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 | 聽監獄一線民警聊聊場所警戒那些事兒

2019-10-05     上海監獄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

幾代人嘔心瀝血、艱苦奮鬥

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行業有一行業的擔當

伴隨著祖國的發展步伐

上海監獄工作從落後到現代

從粗放到規範,實現了蓬勃發展

安全穩定是監獄工作的生命線

努力創造世界最安全的監獄

和全國改造質量最好的監獄

是廣大監獄民警為之不懈努力的奮鬥目標

今天,我們請來了新老兩位民警

一起來聊一聊關於監獄安全那些事

我是一名老民警,已經在監獄工作40年了,監獄警衛隊就是我的「戰場」,維護監管安全是我的根本任務。

我是一名新民警,工作剛滿5年,在監獄指揮中心主要負責場所警戒和通訊聯動。

我是從部隊轉業被分配到監獄工作的。以前,監獄的硬體設施比較簡陋,監獄管理主要靠腿勤、手勤、口勤,監管安全主要靠人盯人的嚴防死守。

剛入職時,經常聽老一輩民警為我們講述那段艱苦奮鬥的歲月,為我們傳承了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

而今,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進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技術和設備已經運用到監獄各項工作中,為確保監管安全持續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是的,我們當年使用的警戒具僅限於手銬、腳鐐、捕繩三種,每次使用時必須經過批准。到80年代後,警戒具增加了警笛、電警棍等裝備,警戒具的管理和使用也更加規範。

近年來,上海監獄系統不斷完善警用裝備管理體系,監獄設立裝備庫,監區設立裝備室並添置單警裝備櫥,形成了監獄、監區和單警裝備分類配備機制。如今的單警裝備包含多功能腰帶、伸縮警棍、自衛催淚噴射器、手銬、警哨、強光手電、對講機和視音頻執法記錄儀等,都已經配備到一線民警。

當年,監獄還沒有「警衛隊」這樣一個專門的部門,警衛工作主要是守好監獄大門。在大門執勤的民警必須練就「火眼金睛」,既不能讓任何可疑人員混進或混出監獄大門,也不能讓服刑人員或外來人員私自攜帶香煙、現金等違禁品入監。人身、物品和車輛檢查,每天忙得團團轉,但不能有絲毫懈怠。

隨著先進設施設備逐步運用於監管改造工作,現在場所警戒已經實現了人防、物防、技防的高度統一。2016年,上海監獄系統推出了「監獄安全管理最後一公里」項目,全面推行監獄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將監獄各類業務管理系統的數據集成在同一系統,形成了集預測、預警、預防為一體的,集約高效的工作平台。

從50年代開始,監獄就與所在地區的街道、工廠建立聯防制度,每年國慶、春節前都要開聯防會議,通報情況,明確任務,協調關係,嚴密聯防制度。由於加強了內管、外警、群眾監督「三道防線」的網絡建設,保障了上海監獄系統監管工作的安全和穩定。

現在,上海監獄系統已經組建起了以監獄防暴隊和武警應急小組組成的常態化應急處置力量,通過開展「三共」「八聯」工作,常態化開展公安、武警和監獄三警聯動演練,增強了三警聯動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全力護航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我們準備好了!

1、「很長時間低頭走路,現在終於敢抬起頭了」丨監獄內外,她和他們的第二次人生

2、警嫂警娃進警營,暖心交流顯真情

3、人民幣「換裝」的背後故事,其中一個與上海監獄民警有關……【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申語軒 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zeLm20BMH2_cNUgPl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