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康復中應考慮的藥物管理問題

2019-10-18     心臟衛士

1.了解患者是否服用抗心絞痛藥物,運動康復時藥物的服用時間和服用劑量應與運動評估前的服用方法保持一致,尤其是β受體阻滯劑、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CCB)和硝酸酯類藥物。如更改藥物劑量,需重新評估制定新的運動處方。開展運動治療時需備用硝酸甘油。對於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的患者,可在運動前5~10min使用二硝酸異山梨酯10mg或硝酸酯類噴霧劑。

2.了解誘發患者發生心肌缺血的運動閾值運動處方中避免使用高於缺血閾值的運動強度,警惕AMI患者在康復治療中發生急性左心衰竭。

3.將心率作為運動靶目標時應考慮藥物對心率的影響一些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和非二氫吡啶類CCB可能鈍化心臟對急性運動負荷的反應能力,服用後患者的心肌變時性反應(心率反應)和變力性反應(泵血功能)都相應下降。更改劑量或服藥時間時應重新評估制定運動處方。

4.關注藥物副作用對運動康復的影響,硝酸酯類藥物和CCB具有外周血管擴張作用,運動時需注意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他汀類藥物引起的肌痛或乏力等症狀,可能導致運動耐量下降或對運動訓練的依從性差;服用利尿劑者易出現過度疲勞和虛弱,可能是電解質失衡的早期症狀;早期識別頭暈、噁心心律失常、意識障礙等地高辛中毒症狀。此外,需了解抗凝藥物的使用情況和出血風險,康復治療中手法治療如深部組織按摩或排痰操作須小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NRqvF24BMH2_cNUgXQ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