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公司老總演講時身亡,心臟的8個黑暗時刻

2020-01-04     心臟衛士

我國每年有超過50萬人因心臟病猝死,而12月至1月更是心梗、心絞痛的爆發期。生活中有一些「黑暗時刻」,稍不留神,心臟就可能瞬間崩潰。心臟最脆弱的8個瞬間,做這些事一定要悠著點。

氣溫低時

冬季氣溫低,室內外溫差較大,這會激活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使心率加快,心臟負荷加大,容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可怕的是,冠脈痙攣會使粥樣硬化斑塊的血管更加狹窄,甚至破裂出血,形成血栓,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引發心絞痛甚至心梗。研究表明,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病風險就上升7%。

防寒是預防心血管意外的重要措施:

  • 護好頭部、頸部、後背、雙腳、肚脈、膝關節等部位,保證身體暖和;
  • 外出佩戴手套、帽子、圍巾等;
  • 心臟不好的人不要頻繁出入暖氣房,儘可能保持身體的恆溫,不要忽冷忽熱,尤其應避免出汗時受涼。

生氣後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在暴怒後的2小時內,心臟病發作或出現急性冠脈綜合徵的風險會增加近5倍,中風風險增加近4倍,室性心律失常風險也會增加。

對愛生氣和已經存在心臟疾病的人來說,發病風險在大冷天生氣,心臟會面臨「寒冷+生氣」的雙重考驗。

管好情緒,對預防心血管事件非常重要:

  • 生活中避免過喜、過悲等劇烈的情緒波動;
  • 聽音樂、讀書、修剪花草、冥想等方式,有利於放鬆緊繃的情緒。

用力排便時

排便用力過大,容易引起腹壓升高,血壓隨之升高,同時心率加快,心肌因此容易發生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甚至發展為心想。有些人大便時還常用力屏氣,可導致大血管出現夾層動脈貓或破裂,同樣有生命危險。

避免過度用力:

  • 如廁、搬東西、回頭時要控制好力度,不可用力過大;
  • 養成每天清晨排便一次的習慣,即使無便意也要蹲坐一會兒,以形成條件反射,久了就會產生便意;
  • 飲食上,適當增加含粗纖維的糧食、蔬菜、瓜果、豆類等,每天至少飲水1500毫升。

吃太飽

有人認為,偶爾吃多一次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但美國註冊營養師念尼弗·麥克丹尼認為,即使一頓導飲品食就會讓心臟負荷過重。吃得太多,會讓消化系統占用太多資源,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

儘量每餐吃七八分飽,心臟病患者尤其應注意。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

  • 七分飽: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進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 八分飽: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
  • 九分飽: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
  • 十分飽: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練過頭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猝死的報道屢見不鮮。心源性猝死是運動猝死的主要表現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心肌肥厚等,刺激因素還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經興奮等。也就是說,運動性猝死並非平白無故的發生,而是心臟自身的器質性缺陷受到刺激而誘發。

運動猝死不分年齡,人人都應時刻保持敬畏,想在運動過程中遠離危險,要做好以下幾點:

  • 定期體檢,特別是心血管系統檢查,在參加劇烈運動或比賽前更是如此;
  • 運動前充分熱身,熱身一般占總運動時間的10%~20%。冬天熱身時間可適當延長;
  • 運動量不宜過大,長跑要循序漸進,初練者一般從3000~5000米開始,或持續20~30分鐘。
  • 運動中及時補充能量,如運動飲料、能量棒,建議每跑5公里喝100~150毫升水。

喝多後

中國的酒文化盛行,總覺得喝點酒能拉近關係、活躍氣氛,殊不知幾杯酒下肚,危險已經逼近。

酒精不僅會導致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壓等,還可能誘發心梗、腦梗、房顫、心衰、腦血管破裂等問題,甚至危及生命。另外,飲酒者胃內存有大量食物,嘔吐時易進入氣道,導致窒息或誘發吸入性肺炎,也可刺激氣管,通過迷走神經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臟停跳。大量研究表明,飲酒沒有所謂的「安全值」,只要喝了就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建議滴酒不沾。

不得不喝時,以下幾招可幫你降低酒精傷害:

  • 喝酒前先吃點東西墊一下,推薦奶類、豆漿等蛋白質飲料;蘋果、南瓜等富含果膠的果蔬;全麥麵包、雜糧粥等;
  • 選低度酒,小口慢喝,別用飲料兌酒;
  • 在喝酒間隙,多喝些溫熱的白開水;
  • 酒後頭痛、眩暈時,可以嘗試吃些有助解酒的食物,如雞蛋、蘆筍、番茄、香蕉等。

溫度高時

夏季及室內溫度過高時,人體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血液集中於體表血管,會導致心臟、大腦血液供應量相對不足。加上晝夜溫差大或空調溫度較低,可導致血管收縮,血壓波動,誘發心腦血管急性事件。

控制溫差,避免忽冷忽熱:

  • 天氣炎熱時可採用「多次少量」補水法,小口喝慢慢咽,避免大口灌水;
  • 夏天要控制好室內外溫差(不建議超過7℃),空調溫度最好不低於26℃;
  • 不要頻繁出入空調房,出汗時應先擦乾汗水再吹空調,空調不能直吹身體,可以安裝擋風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F_Xd28BMH2_cNUgV8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