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司機」眼中的「老司機」之作:《神力科莎 競速》主機板評測

2020-07-06     遊戲機實用技術

「《神力科莎》系列」在玩家群體中素有「硬核賽車遊戲」的印象。繼去年在PC平台發售後,備受好評的《神力科莎 競速》於6月23日正式登陸PS4與XOne平台,讓主機玩家也能一睹其風采。

作為硬核「砍人」玩家的長劍,決定延續他的硬核路線,要挑戰一下這款擬真駕駛遊戲!接下來,各位不妨與此前未曾接觸過該系列的他一道,來看看轉戰主機版的本作表現如何。

本作的Steam版收穫了「特別好評」的整體評價(圖片截自7月3日)。

什麼是《神力科莎 競速》?

對應PC、PS4和XOne平台的《神力科莎》是一款在賽車模擬遊戲愛好者圈子——甚至在一部分車手群體內都頗有名氣的擬真駕駛遊戲。遊戲原名「Assetto Corsa」為義大利語,意為「準備出賽」,而《神力科莎 競速》即為該作品的最新續作。

作為革新之作,其副標題「Competizione」一詞同樣為義大利語,意指「比賽,競爭」,與其致力於推廣電子體育競技的出發點相吻合。但相比包含諸多類型和組別車輛的前作,《神力科莎 競速》作為寶珀GT系列賽的最新官方遊戲,僅專注於GT3組別的賽事。

寶珀GT系列賽(Blancpain GT Series)以享譽世界的瑞士手錶製造商寶珀(Blancpain)冠名,是由SRO Motorsports Group主辦,獲得FIA(國際汽車聯合會)認證的世界級賽車賽事。

與其他的頂級賽事不同,寶珀GT系列賽所有車隊均為私人擁有,賽車廠商不能自己組建車隊參賽。不過部分車隊會獲得汽車廠商的支持,因此實際上也可以被看作廠商自己的車隊,這些車隊也會雇用許多職業車手。玩家在《神力科莎 競速》中也能夠化身為這些職業車手中的一員,參與到這項頂級賽事當中!

不負「擬真駕駛」之名

在官方的授權和支持下,遊戲精準地還原了賽車的各個細節,所有車輛的音效製作也均以實車進行多聲道樣本採集,在遊戲中呈現出沉浸式的環繞音效和場景反饋,引擎的轟鳴聲尤其讓人感到震撼。

憑藉雷射掃描技術,遊戲中總計十餘條官方賽道均被最大限度地精確還原,所有的細節都無比接近現實中的賽道。

此外,開發商還為本作建立了一套精密的數學模型,用以處理輪胎抓地、氣動效應、發動機參數、懸架等影響賽車平衡的參數,以及車損對駕駛性能的影響等等,力圖塑造出貼近真實的駕駛體驗。

除了這些框架性的「硬實力」,本作細緻入微的自定義選項也是「真實得繁瑣」:從「將ABS強度調整為1」到「將ABS強度調整為12」一個不少的細緻快捷鍵選項允許玩家自由配置。

ABS、牽引力控制、雨刮器、前燈、轉向燈、發動機點火、剎車偏移等賽車電子元件控制項留待玩家一一調試。

進站限速開關、加多少油、換幾個輪胎、是否更換剎車片、是否拆下懸架等等進站策略也均由玩家一手掌握。

就連天氣、溫度、濕度、道路積水等細節也「排好了隊」供玩家挑選。

總而言之,本作將「模擬」二字真切地詮釋了一番。如果玩家恰好擁有一套遊戲方向盤、座椅、環繞立體聲音響,那麼除了能夠獲得最佳的體驗之外,也能真正發揮出本作的實力。

紛繁複雜的自定義選項。

「哪位老司機能帶帶我?」

由於本作是基於現實的GT賽事打造玩法,因此一場比賽的長度是以時間而非圈數來衡量的,即便是最短的單場賽事也要在「風景並不秀美」的道上開個10分鐘,對於賽車遊戲新手的專注力和耐心是不小的考驗。

這一點在最短3小時、最長24小時的耐力周末賽中更能得到充分體現(本作的其中一個成就/獎盃便要求玩家在一場比賽中駕駛兩小時)。儘管期間可以保存並中斷遊戲,但即便如此,在同樣的賽道上「轉圈圈」轉上那麼多個小時,那也確實是需要足夠的「愛的魔力」才行呀!

