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但是真正實現的少之又少。是什麼導致了這個情況呢?
有想法是一回事,等你真正去做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一件事都會涉及到很多細節上的問題。這些細節問題往往非常的繁瑣,很容易讓人感到厭煩。
能夠想到一件事情的人會很多,想到又採取了行動的,少去一半;能夠堅持去做三個月的,又少去一半;堅持半年的,再少去一半。一年後原本100個人里,可能只剩下10個人了,三五年後可能就只剩一個人了。
古語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能夠堅持到「九十」的其實少之又少,大多數人可能在十幾、二十公里的地方就放棄了。通常,我們可能在最初的2公里的時候覺得好像還不錯,但是走到10公里、20公里的地方,就慢慢失去了開始時的興致。看著望不到盡頭的漫漫前路,心生畏懼,當面臨各種問題,各種麻煩的時候,就崩潰了。
這種現象在任何國家、任何領域都普遍的存在。這也是能夠有超凡成就的人,總是極少數的關鍵所在!
我們都知道,交易非常難,那麼,交易的難點在究竟在哪裡,我的第一個老師告訴我,任何投機的難點都在於,市場是個活的,是個類生物體,它是在不斷的生長的,它從每個參與者身上吸取營養,不斷的壯大自己,而你所學的知識是死的,是過去經驗的積累,是歷史的沉澱和總結,固化的知識永遠都比活著的市場慢一拍。用死的知識應對活的市場,經過很多年的搏殺,往往最後都會問一句,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二個難點在於,你是孤軍奮戰在這個市場裡,沒有人為你指路,沒有人鼓勵和幫助你,更沒有人指出你的錯誤在哪裡。
大家在市場上不斷的受到兩種信息的刺激,一種是不斷的有人以每年10倍,幾十倍的利潤刺激著你,一種是不斷的有人以破產,爆倉,跳樓來刺激著你。股票市場就是是這樣一個以極度的誘惑和極度的恐嚇共存的地方。它即是天堂,也是地獄。
想在這樣的一個地方生存下去,你必須有超越常人的地方。那麼,你究竟需要做些什麼,做到什麼地步,才能在市場上生存下去,並且還能活的不錯,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東西。
我從03年代開始做股票,那年我才20齣頭,期間虧虧賺賺,和大家的成長經歷基本是一致的,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虧的不要不要的。以至於不得不靠打工來賺取操盤經費。但是我至始至終沒有爆過倉,沒有因為爆虧而過的特別悽慘,以至於後來聽到老師的悽慘經歷還覺得特別的嚮往,生活好像對我過於優待了,所以我說,吃虧要趁早,越早摔跤越好。起碼你身體恢復的快。
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操盤方法,時間周期我都嘗試過,現在,我的操作周期是日線級別,主要是模式是中短波段。年度盈利目標是一倍,我只擅長靠技術交易。順勢操作,趨勢跟隨,是最基礎的做法。
我也曾一度懷疑過,股票這些東西,究竟能不能做到穩定的盈利。因為我們當初來到這個市場,就是衝著財務自由來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爆虧和各種挫折後,不得不開始懷疑人生。骨子裡的嚮往和貪婪,逼迫我們開始學習和研究。當然,愛好,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憑我個人的感覺,如果你只想著發財,只想著暴富,只想著財務自由,而沒有興趣和愛好的支撐,在這一行也走不遠。因為貪婪和慾望的力量要遠超你的想像。
經過這麼多年的學習、研究再加上十年的實盤經驗,我可以肯定的和大家說,穩定的盈利,是能夠做到的,但是,暴利一定不要去追求。
我見過很多做交易的人,從一開始的學習,就走錯了路,學習了非常晦澀難懂的理論和技術,應用也是非常的艱難。這裡我就不具體說是哪些了,因為很多理論弄到最後就和傳銷一樣,別人說不得。我曾經見過有的圖形上面光劃線就畫了十幾條,且不說這些線有什麼作用,至少它很影響視力。
我認為,一個好用的理論和技術,一定應該是表達簡單,邏輯清晰,易於理解的,但是很多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對於投資交易這種高端的東西,如果想在裡面賺錢,一定需要很複雜的技術方法,三言兩語就能夠賺錢,那豈不是天方夜譚?確實有很多人是崇拜複雜技術的,他們絞盡腦汁,費盡心力,百思而不得其法,他覺得複雜才是高端,才是乾貨,覺得這才配叫技術,才值得學習。我見過畫各種複雜的線的,用五顏六色指標的,見過用易經的,甚至見過用星象和奇門遁甲的,這裡我要套用一句俗語,如果有什麼理論需要跪著學,那它不是技術,而是宗教。
