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其實把哲學的高度都說盡了,總結一下就是這3個字

2019-07-31     儉叔略述古經典

中國人其實把哲學的高度都說盡了,只是我們過去沒有總結。

如果我們把最高超越體做一個大膽的連接,奇蹟就會出現:中國式的「自」,中國式的「由」,中國式的「心」,連在一起就是——「自由心」。

「自」是世界的創造之機理,是「自否定」,無需他力、外力、神力,是否定之否定,是任何事物、任何心靈的創造之理。每一個「新」創造,都是對「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就宇宙及心靈而言,無限小,就一定有無限大的否定,無限空就有無限「不空」之辯證。

世界追求第一力、第一物、第一心靈,就是因為對世界沒有第一力、第一物、第一心靈之「否定」,這是世界創生之機理,絕對之精神,並非上帝之力,這是中國人的宇宙論。

「由」是世界運行規律,在沒有人出現之前,它是對立統一、質量互變的自然運行,有了人之後,就有了道德心靈的規律,就是逆向性與利他性結合的,對人性的「順成」進行道德超越的自否定過程。

「由」也是人的實踐路線、實踐規律,人對「信仰」的把握和追求必須是道德的、逆反與利他性的實踐之路,這是中國人的實踐論。

「心」是世界本體,是世界萬物的同心,是天心、地心、人心,萬有之心,絕對之心,最高超越之心,用在天即天心,用在地即地心,用在人即人心,這是中國人的本體論。

「自由心」作為一個哲學組合,是將「自」、「由」和「心」做了新的連接,實際是對世界的生成原則(宇宙論)、世界的運行實踐原則(實踐論)和世界的本體原則(本體論)做了大膽而且清晰的連接。

「自由心」之絕對超越,是中華文化的深層信仰,早就存在於中華文化歷史義理之中,中國人就是這樣來安排和看待這個世界的,只是沒有將其歸納和提升為中華文化的最高信仰。

「自由心」,作為文化信仰,汲取的是中華文化儒釋道三家之資源,但就傳承而言,依然應該是儒家面對未來的一種文化擔當、心靈及道德擔當、生命擔當。

「自由心」可以傳承中華文化道德性超越的傳統,從孔孟仁心、朱熹的天理、王陽明的「本心」,到新儒家的政統、學統的開發。「自由心」可以承接儒家道德形上學的基本思想。

「自由心」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現代社會發展的民主性、科學性,前提是有一顆道德的、自由的心靈,這是文化超越的決然選擇。

「自由心」還必須是與天下萬物生靈、生命相適應的一種整體性環境觀、生態觀、和諧觀,是統籌物與人的一種信仰觀,改變人類或者「神化」,或者「物化」的極端性,達到與「神」(不可知處)、人、物的統一與和諧。

「自由心」最終要改變和引領人類的心靈,指導人類的實踐,把工作、生活與心靈提升、修行結合在一起,實現一種中國人獨特的實踐信仰。

這是走向現代,走向未來的中國文化。

這是「自由心」的信仰擔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tLvXvWwBJleJMoPMXU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