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院外護理對這些數量要做到心中有數

2019-10-24     劉曉紅大夫

所有心臟病最終都會進展為心功能不全。終末期心功能不全死亡率幾乎與惡性腫瘤相等。近些年來,隨著治療手段的優化,心功能不全患者生存率大大提高。

水鈉瀦留是心功能不全的病理基礎。而利尿是心功能治療一個重要環節,其他治療多是以利尿治療為前提的。

心衰急性發作後多是會住院治療,開始利尿多採取靜脈使用利尿劑。隨著病情的緩解,利尿劑逐漸更換為口服藥物,像布美他尼、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氫氯噻嗪等,這些是排鉀利尿劑。螺內酯利尿效果弱,是保鉀利尿劑。一般排鉀保鉀一起吃以維持電解質平衡。

通常情況下在出院之前我們希望患者體重達到「乾重」,也就是身體多餘瀦留的水完全排乾淨。這個「乾重」數值患者是應該記住的。出院後最好每天稱體重,並對出入量心中有數(喝進去的水、湯、粥等液體量要與排出來的小便量大體相當)。

如果體重連續三天增長,且入量大於出量,則要考慮水鈉瀦留,也就是心功能有惡化的趨勢,就需要控制鹽攝入,適當加利尿劑的藥量。

那有人說也許是長胖了呢?心衰是心血管病的惡液質,也就是消耗性疾病,長期心衰胃腸道淤血影響消化吸收,想長胖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連續三天長出來的重量多半是瀦留的水,這水又多半是由於鈉攝入多了瀦留的,也就是吃咸了導致水鈉瀦留了,所以需要加大利尿力度。

當然,如果加大服用利尿劑量體重還在長就要看醫生了。另外,長期吃利尿劑的患者要定期監測鉀鈉氯。

End

原創文章轉載需告知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下期更精彩

房顫也要查個甲狀腺功能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請把它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吧!

聽健康 心知識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在公眾號後台給我留言,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qvJXl24BMH2_cNUge9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