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扯了,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2019-12-12     野外花蕾

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中,父母或者身邊的親戚都在說誰誰誰家的孩子進入了國企,誰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公務員,或者說是托關係在鎮上找到了一份除了薪水不高其他方面都很安逸的工作。

在我們的印象中,穩定就是一切,慢慢的,我們長大了,也努力的試圖去找一份父母口中穩定的工作,每年報考公務員的人那麼多,考上的幾率那麼渺小,但是仍然有源源不斷的人報考,然而,公務員就是最好的生活狀態嗎?


我們都說體制內工作有如「鐵飯碗」,拿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其實不然。

就好像公務員,並非永遠都不下崗,年底考核,述職沒有達到要求還是要下的,公務員改革,未來聘任制將逐漸取代終身制;

而在國企,和員工也是簽勞動合同的,在合同期內,如果工作表現不佳,無法令公司滿意,合同到期不再和你續簽,其實也是一種變相解僱。

可能現在在體制內工作,只要不犯什麼錯誤,按時上下班,不得罪領導,哪怕是在混日子,都不至於炒掉你,但是不久的將來,這日子是否還能繼續「混」下去,還真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現在的變化那麼快,我覺得已經沒有所謂的「穩定的工作」了,什麼樣的工作也撐不起那份安全感。

技術一日一新,政策瞬息萬變,都沒法保證絕對穩定。

在任何職位都可能被取代的當今,「穩定的工作」永遠都是個偽命題。

真正的鐵飯碗,不是你在一個地方有飯吃,而是去了哪都有飯吃。


其實我們都希望安逸,這種安逸、享受生活是天性;但是居安思危也是對於生活一種基本要求。

你不得不承認,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世界不斷在變,而且變化太快,那些覺得不可能發生「黑天鵝事件」也因為世界的改變而屢次發生。

當36歲高速公路的收費大姐因為收費站被取消自己失業時,她哭訴道:「我36歲,除了收費,什麼也不會幹」,這就是黑天鵝事件出現了。

《萬物生長》里有一句話就是「我以為我能一眼看穿生活,誰知道生活給了我響亮的耳光」。

那些看起來定時發放的死工資,其實是最大的陷阱,因為工資增長總是有限的,生活成本卻會一路攀升,生活保障只會越來越難。

要穩定,其次你得遠離死工資,保證收入的穩定增長。


工作穩定,這個詞語聽起來溫情脈脈,但實際上充滿了風險。

大多數人認為的穩定,其實只是因為這個崗位看上去穩定而已。

殊不知崗位再穩定,也不代表個人的穩定。

在穩定的崗位上,你也不可能一輩子高枕無憂。

更何況很多今天看似穩定的行業或崗位,正逐漸被取代,甚至消亡。

方便麵銷量3年下降80億包,幹掉它們的對手真不是白象、今麥郎,而是美團、餓了麼這些新崛起的網際網路送餐平台。

不是因為方便麵不好吃或者質量出現問題,而是外賣又好吃又便捷,大家就改吃外賣了,何必去啃口味單一的方便麵呢?

想到羅曼·羅蘭說: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在一個不再是找到「鐵飯碗」就管一輩子的時代,如果你不努力、沒能力,任何崗位、任何人都可能被隨時取代,不管你樂不樂意、高不高興。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想奮鬥,再舒服的工作也攔不住你;不想奮鬥,再不堪的工作也會讓你沉淪。」

年輕如你,還在自怨自艾,用懶惰麻痹自己嗎?

當你抱著混日子的心態學習、工作時,其實距離被拋棄已經不遠了。

不管是在什麼時代,不管你多大的年紀,不管你是什麼學校畢業,不管你有多麼的努力。

在成人世界中,只要你沒有價值,那就沒有人會慣著你。

只要你的價值不如別人,你將被無情地淘汰掉。

抱怨哀嘆都沒用,因為別人根本不在乎。

裁員這或許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在這背後,或許更能讓大家明白:「大家喜歡的不是真的好,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現在是在一份自己壓根不喜歡的工作崗位上混日子,只是因為「家長喜歡」或者「穩定」。

但現在殘酷的事實告訴你:沒有哪個工作是穩定的,所有的職業都是處於危機中,你隨時會被取代。

而恰恰因為如此,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更重要!

始終保持對周遭事物的敏感和好奇,不斷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讓自己總處於學習和吸收的狀態,善於經營人脈網絡,懂得規劃自己的個人發展。

假以時日,不管出於主動和被動,當你離開現有平台,需要重新求職甚至創業時,你都沒有一絲驚慌,無力和憤怒。

親愛的,我只是不希望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能用最簡單的「穩定」來敷衍自己的人生,潦草埋葬那顆躍躍欲試的心。

希望當你選擇了穩定,是因為你發自內心愛這種選擇,而非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那些說自己工作穩定的人,他們想說的其實不是穩定,而是我可以安逸了,可

以不用改變了,可以不思進取了。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應當擁有一種自覺的危機感。

通過努力和勤奮,讓自己更與眾不同,更稀缺,更重要,更有影響力。

面對競爭激烈的職場,我們能所做的就是努力和勤奮,學習和知難而進。

為自己賦能,令自己更與眾不同,更稀缺,更重要,更有影響力。

一個不可替代的你,終有一天會比誰都「穩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YSFAG8BMH2_cNUggx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