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智慧:「心態不好」的秘密,找到通往盈利的坦途

2020-01-04     狼行華爾街

在交易中,我們經常不嚴格執行計劃,或者失去理智,或者衝動性交易,或者有計劃,但在行情中變得無紀律,或者憤怒,厭惡,心態惡化等, 這些都導致我們交易虧損或失敗,我們通常也都喜歡將交易的失敗歸結到心態方面,而且理由看似很充足,能站的住腳。

我們的交易失敗,是否真的是心態問題呢?今日就給大家解析這個問題。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很自信地把自己交易的失敗歸給心態呢?

因為交易的二元模糊性,基本閉眼睛買,大概就是50%的成功率,無論你採用什麼交易方法,總會有一些盈利的,因為行情不是漲就是跌,總會有一些交易讓你賺錢,哪怕你水平是零,就是一隻貓、狗來交易,也肯定有許多盈利的單子。就因為此,新人們才覺得自己是有能力掙錢的,要不然怎麼會有一些盈利的單子呢?有的時候還能連續盈利,還盈利不菲,而且成功率還不低呢?這是導致他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盈利的原因,因此如果失敗了,那自然就是心態問題。

而我們知道,大部分人,尤其新手們,沒有完整的體系,就別說什麼理念了,他們主要是胡亂交易,胡亂預測,當行情出現與自己預期不符的情況時就硬抗,導致大出血,埋怨自己當時心不恨,不堅決砍,執行力不強,是心態不好;而如果他們砍了,結果行情又回去了,他們又會抱怨自己太「恐懼」了,沒有耐心持倉等待利潤,心態真不好,等等許多交易中的問題,都會類似。你們沒發現,這兩種心態是相反的觀念麼?是矛盾的麼?但都落在一個人身上。無論他們怎麼虧損,無論虧損的方法是什麼,他們總能找到對應的心態與之對應,所以當他們虧了,就很容易找到匹配的心態癥結,然後抱怨自己心態不好。

當行情蒙對時又不自信,生怕行情反轉到手的利潤沒了,就跑得快,他們又會抱怨自己太小心眼,太小氣,本來是可以多賺一些的,還是心態不好所導致,自己不夠貪婪所致;而當持有行情,出現不少利潤時,他們想抓大利潤,結果行情回調,利潤回吐,他們又會抱怨,怪自己太「貪婪」,還是心態不好所致。總之,只要他們沒有把全部的利潤都納入到腰包,總能找到對應的心態與之對應,所以當他們少賺了,很容易找到對應的心態症狀,然後歸結到自己的心態不好所致。

不僅新手們,其實做了許多年的老交易者,也容易把失敗輕易推給心態,他們為什麼不把失敗推給自己能力不行呢?豈不知,他們的盈利,很可能只是蒙對了行情,而不是自己能力的原因,不屬於自己的能力範疇,但他們意識不到這個問題,或者意識到,但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能力問題。

如果脫離了基本功,去談心態,完全是空談,脫離基本功地去談心態,那是耍流氓,例如,我們經常聽到,交易最需要的是耐心,的確,交易確實需要耐心。但是,我問你,你是需要等待,但你等待什麼?你知道你要等待什麼麼?沒有基本功,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等什麼。若果你有了基本功作為基礎,在什麼點位應該進,什麼點位應該出,心中有數,耐心的等,你自然就知道自己需要等什麼了。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在哪進,哪出,談何耐心?談何等?如果你對行情的各種演變都做好了各種對策,就會處變不驚,心無掛礙,所以要想心態好,必須先紮實基本功,做到計劃交易,交易計劃。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還沒到高手階段之前,沒到穩定盈利的階段,所以主要是基本功問題,切勿輕易將自己的失敗,歸結於心態,否則永遠走不出交易那個心裡怪圈,無法突破交易的那個瓶頸。

散戶在股市中生存下去要做到「三選」。是哪「三選」呢?

