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婦幼保健院移動NICU一年挽救200名危重症新生兒

2020-04-15     蘭州晚報

它不是120,但它是全省危重症新生兒的救命「綠色通道」。甘肅省婦幼保健院通過配備現代化急救醫療設備的移動NICU(新生兒重症救護平台),2019年轉運危重症新生兒200餘人次,轉運軌跡橫跨大半個甘肅,轉運總里程超過25000公里,轉運成功率達100%,為我省急危重症新生兒開闢了一條生命「綠色通道」。




劉某之子,胎齡40+3周,出生於臨夏州某醫院,出生體重3300克,因生後全身皮膚青紫,當地醫院給予「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治療,但療效欠佳。患兒心臟彩超提示:動脈導管未閉,卵圓孔未閉,肺動脈高壓(輕度)。當地醫院給予相關治療後血氧飽和度仍維持不住,青紫原因不明。經與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聯繫,中心轉運團隊迅速出發,於4小時內(來回)安全將患兒接回。入室快速複查心臟彩超後,明確診斷為: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經醫院心血管中心緊急會診後行急診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患兒恢復良好,治癒出院。
2019年11月9日凌晨兩點,中心接到平涼市某醫院新生兒科求助電話。患兒胎齡38周,生後因呼吸困難,當地給予高頻呼吸機輔助通氣,設置呼吸機參數高,氧濃度已達100%,但患兒血氧飽和度僅能維持於50%左右,病情極其危重。因考慮轉運途中患兒有隨時死亡的可能,故決定暫於當地醫院病情穩定後,再行轉運。隨後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醫生數小時耐心的電話遠程指導下,待患兒趨於穩定,血氧飽和度逐步維持於90%以上後,中心即刻派遣由新生兒科高年資醫生及護士組成的轉運團隊,攜轉運呼吸機及NO吸入設備趕往平涼,將患兒安全轉回中心進行治療。經嚴格評估及科學施治後,最終治癒出院。
杜某某之子,試管嬰兒, 胎齡26周,自然分娩於定西岷縣某醫院,出生體重僅980克。出生後給予「肺表面活性物質及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但考慮當地治療條件有限,由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轉運團隊長途轉運,來回曆時9小時,轉運期間患兒體溫、血氧、呼吸均維持正常。患兒住院期間,進行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結紮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最終痊癒出院。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田小東 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n_e3EBiuFnsJQVBt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