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電影院還真是冷清,自從《哪吒》之後,還沒有哪部是在口碑和票房都能打的。
剛過去不久的中秋檔也涼得很,《小小的願望》口碑撲街,柯南羅小黑受眾太小,反倒是沒什麼人看好的玄幻題材《誅仙1》一家獨大,3天狂卷2億票房,到今天,票房已經3.7億。
票房上來了,口碑卻從6.7掉到5.3,豆瓣首頁全部都是一星屠榜。
「服化道一言難盡」
「特效摳摳搜搜」
「降低觀眾智商,給原著黨喂屎!」
為了這部電影,粉絲夸上天,影評人懟主演,吵吵嚷嚷。
流量+大ip模式的電影,不到一年的製作時間,如此明顯的圈錢之作竟然還有這麼多粉絲買單?
低俗「男版」瑪麗蘇
確定不是侮辱觀眾智商?
《誅仙1》的成本只有5千萬不到,靠著大ip和當前最紅的流量,給觀眾端上來一盤什麼菜?
講真,蟬主走進電影院是猶豫的,導演程小東好歹執導過《倩女幽魂》,當過《笑傲江湖: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等老港片的武術指導,應該不會差吧?
然而,我錯了。
程小東導演的《誅仙1》,哪兒哪兒都是上世紀玩過了的香港武俠片元素,完全沒有仙俠之氣。
先看服化道吧,你能想像幾個修道的仙人,身上裹著《捉妖記》同款破布?
女主們頭上的小揪揪,估計是按照番位來排列的,一個兩個三個。究竟是要可愛,還是在雷人呢?
仙人開會,還是丐幫聚首?
還有占據大量戲份的仙人比武,不是斗仙法,而是在一片黃沙飛揚的地上,進行貼身肉搏。
程小東以為的「仙」是什麼呢,是田靈兒身上飄著的那兩段5毛特效的綢緞嗎?
服道化一言難盡,特效也是一股摳摳搜搜的廉價感。
小細節不用說了,都是5毛特效,能拿得出來的御劍飛行大場面,遠景整齊劃一,看多了也像天空中飛過一群蒼蠅。
陸雪琪的出場,就更能讓人笑出聲了,藍色的背景中,飄下幾根紫色的空中瑜伽帶,仙女從天空中飛下,仿佛要開始耍雜技。
片中有亮點嗎?有。
鬼族的出場,幾個護法使出鬼魅的招數,傀儡師駕馭提線木偶發出厲人鬼叫,空袍將人頭吃進肚裡,不同的法器眼花繚亂,鬼王宗變聲器出場……很驚悚,也很鬼族。
包括這輛從地底鑽出來的馬車。
但,我真的不是在看《倩女幽魂》嗎?
講真,像沒關係,但刻意致敬某些不合時宜的套路就真的沒必要了。
《誅仙1》除了服化道和氣質與老港片相似,笑點也是周星馳無厘頭玩過的屎尿屁梗。
幾個身為師長的老仙人開會調侃師妹,一群猥瑣仙男偷偷圍觀仙女練武。
幾十年前的俗套強吻還在上演,小倩強吻寧采臣成為經典,孟美岐的碧瑤強吻張小凡,幾乎要成為陰影。堵嘴有這麼多種方式,為什麼非要強吻呢?
粉絲說孟美岐貢獻了全片最多的笑點,認真的?一句「你們大男人家,出門竟然不帶棍」,這種惡俗的笑點從碧瑤嘴裡說出來,到底是什麼操作?
明知道嗜血棍聽主人還三番五次地硬搶,是古靈精怪還是腦子不好使呢?
《誅仙1》最大的硬傷,還不在這些細枝末節,而是人物和劇情邏輯。
呆萌的張小凡,我是一點兒也沒看出來勵志,全程就看他如何陰差陽錯開掛。
被師姐督促習武,有師傅直接傳功力,被猴子咬了一口喚醒了嗜血棍,還有陸雪琪和碧瑤為他心軟擋刀。
他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大概就是燒菜做飯和腌臘肉吧?
熱血少年變成了一個依靠外掛上位的傻白甜廢柴,這分明就是騙我看男版「瑪麗蘇」!
為了搞笑而搞笑的劇情bug數不勝數。
神獸出場糊了張小凡一臉唾沫就不見了,觀眾也不知道它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更不知道它出場的意義在哪裡;
那個為張小凡喊加油的小兄弟,存在感很強,貢獻了笑點之後也銷聲匿跡;
最後,張小凡黑化誤殺了自己心愛的師姐,他不為所動,反而抱起碧瑤遠走高飛了?
劇情邏輯實在很難自洽,全片最自然的估計就是那隻看穿一切的猴子吧。
人物的行為沒有動機,誅仙二字更是提都沒提。
《誅仙》原著,是一本文筆優美、帶著悲劇屬性,有厚重感的作品,在網絡還不算特別發達的時候,它滋養了不知多少少年的心。
可如今這部《誅仙1》,原著粉看了,估計會嘔出一口老血。
「當年我偷偷在寢室被窩裡挑燈夜戰就是為了這麼一部垃圾作品?」
爛片不該流量背鍋
但粉絲未免太煞費苦心
流量電影,粉絲最關心的是愛豆的演技。那麼肖戰、唐藝昕、孟美岐、李沁的演技如何呢?
微博上,粉絲們整出了幾個尷尬的「肖戰演技」「孟美岐演技」熱搜。
肖戰被粉絲津津樂道的,是這一場入魔的表演。
從入魔到清醒,眼神和表情到位,說實話,不差。
但真沒有到吹上熱搜,全民熱淚盈眶,甚至是神來之筆的地步。
另一位備受爭議的頂流孟美岐呢?
