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心動 伴隨著成長的樂趣——新羅曼史系列回顧

2020-07-18     遊戲機實用技術

原標題:這份心動 伴隨著成長的樂趣——新羅曼史系列回顧

本文截選自UCG 492期

1994年,一款SFC遊戲的問世開拓了一個名為「乙女遊戲」的遊戲類型,截止到2019年,它所在的品牌也迎來了二十五周年。

在這段市場風雲變幻的漫長時光里,該品牌不斷發展壯大,並且憑藉5個主機平台IP建立了紮實的玩家人氣和良好的口碑,這些IP雖然各自為一個系列,不過粉絲們把他們放在一起討論的時候會這麼稱呼:「新羅曼史」系列,又或者是扭羅曼系列(ネオロマンス的諧音)。下面,筆者就與大家簡單回顧一下這個獨特的遊戲系列吧。

宇宙女王候補生

在FC主導主機市場的那個時代,光榮(現在的光榮特庫摩)的常務董事襟川惠子女士察覺到了女性向遊戲市場這塊還未被開拓的疆土,於是決心打造一款對象為女性玩家的遊戲。

但是萬事開頭難,世界上第一個乙女遊戲製作組Ruby Party從計劃到製作出首款乙女遊戲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而這款如此「難產」的遊戲就是SFC平台的《安琪莉可》。

「《安琪莉可》系列」的一大特點就是主角的名字都叫「安琪莉可」(除了《安琪莉可Etoile》),儘管姓氏、外貌和出身完全不一樣,但在設定上都是普通的少女,人設方面則請來了畫師由羅海里(代表作《彩雲國物語》),直至後來的數款作品乃至衍生並獨立出去的初代《新安琪莉可》,也都是由她負責繪製人設和官方漫畫。

初代《安琪莉可》和當時市面上的養成類GalGame有不少相似之處:有多個可攻略對象、有同性的對手角色、有主角育成要素等等,在SS和PS平台上移植的《安琪莉可Duet》還加入了和同性對手角色的友情劇情。

後來推出的正統續作則開始了對「乙女遊戲」的可能性進行探索:在《安琪莉可Special2》里玩家能夠選擇主角的性格;《安琪莉可Trois》雖然取消了對手角色,但是對可攻略角色新增了不同種類的特殊結局;《安琪莉可 天空的鎮魂歌》則是一改以往的SLG風格,變成了一款角色扮演遊戲,這也為後來的《遙遠時空》問世奠定了基礎。

在第4部正統作《安琪莉可Etoile》發售後Ruby Party便開始準備《安琪莉可》,最終於2006年發售的《新安琪莉可》吸取了《遙遠時空》方面的經驗,對RPG要素進行了加強。

這部作品擁有著諸多特色,可攻略角色立場各有不同,戰鬥系統參考《遙遠時空3》,另外還引入了「茶會」系統——去年關注度極高的《火焰之紋章 風花雪月》也有茶會系統,當時就有玩家吐槽過該系統可能是沿用自《新安琪莉可》。

在這26年里《安琪莉可》雖然推出了這麼多作品,但故事基本上只圍繞著2個宇宙來進行,在《安琪莉可Etoile》里,這兩個宇宙正式被命名為「神鳥宇宙」和「聖獸宇宙」。而在2019年的TGS上Ruby Party宣布製作的《安琪莉可》新作,其舞台將會是這兩個宇宙之外的第三個宇宙,算為這個陪伴乙女遊戲歷史一同走來的系列翻開了新的一頁。

與小提琴合奏的旋律

提到古典音樂題材的女性向遊戲,所有人的第一反應估計都是《金色琴弦》吧。《金色琴弦》是「新羅曼史」當中唯一一部完完全全以現代校園為背景的IP,遊戲系統以SLG形式為主,玩家需要收集各種各樣的名曲樂譜來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而除了獨奏之外,還能邀請心儀的對象或者是同性好友一起雙人合奏,又或者是一起進行多人演奏,遊戲里的音樂還專門請古典樂演奏家來進行演奏,可以說是聽覺和視覺的雙重享受。

《金色琴弦》初代和2代有著相同的世界觀和角色,而2010年發售的3代則啟用了全新的角色陣容,但聲優還是同一批人,遊戲的舞台也依然是星奏學院。

和有妖精元素的前作相比,《金色琴弦3》氛圍更加接近通常的校園生活,但流程方面也有些區別於前兩作的地方:主線各個階段的演奏比賽不再只是即時演算的音樂觀賞,而是加入了音樂遊戲的操作。

2016年推出的《金色琴弦4》是本系列目前最新的正統作,4代延續了3代的角色陣容,同時還加入了《金弦3 另一個天空》的可攻略角色,並且專門請來船鬼一夫為登場角色設計Q版造型。

同時《金色琴弦4》也是系列首部推出了官方中文版的作品,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Ruby Party就對各IP新作的中文化上心了吧?