概括而言,炒股其實是炒機率,炒心態,炒運氣,炒時間。股民們應大體把握好以下六點。
第一,跟隨大勢。
永遠不與趨勢作對。首先是分清牛、熊市,操作策略有大不同。另外要選擇相對強勢的板塊和其中的龍頭股。大盤和相當一部分個股有大體的周期:盤整或築底,緩漲,急漲,下跌。一般下跌通道不搶反彈;橫盤過程不急於「埋伏」;最好選擇上漲趨勢明確的股票擇機進入。堅持選擇大機率事件,掙6次賠4次,最終就是贏家,這就是所「炒機率」。趨勢判斷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就技術面而言,至少要做到重點關注均線走勢和均線間關係,過濾掉小幅波動。可以日線為主參考周線和月線。另外,一些小盤股波動大變化快,趨勢更難把握,風險偏好低的可迴避。
第二,忘記成本。
這一點往往很難克服。比如在個股明顯進入下降通道後還加倉或抄底以「攤低成本」;或在明顯破位後被套數年,堅決要等「回了本兒再出」。前者是「用手接下跌的飛刀」,後者是浪費大好時間,而炒股就是「炒時間」,浪費時間也是一種損失。一定要徹底忘記多少錢買的、多少錢補的倉,重點判斷當下趨勢,當進則進,當留則留,當走則走。所謂「手中有股,心中無股」,大概是這個意思。
第三,把握時機。
在判斷大趨勢的基礎上找買點。黃金買點有幾類,一是趨勢初期,即長期下跌或盤整後,均線拐頭向上發散,這時可能會買在一個低點,也可能趨勢還不穩,又調頭向下。二是上升通道中的回調或橫盤再突破,這時上漲機率較大,止損位設得也近,即便趨勢突變賠的也不多。可迴避已經歷過緩漲、急漲的股。牛市中可適當追高,尤其是在有重要突破的時候。每隻股票在買後都要設個止盈或止損位,可以是上升通道下軌,也可以是某條重要均線,破位後至少先大幅減倉。
對於已經急漲的股票,或搶反彈打短線時,減倉平倉位設置的可更靈敏些,比如5日線或前一天的最低點。多數散戶都非專業股民,時間精力有限,加之日內操作失誤機率更大,因此不宜頻繁做超短線。一般情況下可在收盤前十幾分鐘觀察決定。或在趨勢可能變化時,切入半小時線找最佳買賣點。
第四,獨立判斷。
炒股都難免「聽消息」,但許多消息傳到散戶這裡已拐了很多彎,可信度、可參考度大大下降。因此無論是什麼來源的信息,無論如何言之鑿鑿,自己也要根據基本面和技術面重新判斷。最終主意要自己拿,如果掙了,可感謝別人提供了一個線索,如果賠了,也不必埋怨別人。另外要自己慢慢總結看哪些道理、信息是有效的,自己有什麼經驗教訓,因為每個人的資金、心態都不一樣,很難有完全妥帖的具體建議。如果想完全聽從別人,可以投私募或基金。
第五,調整心態。
首先是有耐心,應「瞄準了獵物再開槍」,未瞄準就胡亂「掃射」往往會浪費子彈。一旦買入,如趨勢未發生變化,不因短期波動影響心情和判斷,炒股誰掙的多,有時要幾個月甚至更久才能看出來。因眼紅別的股漲的快而頻繁換股,牛市中也很可能賠錢。其次要理性分析,時刻「把心倒空」。分清哪些屬於判斷失誤,哪些只是運氣問題;哪些是真正顯示出來的趨勢,哪些只是臆想。不因一時掙錢賠錢忘記了判斷,不賭氣。心態與投入的比例也有關係,用自有資金的一半以下炒,往往心態和耐心較好;而賣房、融資、挪用公款炒股,往往對小幅波動過於敏感,心態不穩導致動作變形。另外,也可以用部分倉位做中長線,拿出部分倉位打短線,緩解「手癢」症。
第六,遵守紀律。
買入時應設定加倉、止贏或止損位,待信號出現後要堅決執行。很多人在趨勢改變後心存僥倖「應該會有個反彈」「過些天會拉起來的」「主力還沒有出貨」「政府會救市的」,或在大盤暴跌時急於抄底。究其原因,一是忘記了哪些是真正顯示出來的趨勢,哪些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猜測,二是貪心,總想吃到「魚頭魚尾」。另一類,是面對明顯的買入信號十分猶豫,總想著「萬一跌了怎麼辦」,屬於風險偏好較低的,不太適合炒股。如果幾年後發現自己在熊牛市都賠錢,大幅降低倉位、當成一種遊戲,或遠離股市,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其實沒有絕對的具體標準,長線短線,激進保守、進出時機,均因人而異,自己慢慢總結為好,還有一定運氣的成分。但總體上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股市是個擊鼓傳花的零和遊戲,要和別人比,也要和自己比。也算是一種修煉吧。
9張思維導圖告訴你中國股市的本質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對於交易來說,我感覺最主要的還是理念的問題,理念解決了,工具還是比較容易找。就理念來說,我覺得「亞當理論」和「幽靈的禮物」已經非常到位,如果能夠真正領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理念方面應該可以應付得來。
