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碼再出好消息!即將落實通關,初期施行配額制

2020-09-08     銀河港事通

原標題:香港健康碼再出好消息!即將落實通關,初期施行配額制

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劃」踏入第7天。截至9月7日早上8時,共有115.1萬人經網上登記預約,當中102.7萬人已接受採樣。

相比於全民檢測,香港民眾最關心的還是什麼時候能推出健康碼,粵港兩地什麼時候可以通關。香港健康碼確實有最新消息公布。

港康碼擬配額,核酸檢測陰性才能用

9月5日,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表示,港府早在五六月已經準備好通關用的健康碼,但第三波疫情襲來,健康碼因此被擱置。

薛永恆指出,如果疫情穩定,香港健康碼便會落實,方便市民通關,但考慮到需要確保通關需有序,健康碼將會實行配額制。

圖源:香港01

具體配額和申請步驟,預計如下:

1、每周配額2000至3000個,以專業人士、有公務及商務需要者等申請為主,申請者預先透過網上預約系統,取得入境廣東省或澳門的豁免強制檢疫配額;

2、申請得到配額後,申請人自行到衛生署認可的醫療檢測機構進行病毒檢測;

3、檢測機構將申請者呈陰性的檢測結果及相關資料上載至衛生署網站;

4、申請者接獲通知後,往衛生署網站下載「香港健康碼」;

5、申請人同意把其資料提供予廣東省或澳門有關當局,以轉換到「粵康碼」或「澳康碼」。

圖源:文匯報

薛永恆又稱,如果粵港澳三地憑健康碼通關順利落實,日後亦可與其他國家或地區政府磋商,讓香港市民使用健康碼,前往世界各地。

確診維持低水平,香港才有望試行健康碼

圖源:點新聞

截至9月7日早上8點,「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累計發現10名新冠肺炎患者。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從檢測計劃可見香港疫情已經有所緩和。

「計劃找出的個案數量亦與近日疫情走勢吻合,可以印證衛生署的個案發現機制有效,足以釋除其他地區政府對香港疫情的疑慮。」

「如果香港可以做到只是間歇性有確診個案,或者個案數字維持在低水平,香港就有望開始試行小規模的健康碼。」

他解釋,大規模實施健康碼的條件是兩邊或多邊地區的疫情相若,「香港的鄰近地區都已經有一段時間未有發現本地個案,一旦香港向有關地區輸出個案,或會影響有關地區對香港健康碼的信心。」

他認為,如果香港要大規模使用健康碼,需要最少連續兩星期未有本地確診個案。

公眾苦等健康碼,但健康碼卻像上演「狼來了」,每次有消息都不落實,還花時間搞全民檢測。

不少人吐槽,全民檢測不和健康碼掛鉤,感覺沒什麼用,為什麼要做……

可是,你了解全民檢測的真正意義嗎?

香港普檢數據的作用

香港的普檢計劃除了希望在普檢中確認是否存在隱性傳播鏈之外,其數據是政府制定控疫方案、放寬限聚措施、準備下一波抗疫策略的重要依據。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指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結束後,當局會分析數據,掌握究竟有多少隱形病人、分布如何、什麼組群及年齡層等,對制定未來防疫抗疫措施有一定幫助,尤其專家指冬天會有另一波疫情,了解現時整體情況,有助將來應對。

此外,香港普檢的數據亦是外界評估香港控疫情況、實施通關措施的重要依據。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跨境出行的活動往往牽涉到你要去的地方是否容許你入境,是否容許你不需要做隔離檢疫,因此當地會很希望了解究竟香港的疫情是怎樣,普檢數據就可成為重要參考。

因此,越多市民積極參與普檢,越能反映香港疫情的真實情況,既幫助特區政府控制疫情,也讓外地對香港市民的健康放心,為香港市民早日恢復到外地旅遊、公幹創造條件。

特區政府推出港康碼,開展一系列創科抗疫計劃,也離不開普檢的數據。

特區政府計劃在香港疫情穩定後,落實使用健康碼,以助粵港澳三地居民恢復正常往來及經濟活動。能否順利推出港康碼,並獲得廣東和澳門兩地的認可合作,此次普檢的結果非常重要。

消息綜合:香港商報、香港文匯報、香港01、點新聞

(公眾號同名:銀河港事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jgS1bXQBeElxlkkas4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