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影響正常生活,孩子之間的「毒友誼」,父母需給予一定重視

2019-11-22     蕾媽育兒經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時下家長們對於孩子的素質培養非常的重視,希望孩子能夠更快地適應環境,所以父母們會刻意地要求孩子學會一些社交技能,比如說要求孩子學會分享。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某種程度上,父母們對孩子的社交情況並沒有足夠的重視。

前段時間親戚家的孩子哭著跑回來家,親戚以為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心疼的不得了。終於安慰好孩子後,親戚才從孩子的口中得知,孩子與班級里的新同伴成為了好朋友,而原本玩得很好的小夥伴卻因此而不願意和自己玩了!孩子覺得自己被疏遠了,心裡十分難過。親戚感嘆孩子間原來也有「塑料友情」啊!於是安慰孩子說「沒關係,過兩天就好了,你們小孩子都是忘性大!」

可是令親戚沒有想到的是幾天過後,孩子居然因為這件事而不願意去上學了,親戚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親戚本來以為只是孩子間的小矛盾,沒想到發展到孩子因此有厭學情緒產生。孩子間的「毒友誼」看來確實不可以被忽視。那麼父母們應該如何去應對這種情況呢?

家長們在孩子進入學校學習後,更加看重的孩子學習成績,但是卻忽視了對於孩子而言非常重要的社交。孩子間的友誼建立也需要用心,家長們也需要給予一定的重視,不要讓孩子被毒友誼傷害。

讓孩子多接觸社交環境。有些父母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很少帶孩子接觸社交環境,但是其實對於孩子而言,社交能力對其心智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間友誼的建立就是一種社交能力的體現。這個過程中,孩子逐漸學會如何經營友誼。

教育孩子友情的真正意義。如果一段友情讓孩子覺得很累,那麼家長有必要向孩子分析一下情況,讓孩子明白真正的友誼是什麼樣的。但是家長也要注意尺度的把握,最後的選擇權應該在孩子手上。是否願意原諒對方這是孩子自己的決定。

不盲目要求孩子分享。過分要求孩子損害自己的利益去迎合他人,這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在社交中的誤區。孩子會認為只有隱藏自己的想法才能夠被對方接納,時間一長就會造成孩子討好取悅的性格特點。這對於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父母對於孩子所在經歷的毒友誼需要有一定的關注,這樣才能夠給予孩子恰當的幫助。正確地引導孩子看待友情,才能保護孩子不被塑料友誼所裹挾。大家對於孩子身上的毒友誼是怎麼看待的呢?對此有哪些建議呢?

------------------------------

關注【蕾媽育兒經】,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兒知識,學會解決親子成長問題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私信留言評論,作者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專業的回覆,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ovAPlm4BMH2_cNUgR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