營銷大號吹演技,一段花海就能看出多個層次的感情變化。
看來「演技炸裂」這四個字實在是廉價,如今連一段翻白眼的表演也能被誇上天。
對了,《誅仙1》全員配音,根本不需要演員的台詞功底,這也敢吹演技炸裂???
說到底,這就是一部導演應該為結果負責的爛片,演員們也就是在職責範圍內完成了人物,可粉絲們非要跑出來蹦躂吹一波演技,把大家尬出雞皮疙瘩。
流量兩個字本來就自帶偏見屬性,粉絲這麼蒙著眼睛吹,就是煽風點火招黑了。
《誅仙1》幾乎占據了整個中秋檔的熱搜,上映前,粉絲在微博控評,買通營銷號一波閉眼夸,線下包場保證首日排片,電影上映前觀眾不明所以,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部老戲骨好班底加持的好片。
豆瓣評分控評,先是一股勁打好評,被嘲笑後,就開始使用「新號4星,老號5星」的策略。
再有,就是把打差評的影評人掛上熱搜這種騷操作。
CCTV6影評人點評:故事情節有短板、笑點低齡化、孟美岐比較出戲。
結果就成為了眾矢之的,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一說到流量,路人嘲諷,粉絲們憤憤不平。
導演、編劇程青松在微博懟流量們尬夸演技,結果他被粉絲扒出種種黑料,連帶著童話大師鄭淵潔一起造謠掛上熱搜。
還有一位看過電影女孩在微博上吐槽孟美岐演技不行,被粉絲嘲諷長得丑,還被挖了祖墳,找到曾經悼念奶奶的微博罵「死得好」。
一部爛片,有三大流量肖戰、孟美岐、李沁的粉絲互撕,吵吵嚷嚷,熱度是足了,好感度也敗光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獲利的,就是精明狡詐的製片方了。
肖戰粉絲別傻了
這部爛片根本不值得你花錢!
《誅仙1》很明顯就是一部圈錢大作。
去年10月份開機到上映,一部玄幻仙俠片,中間竟然只有不到一年的製作時間,成本只有5000萬。
今年暑假,看著肖戰因為《陳情令》從18線一舉躍升為頂級流量,片方趕緊趁熱打鐵趕鴨子上架,匆匆忙忙交出了一份不及格作業。
片方實在精明投機得很,檔期一改再改,沒有選擇在暑假跟《哪吒》硬剛,選在了沒有像樣競爭對手的中秋檔收割韭菜。
5千萬的投資,給肖戰18線演員的片酬,最終產出高票房。小成本買入,換來高回報,反正有人傻錢多的粉絲在撐著,穩賺不虧。
宣發上,片方也是投機得很。
一般好電影都會提前上映發酵口碑,《哪吒》因為大規模點映,預售票房直接破億。
《誅仙》倒好,電影上映前期沒有點映和媒體看片,沒有大肆宣發,只有線上營銷號的宣傳,粉絲的默默鎖場預售。
最終,靠著粉絲和原著黨的一腔熱血,撐起了中秋檔票房。
CCTV6評價《愛情公寓》大電影的時候早就看穿了一切
而另一旁肖戰等的粉絲,把電影誇得天花亂墜,控評刷分貢獻票房一點兒也不含糊,自己被收割了一撥兒智商稅也不知道。
這麼一看,同樣是爛片,《上海堡壘》也是慘,投資了3個億,口碑票房雙撲街,連帶著舊流量鹿晗也被全網嘲。(當然,《上海堡壘》爛得更加驚世駭俗一點)
有人說,《上海堡壘》被全網嘲笑流量電影已死,卻沒想到只是流量換了人,圈錢的流量電影還在繼續禍害電影市場。
流量電影沒有消亡,消亡的只是鹿晗。
其實,要蟬主說,如今流量能扛起一部電影的力量有限。
楊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吳亦凡《致青春》、鹿晗《盜墓筆記》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真正賣座的,是那些能講好故事,能塑造出好角色的佳作。
中國票房前十的電影
流量不該為爛電影背鍋,但流量的粉絲的確該成長起來了。
想想另一位小鮮肉劉昊然,憑藉自身少年氣質和不出戲的演技,積攢下了不少好作品,但其中也不乏《雙生》這樣的爛片。
沒出名時候拍的爛片,出了名被拿出來消耗人氣。劉昊然和粉絲們怎麼做的?
劉昊然本尊基沒有參與宣發,口碑撲街以後,粉絲也在撇清他跟這部智商欠費爛片的關係。
所以大家記住的劉昊然,也還是那個白鶴少年、校服學長。
只要好作品足夠多,職業生涯里的一部爛片,並不會對演員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粉絲要是給愛豆營造了假象,以後繼續拍爛片,那走下坡路就是必然的了。
肖戰們已經在職責範圍內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片子是好是壞他們也難以掌控。
但粉絲就別傻了。
一部大爛片非要吹上天,越是控評尬吹,在外人看來就有多愚蠢,為這麼一部片去刷分、扛票房、撕逼,太不值當了。
你們的哥哥要走的路還長著呢,何必為了這麼一部電影花錢又費神?
承認事實,把精力花在下一部好作品上不行嗎?
點亮「在看」,抵制爛片,支持好演員
蟬創意是一個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我們專注於人類腦洞開發的事業,對藝術作品、潮流文化、網絡熱點進行野雞式播報,在毀滅你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向世界傳遞我們的虛情假意。
微博:@蟬創意 | 微信:chanchuangyi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投稿、媒體、商務合作
至郵箱:pr@chanchuangyi.com
加入組織,後台回復「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