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兒女》再次走紅:試問,哪個孩子不想要「夏東海式」的爹媽

當爹別做蘇大強,麻煩學學夏東海

近日,14年前家喻戶曉的熱播劇《家有兒女》再次走紅。

不僅劇中的經典台詞引發了網友的集體回憶;劇中的爸爸「夏東海」的教育方式更是衝上了微博熱搜榜。

有網友說,小時候看《家有兒女》只是覺得很搞笑;長大後才發現,夏東海教育孩子的理念,就算放到現在,依然不過時。

還有人說,如果每個父母都能有夏東海這樣的覺悟,那麼「問題小孩」就會越來越少。

試問,哪個小孩不想要夏東海這樣的爸爸呢?

因為,夏東海式的爹媽,不僅會給孩子一個溫馨幸福的家,還會在言傳身教中,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像大多數家長一樣,宋丹丹在《家有兒女》中飾演的媽媽劉梅,經常會忍不住數落兒子劉星。

作為三個孩子中的「學渣」,劉星的學習成績一直不怎麼理想。

一次期中考試後,劉星再次受到了來自親媽的無情嘮叨。

「化學不及格,語文將將及格,全班四十二同學,他排第三十五名。」

面對劉梅這些可能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話語,夏東海立馬說道:

「我發現他數學和物理考得還不錯呀,這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嘛!」

為了鼓勵劉星,夏東海還指出了他身上的其他優點:溝通能力特彆強,靈活、懂得變通。

他進一步指出,這些能力,課堂上是學不到的,但是在一個人的一生中,這種能力與學習成績好同樣重要。

夏東海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吝嗇肯定孩子、誇獎孩子。

在他的眼裡,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每一個孩子都可以閃閃發光。

這樣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當代家長的借鑑學習。

因為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和我們身邊的家長都越來越焦慮。我們總是很容易發現孩子身上的不足,生怕他跟不上同齡人的腳步,卻忽略了孩子身上的長處,看不到孩子渴望被肯定的眼神......

有人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就把孩子貶的一文不值;有人因為孩子不善言辭,就認為孩子將來沒什麼出息;還有人因為孩子調皮好動,就把孩子定義為「問題小孩」......

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學習不好的孩子,可能誠實善良;不善言辭的孩子,可能心思細膩、溫暖貼心;調皮搗蛋的孩子,說不定大膽自信。

這些,不都是足以讓家長們引以為傲的優點嗎?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同樣沒有一無是處的孩子。

別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看到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的長處,幫助孩子揚長避短。

說不定,你的孩子也會成為他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夏東海為人稱道的教育理念中,最值得推崇的,莫過於給予孩子信任和尊重。

劇中,媽媽劉梅在小雪的抽屜里翻出了照片和賀卡,便以為小雪早戀了。

她把自己的發現和擔憂告訴夏東海時,夏東海立馬表示:你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他說:「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自己的小秘密。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尊重隱私權,往大了說,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往小了說,一個孩子得不到尊重,他怎麼會尊重別人呢?」

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一個不被尊重的孩子,很難獲得幸福感。

上周剛剛大結局的《小歡喜》中,英子差點跳海的一幕,讓很多網友直呼:

「有宋倩這樣一個根本不尊重孩子想法的媽媽,實在是太恐怖了!」

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喬英子,最喜歡的專業就是天文學。

為此,她不僅在天文館裡當了兩年的義務講解員,還早早地樹立了自己的目標:考入國內天文學專業排名第一的南京大學,研究天文和宇宙的奧秘。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願意為之努力的孩子,宋倩並沒有尊重她、支持她,而是一直試圖推翻英子的想法,將英子困在自己以愛為名的牢籠里。

因為自己的夢想得不到媽媽的尊重,英子逐漸身陷抑鬱的情緒之中,甚至開始整夜整夜的失眠;最終情緒爆發的她,爬上了海邊大橋,差點釀成了悲劇。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因為父母來到這個世上,但孩子只屬於自己。

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孩子才會給予他人和父母同樣的尊重。

說教,不如身教

天下沒有完美的孩子,同樣沒有完美的父母。

儘管夏東海是一名「教科書式」的好爸爸,但他同樣也有做的不夠好的地方。

一次,他因為心情煩躁,便對劉星和小雨發了火。

但是,夏東海畢竟是夏東海。

冷靜下來的他,對自己的暴躁感到懊悔不已。於是,他「盛裝打扮」了一番,親自去給孩子「請罪」。

當他頭頂花環、身穿綠色披風、對孩子說著「我是一個小精靈」時;我想,兩個孩子的氣已經消了一大半。

當他放低姿態,真誠地給兩個孩子道歉,告訴孩子「爸爸錯了」時;劉星和小雨都原諒了他的急躁,父子三人又恢復了往日的親密無間。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你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殊不知,再多的說教,都不如以身作則。

夏東海在孩子面前放低姿態,真誠地給孩子道歉的舉動,為調皮的劉星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劉星在學校里犯了錯,但他沒有逃避,而是主動向老師承認了錯誤,及時把自己引起的不利影響減到最小。

劉星能直面錯誤,與夏東海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

說教,不如身教。

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因為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有人說,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從我們的視角去觀察蝸牛,總覺得蝸牛走得慢、還有很多讓人難以理解的行為。

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小蝸牛可能正在探索和構建屬於自己的小世界。

孩子,就是這樣一個個獨立的、慢慢成長的小蝸牛。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肯定孩子,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也給孩子耐心的引導,或許你就會發現,每一個小蝸牛都是可愛的、獨一無二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JdfGW0BJleJMoPMYZ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