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孩子一再延期開學,已在家裡呆了2個多月。眼看著原定高考一步一步逼近,孩子父母心急如焚。雖說學校早早開始了線上教育,時斷時續的不穩定網絡信號,楞是把45分鐘一節課上成了一個半小時,坐在屋頂上網課的小毅,幾度要崩潰。
今年的高考是如期進行,還是延期一段時間給予高三生一段在校複習的時間,至今還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雖然全國不少省區市已明確了高三、初三返校時間。可小毅所在的區域,由於近期又確診了幾例,至於什麼時間能開學,教育部並沒有預測,更別說明確具體時間。
也許深感開學日遙遙無期,也許因為高考日越來越近,也許由於網絡及在家複習不如意,也許多方原因兼而有之,小毅變得異常焦躁,原本成績很好的他,對75天後的高考沒有一點兒把握。他哭著對父母說:「如果高考不延期,今年就考不上目標大學,若真考不上了,我要復讀一年再考。」聽到兒子說到「復讀」兩個字,父母心情特別沉重。一是兒子壓力太大,二是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允許。面對懂事、上進的兒子,父母堅定地說:「只要你決定了,我們砸鍋賣鐵也會支持!」
高考對農村孩子意味著什麼?
隨著經濟飛速發展,農民的養家方式多樣化,有些人憑著一門手藝走出了農村,有些人做生意賺得在城市生存的第一桶金,但對大多數農村人來說,仍然要靠幾畝薄地維持生計,很難走出那個祖祖輩輩生活的小山村。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對農村孩子來說,簡直是不可質疑的真理。無論是古時候的科舉考試,還是現代的高考,都是農村考生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高考成功接受高等教育後,便有了在城市謀生的底氣和就業競爭的實力。走出農村,擠進大城市,是農村孩子努力學習的充分理由,也是具有蠱惑性的理由。
這屆考生真的很難:出生遇非典,高考遇肺炎!距離高考只剩下75天,何時能返回到寬敞明亮的教室里,進行考前衝刺複習,還仍是個未知數!人們熱議的今年高考是否延期問題,至今還沒有定數。如果高考不延期,對農村孩子是否公平?
首先,農村考生不具備線上教育的條件
每當看到「攀崖上課」、「屋頂蹭WIFI」、「在村支部昏暗的燈光借網絡」等刻苦學習的事例,心裡頭就會起漣漪:老天是公平的,不能選擇出生地不能選擇家庭,但他們身上都有著不向命運低頭的桀驁不馴,他們陽光、積極向上、吃苦耐勞。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說明「利刃」的重要性。同樣的道理,開展線上教育期間,網絡不給力,再怎麼刻苦努力,學習效果仍要打折扣。當前現實中的農村,很多地方因為網絡信號不好甚至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網絡。這線上教育如何順利開展?在不少鄉鎮學校,學生家裡網絡不給力是一個原因。另一個不可不重視的原因就是學校的硬體設備問題,在城市學校老師當「主播」時;而鄉鎮老師只能當個「播音員」,抱著手機在微信上發語音的方式給學生上課。雖然全國學生都面臨著同樣的疫情問題,但學習方式和條件卻天壤之別,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了。
其次,農村考生的學習環境太差
有個一線教師朋友,她感嘆:要是延期開學再繼續,高考不推遲,對我的學生真的不公平!雖然響應了「停課不停學」,但農村孩子的學習環境太差了。就說前天的班會課吧,我唾沫橫飛地在手機這端強調家長要儘量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可手機那頭卻傳來噼噼啪啪打麻將聲,家長不好意思地解釋是隔壁家傳過來的聲音,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再自律的孩子也會受影響,農村孩子太不容易了。眼看著原定高考時間一步一步逼近,用「心如急焚」來形容我們的心情,一點都不為過了。
如果疫情還不能得到基本控制,他們返校複習的時間很短,甚至根本沒有,而高考又不延期的話,對於那些學習條件不好影響複習效果的寒門學子來說,寒窗12年卻毀於高考前「不平等教育」上,感覺很冤!不是他們不夠努力,也不是他們不夠聰明,只是此生命運不濟遇上疫情,如果匆匆結束今年的高考,對他們很不公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JLUBHEBiuFnsJQVf0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