閉了銅城閘,減輕牛屯河沿線防汛壓力。

據介紹,入梅以來,已調度裕溪閘、新橋閘、鳳凰頸站、鳳凰頸閘對江外排洪水19.78億方,其中鳳凰頸站抽排4.3億方。調度巢湖閘外排巢湖洪水10.19億方,調度兆河閘下泄西、兆河洪水2.68億方。此外,還調度董鋪、大房郢水庫泄洪370萬方,及時將兩大水庫降至汛限水位以下運行。

由於持續降水影響,巢湖已經達到警戒水位,巢湖姥山島景區發布公告稱,將暫停對外開放。

姥山島(圖:安徽生活網特邀攝影師小曹老師)

公告

因持續強降雨,巢湖已達警戒水位,為有效防範危險,確保遊客安全遊覽,景區(含合肥「小三亞」雲水灣懶園)啟動汛期應急預案,暫停對外開放。已預約購票的遊客,可通過原購票渠道申請退票。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巢湖姥山島景區管委會

2020年7月14日

今天一早

@合肥氣象發布

暴雨黃色預警

圖:@合肥氣象

合肥市氣象台2020年07月15日04時31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市區、長豐、肥西、巢湖、肥東、廬江部分地區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請注意防範局地內澇和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

7月15日上午10:11,合肥氣象解除了暴雨黃色預警

小編查看天氣預報發現,合肥未來7天也一直都是雨雨雨的天氣。

安徽省氣象台2020年7月15日06時發布暴雨預報和全省天氣預報:預計今明兩天我省淮河以南有一次強降水過程,需防範強降水可能造成的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內澇及大別山區的山洪、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

-安徽省救災應急響應等級由Ⅲ級提升至Ⅱ級-

入梅以來,我省先後出現7次強降水過程,全省平均降水日數25.4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其中沿江江南降水日數達30.8天,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連續強降雨,造成全省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受長江上中游來水影響,我省長江幹流匯口以下水位仍將持續上漲,防汛救災形勢嚴峻。

鑒於當前災情和災害發展趨勢,根據《安徽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省減災救災委員會於7月14日22時針對六安、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市洪澇災害,將安徽省救災應急響應等級由Ⅲ級提升至Ⅱ級。

當前我省防汛抗洪進入關鍵時期,各級各部門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貫穿工作全過程,充分做好打大仗、打持久仗的思想準備和行動準備,堅持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相結合,有力組織搶險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加強受災群眾安置點管理,認真做好受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精心謀劃災後重建,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小編溫馨提示:

連續暴雨天氣,

大家一定一定要注意防範。

編輯 | 小丸子

‍ 素材來源 | 安徽生活網實拍、合肥氣象、安徽省氣象台、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合肥市水務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xeKWXMBnkjnB-0zvF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