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有一句這樣的台詞:「我們這一生很短,我們終將會失去它,所以不妨大膽一點。
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次夢,不妨大膽一點。」
這個世界這麼大,總會有一個地方是你想去的;這個世界上的人這麼多,總會有一些人是你想見的。
不過,去什麼地方你不知道,去見什麼人你也不清楚,只是這一路都是太多的驚喜,只是你偶然去一個地方所遇到的人都是你想見的人。
很多時候,可能事情就是這樣,一開始感覺很複雜,當你把自己逼進去,深入其中去做,總是能找到解決辦法的。
就像每一次旅行一樣,當你踏上出發的路,總會走下去,並且在每一次回憶時,你一定會慶幸當初的自己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
其實,就像之前文章中看過的,無論是夢想、愛情、寫作還是旅行這件小事,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猶豫不決。
想去的地方,說走就走。
去外地旅遊,除了說走就走的果斷以外,帶好證件,手機,買好車票,訂好酒店,簡單查看下旅遊攻略就能出門了。
如果資金緊張,先攢錢,我不大支持窮游這種極端出行方式,用自尊或身體換來的旅遊,太不值得了。
現在國內出行越來越方便,各地都有微信、支付寶的付款方式,出門不帶錢已經成為了新時尚。
也許很多的人會說蠻衝動的,只是到至今,我依然覺得,想做的事情一定要早點去做。
雖然,我是走了不少的彎路。
但是我一直相信,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也許都沒機會了。
因為很多的東西沒經歷過,想在經歷的時候,我們跟別人差的已經不只幾公里的距離了。
音樂人高曉松在《青春無悔》一書中寫道:「有些事做了,會後悔薩子,但不做,會後悔一輩子。」
真正讓人後悔的,不是做了某件事,而是再也沒有機會去做一件事。
在年老時,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像青春年少時那樣肆意奔跑;在失去親人時,我們再也沒有機會表達對他們的愛;在傷害一個人時,我們再也沒有機會與他成為知心的朋友;為了結婚而結婚後,我們再也不能坦然地去追求一份真愛....
有些事 ,現在不去做,下輩子都不再有機會做了。
書中講述一個故事。
這則故事雖然沒有直接講述人生和夢想,但它卻蘊含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20歲之前,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因為活在父母師長的期望之下,而步履難免不穩
等到20歲之後,脫離了眾人的壓力,卸下了沉重的包袱,開始專心地追逐自己的夢想,於是又愉快地度過了二十年
到了40歲的時候,猛然回首,發現青春已經不再,不免覺得有遺感和追悔,因此開始不停地惋惜、抱怨...在這樣的一 輩子都沒機會做了。這種狀態下,生活還要繼續
轉眼就到了60歲,這時,人們突然意識到人生已經所剩不多,警告自己不要再抱怨,珍惜剩下的時間。
於是,默默地度過自己的餘年,直到生命的盡頭,又忽然想起好像有什麼事情還沒有完成。原來,是自己把所有的夢想都留在了20歲的青春歲月, 還沒有實現。
所以說,夢想如果不趁早去追,很可能就在匆匆趕路的途中,被遺忘了。
可見,夢想需要行動,但不是盲目的行動,在追夢的過程中,你應該時時反思,專注於自己的付出,這樣你才能不斷調整自己的步伐。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變沒有機會了,趁著有時間該去好好做一做。
看一看如畫的美景……
生命中的美好總是短暫、易逝的,而任何人都無法預料未來,所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未知的等待上面。
如果你願意追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就不要再等待和迷茫中浪費生命了。
想做什麼事情,就果敢地去做,即使失敗,至少不會徒留遺憾。
很多人都想等到萬事俱備的時候再去行動,以為這樣就可以萬無一失。
然而,到處都是機會,萬事俱備、完美無缺卻很難實現。
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萬無一失以後才去做,這是傻瓜的做法,也是一種怯懦的表現。
你必須相信,面前正是一次最好的機會,抓住這次機會,你才不會讓自己陷入等待的泥沼里無法動彈。
萬事俱備是一種永遠不存在的狀態。
等我準備好了再旅行,等我準備好了再表白,等我準備好了再結婚……
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很多事不開始做,根本不知道該準備些什麼。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做了。
有一句古話說得很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就拿「盡孝」這件事而言,我們永遠也不會有準備好的時候。
你總是在想:「我現在一個人在外辛苦打拚,我沒車、沒房,不能衣錦還鄉,我要在成功之後再將父母接來,那時我才有足夠的力量給他們幸福……」人生充滿變數,誰知道,誰能確定你的未來就一定能燦爛、完美如花呢?
況且,即使在未來的某天你達到了你理想的狀態,可是,到那個時候,你又會有其他忙不完的事、理不清的頭緒和不盡如人意的經濟狀況。
所以,盡孝要趁早,不要等到將來的某天,就在當下,竭盡你所能去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此,去見你想見的人,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噪,趁花兒還未開到荼蘼。
趁記憶還能夠將過往呈現,還能訴說很深很深的思念。
去你想去的地方,趁世界還不那麼擁擠,趁飛機現在還沒有起飛。
趁現在還年輕, 還可以走很長很長的路。
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趁自己還活著。
為自己瘋狂一次,就一次,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