第一選,選股。

選股不一定要選美,弱市中要敢選丑。每個散戶都想選到一買就漲的股。其實,有些股即使我打包票叫你買,你也不敢買。莊家出不了貨在自拉自唱,看上去很美,你敢買嗎?這一類股,我稱之為看股,長得美只是拿來看的,中看不中用,一隻套住,就會死得很難看。選股是每個散戶必須要做的功課,大部分股民都是花大量的時間去復盤和做功課的,為的就是選好股票。可是悲哀是大多數散戶都願意去看漲幅靠前的熱鬧股,收盤後,你看主力資金流向那些板塊,流向那些股票,那些股票上龍虎榜,那些股票有利好消息或重組,那些股票今天出現指標金叉了,那些股票業績改善了,政策面也支持等等,很少有人去關注趴在底部的「丑股」,散戶以為自己在選股,其實自己是在選美。

第二選,選時。

這個很好理解即買入股票的時間,選擇合適的時機買入股票,並在適當的時候拋出從而實現盈利的策略即為選時;這個大家都很容易明白,簡單說就是技術指標的金叉,發出買入信號,個股處在一個上升通道等等。其實,選時最核心的是,還不在於買與賣,在於要學會在一定時間段休息。當盤面出現了一些突發事件,比如:險資借舉牌短線套利穿幫被監管喊話說:不,!當行情看不懂時,休息等待就是首選了。你如果發現了好股,一刻都馬不停蹄的想買進,買進後想馬上大漲,這是不現實又是非常危險的。選時就是要把好股放進股票池,等回調下來再考慮分批買進。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不管選出來的股票多麼的看好,都不會當天買進的。都是先養起來,等待適當的時間適當的低位才進行買進的。

第三選,選節奏。

市場是有節奏的,漲多了要調整;跌多了要修復校正。只有跟著市場的節奏舞蹈,就能在刀鋒上行走一樣抓到牛股。一個沒有節奏感的市場參與者,等待他的永遠都是一買就套一賣就漲的後悔。去傾聽市場的節奏。只要你能按照節奏來,沒有人能阻擊你。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這是有規矩有順序的,眉毛鬍子一把抓就破壞了節奏。為什麼要強調節奏,一切最終都是為了資金的安全與利用率,大資金是有節奏的運作,而對小資金同樣是實用的,掌握了節奏,你的效率會更高。要有效率,必須要有節奏,要有節奏,你就要敬畏市場,跟著市場的節奏走。

一個成熟的股民應該把這「三選」做好並達到一個平衡,這樣你才有機會活下去,不然,在股市結局只有一個:去做被割的韭菜或者正在去當被割韭菜的路上。


9張思維導圖告訴你中國股市的本質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不要奢望買入最低價,不要妄想賣出最高價

炒股票除了要順應市場趨勢之外,還要掌握一些技巧。

技巧一:止損和止盈。止盈位和止損位的設置對散戶來說尤為重要,不少散戶會設立止損位,但是不會設立止盈位。止損位的設立大家都知道,設定一個固定的虧損率,到達位置嚴格執行。但是止盈一般散戶都不會。為什麼說止盈很重要呢,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當年20元買入安彩高科,我告訴他要設立止盈位,26元,他沒賣;25元時我讓他賣,他說,我26元沒賣,25元更不賣,到30元再賣。結果呢,11元割肉。如果設立止盈率的話,悲劇就能避免。這幾天不少人追進大藍籌股,更應該設立止盈位。怎樣設立止盈位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順應熱點10元買入一隻股票,漲到11元,你設立止盈10.4元,一般莊家短暫的洗盤不會把你洗出去,如果11元跌回10.4元,你立刻止盈,雖然掙得很少,但減少了盲動。股價到12元後,你的止盈位提高到11元,股價到了14元,止盈位設置到12.8元……這樣即使莊家洗盤和出貨,你都能從容獲利出局。

技巧二:不要奢望買入最低價,不要妄想賣出最高價。有的人總想買入最低價而賣出最高價,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有這個想法的人不是高手,只有莊家才知道股價可能漲跌到何種程度,莊家也不能完全控制走勢,何況你我。以前我也奢望達到這種境界,但是現在我早轉變觀念了,股票創新低的股票我根本不看,新低下面可能還有新低。我只買入大約離底部有10%左右升幅的個股,還要走上升通道,這樣往往能吃到最有肉的一段。

技巧三:量能的搭配問題。有些人總把價升量增放在嘴邊,經過多年來的總結,我認為無量創新高的股票尤其應該關注,而創新高異常放量的個股反而應該小心。越跌越有量的股票,應該是做反彈的好機會,當然不包括跌到地板上的股票和頂部放量下跌的股票,連續上漲沒什麼量的反而是安全係數大的,而不斷放量的股票大家應該警惕。

技巧四:善用聯想。要根據市場的反應,展開聯想,獲得短線收益。主流龍頭股會被遊資迅速拉至,短線高手往往都追不上,這時候,聯想能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通過聯想,在市場上哪些股票和主流龍頭股關係較密切呢?聯想不僅適合短線,中長線聯動也可以選擇同板塊進行投資。