解決了這個理念問題以後,第二步就是對於交易的理解,交易實際上也很簡單,就是做加減法,我們來看一下,交易最終要盈利,實際上只有3種方法:
1.每一次都贏利,
2.在盈虧的絕對數大致相當的情況下,保證超過50% 的成功率,
3.在輸的時候儘量輸少,贏的時候儘量贏多。
我們知道,第一種情況基本不可能,大部分人可能想的就是第二種方法,提高成功率,但生活中很多人有很好的成功率,但最後還是虧錢。換一句話說,交易10次,9次對,一次錯,結果還是輸錢,這樣的交易方法趁早離開市場,因為沒有出路。
90%的成功率大部分人達不到,如果達到了還是輸錢,那除了成為神,最後的結果不會好,所以趁早離開市場。所以,在這個市場談交易的成功率非常容易誤事,我們首先追求的就是第三條,努力做到交易10次,9次錯,1次對的基礎上, 還能贏錢,然後談提高成功率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為何有些人,或者大部分人都最後被市場淘汰,或者最後輸錢。實際上和我們的天性有關係,人性的本能反應實際上非常不適合交易,貪婪,恐懼,僥倖,所以落袋為安非常正常。再同時人性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大部分人在交易的一開始,也都聽了很多關於截斷虧損,讓盈利奔跑的說法或者理論。
但在運用的過程中,經常止損以後市場反轉, 讓盈利奔跑最後坐了電梯,甚至反贏為虧。所以,慢慢會放棄這些原則。
而且,實際的交易過程中,不止損,有小利就落袋為安往往能夠很快地積累起一定的盈利,市場70%的時間裡都是震盪,因此,在人性深處慢慢會建立起這樣的交易模式和交易理念。看這些人的交易單,絕大部分都是盈利的單,因為他每一次都頂過來了,可就是一,兩次的出問題,最後就離開市場了。這大概就是福兮,禍之所藏;禍兮,福之所倚的道理所在。
如果我們知道了人性是問題之所在,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心態決定命運」的想法,試圖改變自己的心態,但既然是天性所在,希望簡單地以為了解心態就能改變命運實際上是一個不實際的命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但是如何協調二者呢?比較容易地解決天性和心態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個實事求是的交易系統,然後進行系統交易。建立交易系統,相對於系統的執行可能前者更容易一些,因為執行的過程又會牽涉到人性的問題, 人的天性中對於盈虧,金錢的概念,由於貪婪,恐懼和僥倖的支持會嚴重妨礙到系統的執行。 所以, 重要的並不是有一套很好的系統,問題是你執行的如何。
交易的4個層次
第一層能力:分析-趨勢-方向 能力
前期需要大量技術分析理論的學習;後期需要不斷的實際復盤總結,這個過程是相當漫長,至於多久要看每個人下的工夫和自身的悟性。
第二層能力:設計-盈虧-比率能力
當學習的知識可以經常在實際的走勢中判斷對了方向後,那麼你應該考慮,你能捨得多少止損來保持你帳戶的安全性,或者說保證你假如做錯時每一單不至於虧損太多,還要考慮你所具備的這種程度的分析能力可以使你看到多少點的利潤,設計好你自己的盈虧比率;
第三層能力:交易-下單-決斷能力
前兩種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不十分抽象的能力,只要刻苦用功就可以達到的,當你把前兩種能力都積累起來時,你面對的真正的問題就是決斷能力的積累,也就是說你不僅僅要分析對趨勢方向和計算好盈虧,還要在此之後馬上決斷下單,真的實現的時候,那種能力所表現出來的速度遠比現在說的快。因為行情不會等你去商量考慮;
第四層能力:忍耐-持倉-應變能力
當你前三個層次都達到了,那麼你做對了方向的單,最需要的就是你忍耐了,很多時候,你做對了方向,可是剛剛開倉,行情就不動了,只是小幅度的橫盤震盪,這個時候很難受,平倉也不是不平倉也不是,很多次都是小虧了幾點後忍受不住平掉,而就在你平倉之後,行情一下了走出幾十甚至一二百點,你開始懊惱;而有時候,你平倉後,行情反走,你就開始慶幸,這些其實都是不對,因為長期投機靠的不是僥倖,因為你沒有堅持你的止損位置,即使你僥倖一次,但你並沒真正的積累起這種能力,所以當你具備前三種層次的能力後,那麼你應該相信你的判斷和堅持你的止損,長期以往你就會有不錯的成績。
不論熊市還是牛市,不論被市場如何變幻莫測波瀾迭起,運用正確的方法我們就會在每一個夜晚安然入夢,因為我們的方法必然會獲得長久的成功,成功如同水到渠成一樣自然而然而不會有任何的意外