另一方面,因為前文提到的超高駕駛擬真度,以及與之配套的紛繁複雜的自定義選項,在缺乏一定教程的情況下很可能會讓新手玩家感到無所適從——而本作恰恰就沒有像樣的教程,這就更有可能刺激了新手玩家想要退出的想法。

或許要求遊戲提供類似「如何調整車輛配置和參數」的進階教程有些過於嚴苛,但即便對於一些必要的基礎性知識,本作也未能提供令人滿意的引導,這一點顯得對新手不夠友好。

比如新手玩家在進入遊戲後,很可能會遇到「莫名其妙」地被取消比賽資格,並在一瞬間被「傳送」到維修站,然後什麼都不能幹,只能幹坐著等待比賽結束的情況。

玩家或許還要疑惑一番,才能弄明白自己原來是因為違反了比賽規則而被「罰站」——在尚未了解規則的情況下,功虧一簣的「慘劇」遲早會發生。而且,當玩家想要弄清自己具體是在「哪一條哪一款」違章從而「改過自新」時,還無法在遊戲中找到相關的介紹文本,只得無奈地自行上網搜索……

再比如,遊戲準備了「冠軍賽」「職業生涯」「特殊活動」等五個遊戲模式供玩家選擇,但關於各個模式的介紹卻幾乎為零,玩家甚至難以清晰地辨別各個模式之間的區別。

面對諸如此類的問題,筆者不禁發問:「有沒有老司機能帶帶我!?」

360度的駕駛輔助

那麼本作對於普通遊戲玩家是否就真的「高不可攀」了呢?不必擔心,至少在實際駕駛這一點上,只要玩家願意開,那麼本作的駕駛輔助系統就能為玩家排除一切操控障礙。

自動換擋,自動打火,自動雨刮,自動進站限速,高強度穩定性Buff……其中最實用的「理想路線」更是將最佳的行駛路線,以及玩家過彎時是否超速都清晰地標記了出來——玩家只需控制油門、剎車和方向盤三個鍵,把控好加速和減速的時機,便具備了「制霸秋名山」的潛力。

雖然開啟駕駛輔助會對遊戲真實性造成影響,丟失駕駛的樂趣,但另一方面,此功能對於新手玩家來說卻非常友好,能讓本就被陌生的規則弄得暈頭轉向的他們,不至於還要為操控問題而手忙腳亂。

「純棉」的畫面水準

「虛幻4引擎保證了逼真的畫面渲染,以及對景物、車輛材質、不同天氣條件的精準表現。」這樣的官方宣傳語,對於PC版來說可能「沒有水分」,但對於主機版來說卻顯然是「不存在的」。

縱覽「《GT賽車》系列」「《極限競速》系列」以及「《塵土飛揚》系列」作品,不難看出它們在上個主機世代便已經做出了非常逼真的畫面了。而如果將(處於本世代的)本作主機版畫面與這些系列的上世代作品相比的話,我們會尷尬地發現,本作的水準或許還略遜一籌。

無論是路面,道路兩旁景物還是車輛建模,畫面素質遠遠未能達到及格線。而如果玩家切換視角,進入座椅畫面的話,會更加感到「絕望」:虛擬車手的手對於手柄搖杆的操作反饋過度「靈敏」,轉彎時的操控方向盤動作會給玩家一種「手抽筋」的錯覺,不僅觀感可謂「慘不忍睹」,甚至會干擾玩家的視線,導致筆者根本無法在該視角下正常比賽。

擬真賽車遊戲與其他各類型遊戲相比,畫面表現的平均水準理應是更高的——在這一前提之下,本作的畫面之寒磣更是顯得難以忽視,成為這款作品的一個重大的扣分點。

賣家秀與買家秀。

結語

定性為「擬真駕駛遊戲」的本作,在衡量「模擬」和「遊戲」二者的天平上顯然是有所傾斜的:

一方面,它能非常細緻地還原駕駛賽車的方方面面的感受,讓追求逼真模擬體驗的賽車「發燒友」們尖叫。

另一方面,它無法滿足「新司機」、輕度賽車遊戲玩家對於風景、畫面、狂飆等趣味性指標的要求,難以讓他們獲得「足夠爽快的體驗」。

因此,在這兩類玩家群體中,《神力科莎 競速》或許會收穫截然不同的評價。

P.S.本作的實用內容預計將刊載於目前正在緊張製作中的《遊戲機實用技術》第493期,敬請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OydI3MBfGB4SiUwKd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