技巧五:要學會空倉。有些人很善於利用資金進行追漲殺跌的,有時會獲得很高的收益,但是對散戶來說,很難每天看盤,也很難每天能追蹤上熱點。所以,在股票操作上,不僅要買上升趨勢中的股票,還要學會空倉,在感覺股票很難操作、熱點難以把握、大多數股票大幅下跌、漲幅榜上的股票漲幅很小而跌幅榜上股票跌幅很大時,就需要考慮空倉了。

技巧六:暴跌是機會。暴跌分為大盤暴跌和個股暴跌,暴跌往往會出現機會,暴跌往往是重大利空或者偶然事件造成的,在大盤相對高點出現的暴跌要謹慎對待,但對於大漲之後出現的暴跌,你就應該選擇股票了,很多牛股的機會就是跌出來的。

技巧七:保住勝利果實。不少人是牛市中的高手,但在震盪市中往往又會把獲得的勝利果實吐回去。怎樣才能保住勝利果實呢?除了要設立止盈位和止損位之外,對大勢的準確把握和適時空倉觀望也很重要。

交易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一個20年的資深交易員和一個2個月的新手交易員絕對不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交易經歷越長,交易者的水平就越高。根本原因是許多交易者用錯誤的思維方式交易股票,儘管他們有多年的交易經驗。他們不知道如何觀察、思考和總結,只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做出交易決定。然而,這不是真正的股票投機,而是一種變相的賭博!

股票交易的核心是機率思維。簡而言之,就是積極參與高機率事件,同時努力防止低機率事件。任何的交易者開倉時,他都認為他的開倉方向對市場的發展來說將是一個很高的機率事件。缺乏機率思維的交易者有兩個典型的表現:倉位過重和無止損,因為他們沒考慮到低機率事件。因此,不管一個交易者以前在股票市場賺了多少錢,只要他缺乏這種機率思維,市場就可以在黑天鵝事件把他一次性擊潰,永遠不可能再翻身。

如果我們知道在交易中要時刻保持機率思維,下一個問題是如何發現高機率事件和如何防止低機率事件。在尋找一些高機率事件時,一些交易者採用技術分析,一些交易者採用基本面分析,一些交易者採用基本面和技術共振方法。長期以來,這兩派往往互不相容,相互攻擊。事實上,任何方法都不是好的或壞的,任何一方的判斷結果也不是100%準確的,而只是一個機率。當防範低機率事件時,大多數交易者都有同樣的想法,那就是資金的管理。然而,比它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因為大多數主觀交易者的一致性很差。

參與高機率事件實際上分為兩個過程。首先,我們需要找出什麼是高機率事件,其次,什麼時候參加高機率事件。本質上,前者測試交易者選擇品種的能力,而後者測試交易者選擇時間的能力。眾所周知,股票品種具有同時上漲和下跌的特性。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在上漲時,我們有時會選擇生產更多的鐵礦石而不是螺紋鋼?這是因為,根據基本面分析,我們認為鐵礦石比螺紋鋼有更大的升值空間。既然我們根據基本面分析來判斷個股在後期會上漲,我們為什麼不選擇進入呢?這是因為基本面分析的作用在於品種的選擇,而准入時機的選擇,需要技術方面給我們一個明顯的准入信號。

許多交易者混淆了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的角色,因此操作相當混亂。事實上,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品種選擇和方向判斷,而技術分析的主要功能是進入和退出時機的選擇。許多技術分析師不認同基本面的分析師。一些人認為基本面分析是事後才想到的,而另一些人認為散戶投資者無法理解基本面。事實上,基本面分析是用演繹的方法來判斷市場趨勢,而技術分析是用歸納的方法來判斷市場趨勢。前者基於嚴格的邏輯推理,而後者基於歷史會重演的假設。然而,交易不是一門科學,所以基本面分析並不總是有效的。同時,歷史不會簡單地重演,所以技術分析也同樣並不總是有效的。因此,兩種分析方法的判斷結果都只是一個機率。

聰明的交易者總是持有機率思維。他們通過基本面分析發現高機率事件,並利用技術分析給出的明顯信號,去參與高機率事件。同時,為了防止黑天鵝事件,他們知道如何做好資金管理工作。為了表示他們對機率思維的尊重,當他們發現他們認為是高機率事件時,他們並不急於進入,而是耐心等待,等待技術分析給出他們強有力的進入信號。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JFj_cm8BMH2_cNUgMx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