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性別,讓別人有了天然嘲諷她的理由;
她的身材,就是別人攻訐的最好靶心;
她的善良,成為別人惡搞表情包的素材;
她的慈善,被小人誹謗式舉報……
她是——
韓紅
一個在今天之前依舊被誤讀嫌棄的叛逆者!
如今,瑕不掩瑜,她得到官方肯定,狠狠打了那些魑魅魍魎者的臉!
這場疫情就像一個放大鏡,讓我們看見了這個世上太多極致的惡與極致的善。
我國爆發疫情至今,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的表現無疑是最優秀的。
你「高調」的第一個把物資送到了醫院的手裡面;
你那麼拚命把自己累倒;
你那麼大聲說連一包方便麵都可以公示並宣揚不給某慈善基金會交管理費……
被舉報在很多人的預料之內。
果然,2月13日,微博大V@司馬3忌在網上公開實名舉報「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洋洋洒洒幾千字的內容,每一個字似乎都在說:「韓紅有問題」。
而且司馬3忌還曬出與相關部門的對話,對方稱:會高度重視,正在調查。
舉報一出引起軒然大波,因為韓紅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有人選擇相信司馬3忌,說韓紅只不過是在作秀罷了...
一時間,韓紅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這時韓紅到底在幹什麼?
她正在把物資默默送到醫院,並且要求工作人員不要回應,把精力放在募集和運送物資上面。
她不是不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但她信奉的是:君子不憂不懼!
有人說:
在這次疫情面前,才真正認識到了韓紅,沒想到她一個歌手,對公益流程如此熟練,發送物資如此快速。
那是因為在公益這條道路上,韓紅早就開始徒步行走,且一直不曾停歇。
2008年汶川大地震,韓紅不但第一時刻捐了330萬,還帶著救援隊和五百萬的救災物資進入了重災區;
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甘肅曲舟泥石流災害,韓紅也立即帶著救援物奔赴災區;
2011年雲南盈江地震,韓紅和她的愛心團隊也立即響應,為抗震救援和災後重建捐款捐物,並參與災區救援;
2012年,為了更有效率地做公益,韓紅成立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不但開展賑災救援,還扶危濟困,深入新疆、西藏、甘肅、青海、貴州等貧困省份,帶去免費的醫療救助,展開義診;
她看到了辛勞的環衛工人,於是又開展了為環衛工人送早餐,送保暖的衣物的活動,甚至自己凌晨四點走上街頭和環衛工人一起打掃。
......
韓紅的好友曾說:
做基金會的人都是有規則,有專注的方向,做得很有秩序、有條不紊,但韓紅是衝動型的、腦袋發熱型的,路上碰到什麼就說這個要管、那個要管。
只要她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就無法挪動腳步。
在一次貴州義診現場,韓紅看到了一個重病的孩子,她紅著眼眶對孩子說:
孩子不怕,我們帶你去北京治病,到時候韓老師陪你去做手術,好不好?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而她許下的承諾皆一一兌現。
可她這一路走來,不斷有人黑她,說她做公益就是為了作秀,甚至將她做公益的照片製作成表情包。
向來敢於直言的她回了句:「為此我感到悲哀,年輕人的價值觀正朝向扭曲,沒有人去深思,反而拿我做表情包取樂。」
又被嫌棄缺乏娛樂精神,上綱上線。
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她是那麼的不合群。
她心無旁騖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對任何人妥協,看似孤獨,卻早已專注地在自己的慈善世界裡盛開了花。
有些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有些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她無疑屬於後者。
1971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她出生在遼闊的青藏高原上。
父母雖然常常外出演出,但給了她足夠的愛與關懷。
直到6歲那年,父親意外去世。
父親的喪事後不久,母親被派去上海進修,她便被獨自留在小城的鄰居家。
鄰居刻薄,稍有不順意便將氣撒在她身上。
她只需從一個眼神,一個挑眉中讀出大人的情緒,就能迅速猜出他們話里的弦外之音。那些日子,她嘗夠了被人嫌棄的滋味。
3年後,她被再婚的母親送上了去北京的火車。
孤身一人,三天三夜的車程,全部行李只有一小包餅乾,她的心裡充滿了淒涼與恐懼。
以至於,韓紅至今仍記得在火車上有一個阿姨給她買了一份盒飯,她說她一輩子都會記得那個場景,感謝那一份善意。
有些苦,她吃過便忘;有些善,她接受過就刻骨銘心。
「我必須得看人臉色,我知道我未來要在別人家生活,那不是我的爸爸媽媽,只是我的奶奶和叔叔。」
害怕被再次拋棄的韓紅,半夜到達奶奶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掃把掃地。
她小心翼翼地說:我能幹活,我會幹活,而且我不喜歡吃肉。
好在,奶奶和叔叔對她極好,給了她一個可以繼續做夢的童年。
2005年,奶奶突發腦溢血去世,這個世界上最愛她的人走了,韓紅一度接受不了事實,她患了嚴重的抑鬱症,三年沒出過家門。
整整三年,她才振作起來,那一刻,她便決定投身到公益中:
已經沒有人愛我了,那我就愛別人好了。
因為奶奶一直囑咐她善良:「大紅,什麼時候奶奶不在了,你不能忘記要做好人,行善事。」
她開始想方設法幫助受苦的老人,收養無家可歸的孩子,她知道這是奶奶所期望她做的。
「生活如果有真相,就是在黑夜裡尋找陽光。」
年幼被拋棄,成長路上也常因外貌被嘲諷被質疑,她卻始終內心充滿著能量,努力地用生命去發著光。
始於小愛,終於大愛;
始於小我,終於大我。
這一刻她不是明星,她是中國真正用心在做慈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