在投資生涯中,寫交易日記是加快自我完善的最好途徑。在交易日記中,你必須詳細記錄你的每一次的成功與失敗,以及交易的真正原因,然後認真加以分析。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我們常常聽信他人的小道消息衝進殺出,或者在沒有出現明顯的進出信號前過早交易,或者經常的違反自己既定的交易計劃等等,總是在同樣的地方犯錯,在一個地方跌倒。用不了幾個月,我們就可以找到很多同樣的錯誤。只要認真加以總結和修正,將會十分有利於我們未來作出正確決定,使我們的投資技巧很容易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很多人不願意回顧過去的失敗,認為這是向傷口中撒鹽。想要成功,你必須面對自己的錯誤,只有認真總結失敗教訓,逐步加以改變,才是正確的態度,也是成功的必經之路。成功的過程就是不斷與錯誤作鬥爭的過程。
另外,人的本能是從眾的,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在證券市場上,巨大的利益驅動之下,人的心理更是趨於一致。而投機市場上大多數人註定是要失敗的,因此想要成功,就必須要擺脫大眾的思路。
所以我們必須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審視自己,換言之,就是要仔細觀察自己是否有大眾地交易習慣,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某種習慣是大多數人都具備的,就一定要加以改正。具體地辦法就是永遠不要在交易所里我行我素,而要交很多的股友,當你發現大多數人都有和自己一樣的習慣,或者有很多人持有同自己一樣的股票時就一定要加以改正。聰明的人總是從別人的身上吸取教訓。擺脫大眾的思維,就向成功又邁進了一步 !
股票投資則是用直接的方式賺錢,表現為「資本正確的思想——賺錢」。《大投機家》的作者,號稱德國證券之父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也對炒股是一種生活方式作了經典的描述。從賺錢方面來看,他說:「金錢使人們享受生活,使他們不僅僅滿足於研究菜單,而是可以品嘗一下佳肴。」從生活方式來看,他又說:「一次投資成功了,我最高興的不是我從中賺到的錢,而是與別人的思想相比,我的思想是正確的。」如果你真的會股票投資的話,世界上的事三百六十行,只有這一行是「皇冠上的明珠」。
再次,從事股票投資除了得到賺錢的快樂外,還可以得到思想的快樂。
索羅斯平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成為一個哲學家,但他在投資領域取得的成就使他的投資哲學思想放射出了燦爛的光芒。他在靠投資活動大賺其錢的同時,勤於投資哲學的思考,寫作了《金融鍊金術》等著作,提出了反身性原理,提出了利用市場的拐點打破原有市場秩序、獲取收益的投資方式。索羅斯的特點告訴我們,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炒股既是一種賺錢行為的實施,同時也是一種對賺錢學問的思考。可見,股票投資是一種能使思想得以升華的生活方式
最後,由於股票是一種高風險行業,自然也可獲得高收益。
很多投資家在賺了大量的金錢後,開始幫助他人,施恩於人,從而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升華。康奈爾大學的創史人康奈爾先生自幼失學,白手起家積累了大量財富後,倖免逃過了1929年的美國股災,他深感慶幸,捐款建立了世界名校康奈爾大學。索羅斯的投資活動傷害了不少國家的利益,但他的晚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惠及他人的慈善活動。股神巴菲特通過投資使自己成為世界第二大富豪,他自己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晚年卻將其財產的85%捐給慈善機構,用於慈善事業。正是因為這些人在股票投資方面的成就,使他們有能力幫助他人,為改變世界出一份力量,從而也使他們的人格和精神得以升華,使世人敬仰並記住了他們。
人活一生,總是在比這比那,比官位大小,比錢多錢少,比學問高低,但是,人終其一生,最後只有一比,這就是比思想境界。思想境界的高低,是決定人生價值、生活質量、幸福與否最核心的內容。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思想境界,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是一種思想境界,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7llHm8BMH2_cNUgOl3Y.html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