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坦言:不需特意去了解,就能知道孩子真實的家庭情況

2019-11-20     蕾媽育兒經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當前孩子們所接收的信息更加多元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表達也更為複雜。這其中彼此間的攀比會表現的比較明顯。即便是在上幼兒園的階段,老師們也能夠一眼就分辨出哪些是窮孩子,哪些是有錢人家的孩子。父母們需要了解的是貧富的現狀是不能夠短時間內更改的,恰當的教育是要培養孩子正確的貧富觀。

麗麗是一家幼兒園的老師,在她的班級里有20個學生。她坦言自己不需要特意去了解孩子的家境,就能夠了解孩子們真實的家庭情況。對於麗麗而言,無論是窮人家的孩子,還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學生,自然不會厚此薄彼,或者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

但是不可置否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和有錢人家的孩子是很容易分辨出來的,無論是從行為表達上還是從衣著裝扮上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差別。麗麗坦言,時下孩子們的想法更為複雜,所接受的環境也更加多樣。父母有必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給予恰當的引導,否則即便是小孩子也會被經濟負擔所累。

雖然孩子們僅僅是在上幼兒園,但是他們也是在接觸一個小型的社會,這個階段是其社會性顯現的啟蒙。那麼對於窮人家的孩子而言,從哪些方面會體現出不同於有錢人家的表現呢?

穿著服飾。這是比較直接的一種表現,有些人家的孩子會有一些奢侈品牌的穿著,而窮人家的孩子多是一些平價的衣服。另外窮人家的孩子在衣著整齊上也會稍有遜色,不太講究搭配,偶爾會有不整潔的情況發生。

性格氣質。有錢人家的孩子大多性格較為開朗,能夠很快的適應環境,與同伴的相處也較為順暢。窮人家的孩子多數會有一些自卑的表現,不願意與同伴接觸,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膽小、害羞的行為表現較為明顯。課堂表現上有錢人家的孩子會好動一些,而窮人家的孩子多會有所收斂。

交往能力。有錢人家的孩子在交往能力上要強於窮人家的孩子。有錢人家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加能夠懂得分享。而窮人家的孩子則會死死地護著自己的玩具,生怕他人把自己的玩具搶走,比較難去主動分享,這也就限制了交際能力發展。

對於孩子而言,自身的行為表現很多時候是來源於環境的影響。父母無意間的言行可能就會影響到孩子價值觀的發展。窮人家的父母更加要懂得教育孩子正確的貧窮觀,教會孩子自信樂觀的看待生活。

大家對於不同家庭情況的孩子的區別是怎樣看待的呢?對此又有哪些想法分享呢?

------------------------------

關注【蕾媽育兒經】,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兒知識,學會解決親子成長問題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私信留言評論,作者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專業的回覆,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X4C_W4BMH2_cNUg_x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