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本屆「五四獎章」的4位民主黨派青年,有何不一般?

2020-04-30     團結報黨派e家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共同頒授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表彰青年中的優秀典型和模範代表。決定授予丁良浩等60名同志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授予北汽福田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彩車底盤製作和技術保障團隊等34個青年集體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追授王爍等34名同志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團結君發現,今年共有四名民主黨派成員獲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們分別為:民進會員羅小小,九三學社社員趙海伶、朱佳清、劉煜亮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獲此殊榮的四位民主黨派成員,有何不一般?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走近他們,認識他們。

民進會員、無手志願者

羅小小

沒有雙手,但不能缺席抗疫

羅小小,男,漢族,1996年12月出生,民進會員,中專學歷,現任湖南省懷化市志願者協會副秘書長,曾榮獲「湖南好人」等稱號。

3歲的時候,羅小小在意外事故中失去了雙手。在父母親人的鼓勵下,憑藉堅強的意志,他慢慢學會了用腳寫字、穿衣、吃飯、家務活、用嘴唇使用手機、用嘴叼著筆在電腦上打字等技能。2014年湖南省特技中專畢業後,羅小小在因為殘疾多次應聘工作被拒後,懷化市志願者協會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聘請他做專職志願者,從此開啟了小小的公益之路。

新冠肺炎暴發後,沒有雙手的羅小小和團隊夥伴啟動網上「輕鬆籌」,向抗疫一線支援了口罩等多種物資,捐贈了價值20萬元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為2426名一線醫務人員購買了疫情保險。

他發起了「一個愛心口罩計劃」,倡議市民自覺減少外出。沒有雙手的他,用腳趾操作電腦,製作倡議宣傳單。半個月坐在床上,他硬是用腳趾「畫」出了500幅宣傳單,共籌集口罩20萬餘個,捐贈給醫療機構和一線醫務人員。

羅小小說:「我之所以做公益,是一種感恩吧。因為曾經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有很多人幫助了我。現在我長大了,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九三學社社員、青川海伶創始人

趙海伶

登上國慶閱兵彩車的「電商女孩」

榮獲本屆「五四獎章」的4位民主黨派青年,有何不一般?

趙海伶,女,漢族,1988年12月出生,現任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恆豐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青川海伶山珍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2019年10月1日,趙海伶作為鄉村振興代表參加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慶典並站上遊行花車。

2009年,趙海伶從四川外語學院畢業後,放棄了在大城市生活,選擇回鄉創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因為地震而遭受磨難的家鄉帶來一些改變。創業之初,她在地震板房裡通過借來的電腦,克服了沒有物流、沒有網絡、沒有住房等困難,採用電子商務模式,在網上銷售家鄉土特產,一年裡農戶土特產銷售額就達到上百萬。2010年,她成立海伶山珍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不但解決了自身就業問題,還帶動了一批大學生就業,幫助家鄉的老百姓實現了增收致富。

10年時間,海伶山珍從一家網店轉型成為一家省級龍頭企業,依託青川特色資源優勢,採取線上+線下共同發展,圍繞「自建基地+龍頭企業農戶+貧困戶+專合組織」的產業發展模式,示範帶動60餘名青年返鄉創業,牽頭與重慶大學返鄉青年建設300畝標準基地,基地累計為留守貧困婦女、老人提供務工崗位1300多個,幫助農戶年均增收1.5萬元。

趙海伶先後榮獲5·12汶川大地震「新生榜樣」、首屆四川十大「溢彩女人」,以及四川經濟年度人物提名,2010年阿里巴巴「全球十佳網商」等榮譽。

九三學社社員、浙江援鄂護士

朱佳清

從「死神」手裡搶人的女漢子

朱佳清,女,漢族,1982年3月生,現任浙江省杭州市中醫院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她從事臨床護理工作近20年,曾參與G20峰會等重大活動醫療保障任務。

在新冠肺炎阻擊戰中,朱佳清作為浙江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員在重症隔離病房持續作戰57天,用精湛的專業技能做好病人治療、護理,並承擔病房取餐、標本送檢、病區消毒等一系列工作。

跨越千里,從浙江杭州到湖北武漢,她是穿著防護服「逆行」到戰「疫」最前線的勇者,她是從「死神」手裡搶人的戰士,她是一口氣運送40公斤氧氣瓶的「女漢子」,她是鼓勵年輕患者重新振作的「知心姐姐」,也是悉心照料老年患者的「好女兒」。她用信心、細心、耐心與愛心,譜寫著使命擔當,詮釋著白衣天使的神聖職責。作為病區護理小組長,她與醫療隊其他醫護人員密切合作,累計治癒出院患者252人。

工作近20年,朱佳清無數次參與危重病人搶救任務,具有豐富的危重患者護理經驗,曾先後榮獲「浙江省護理技能大賽重症護理操作能手」、杭州市「十佳護士」等榮譽稱號。

九三學社社員、重慶援鄂醫療隊隊員

劉煜亮

抗疫「夫妻檔」 屢破「輕轉重」

劉煜亮,男,漢族,1980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他業務精湛,年均開展呼吸病血管介入手術100餘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劉煜亮任重慶首批援鄂醫療隊輕症專家技術組組長,支援孝感。在抵達指定醫院10小時後,他就火速制定完善了隊員管理制度、院感制度、醫療護理工作制度等,並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在物資尚未齊全的情況下,率先進入隔離病房查房,多次深入孝感疫情最嚴重的漢川、大悟、孝昌等市轄區縣醫院巡診。他帶領團隊分析病例342例,提出詳細的解決方案,培訓醫務人員800餘名,撰寫4篇臨床救治文章,屢破新冠肺炎「輕轉重」難題。

劉煜亮還和妻子組成抗疫一線「夫妻檔」。他支援孝感,妻子則隨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開展救治工作。夫妻二人堅守在各自的陣地,共同履行搶救生命的責任。

「徐瑜今天就出發,我也會隨時出發……豆豆還在睡覺,我一會兒送到奶奶這裡來……」2月24日,中央電視台「時代楷模發布廳」以《大年初二出征至今,一位援鄂醫療隊長記錄下的每一天》為題,報道了劉煜亮的《援卾日記》,感動無數網友。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後感想或青春感言。

作者 _ 《團結報》記者 周福志 見習記者 趙亮

本期編輯 _ 何佳伶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lc8k03EBnkjnB-0zsJ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