安土城的桔梗螢火

一提到光榮特庫摩的話,一般玩家想起的都是各類《無雙》割草遊戲或者《三國志》等歷史題材的遊戲,而作為光榮旗下的製作組,Ruby Party自然也不會放過歷史題材,《下天之華》的橫空出世可以說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這款作品是信長之野望》30周年紀念作之一,講述發生在本能寺之變前的故事,玩家扮演的是一名叫螢的女忍,因明智光秀的委託而假扮成公主入住安土城,並且接觸到以織田信長為首的諸多織田家旗下知名武將。

本作的戰鬥系統和此前「新羅曼史」各作常用的回合制RPG不同,是採用QTE和紙牌相結合的形式來進行的。除了戰鬥之外,螢還能通過忍法帖變身成不同的人、小鳥、青蛙乃至地藏石像,以便她能順利完成自己的任務。

雖然在《夢燈光》之後《下天之華》就沒有了遊戲方面的新動靜,不過音樂CD、廣播劇、官方漫畫乃至舞台劇等多個領域展開讓這個IP持續發光發熱。在和自己處於同一時代背景的《遙遠時空7》發售時,官方以角色名義建立的SNS帳號還紛紛發來賀電。

跨越時空的愛戀

無論是哪個時代的女性向題材,「穿越」這一題材永遠不過時,2000年,《遙遠時空》初代作正式在PS平台發售。目前該系列共推出了7部正統作和1部全明星性質的外傳作,它們的劇情主旨都十分統一:現代的平凡女高中生被龍神召喚到架空的歷史時代里成為龍神的神子,與保護神子的8位守護者(八葉)一起並肩作戰。

得益於《安琪莉可 天空的鎮魂歌》的開發經驗,《遙遠時空》初代作開始就擁有RPG戰鬥要素,儘管設定上主角們穿越到的是架空世界,不過也僅僅只是在日本的古代歷史中加入了怨靈、鬼族等和風幻想系設定而已。而八葉之一藤原鷹通和安倍泰明等和歷史上實際存在的藤原家與安倍晴明有關的角色也作為歷史時代的要素登場。

在《遙遠時空》初代獲得極大的反響之後,Ruby Party趁熱打鐵地在次年就推出了《遙遠時空2》,由於這一作將時代設定在平安時代的院政期,當時正處於院和帝這兩個派系進行權力鬥爭的時期,就連八葉也分成了兩個派系。

從故事中主角的處境來看,2代算得上是系列首屈一指的困難模式開局,因為整個遊戲大半部分時間裡除了一開始選的一名八葉之外,其他所有人對主角高倉花梨都抱著不信任或者懷疑的態度。

如果要論對後續作品的影響力,《遙遠時空3》可以說是系列之最。在該作中,除了主角春日望美的兩個青梅竹馬之外,所有角色都是來自平源兩家的歷史人物或者與之有關的傳說人物。

而在玩法方面,《遙久3》則完全摒棄了育成部分,側重於戰鬥部分,不僅採用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圓陣系統,還引入了命運覆蓋系統(又稱命運上書系統):從二周目開始,玩家能夠利用白龍的逆鱗在時間線上自由移動,根據在各個路線獲得的情報劇情對話還會出現變化。

2008年問世的《遙遠時空4》回歸到了多民族和諸神共存的異世界古代日本。本作里的8個可攻略對象據推測就是八葉最早的原型。

由於沒有受到歷史的束縛,遊戲的劇本非常自由,不僅填了不少前三部作品裡留下的設定坑,別具一格的人設和致命的角色結局也十分令人印象深刻——跑了某角色的結局反而會讓其死亡的作品,屬於日後談都救不回來的那種,據說玩過的人都哭了。

而到了《遙久5》,Ruby Party對聲優陣容進行了一次大換血,換成了在2011年的實力派聲優,神子們的聲優也更換為高橋美佳子(白龍神子)和齋賀光希(黑龍神子)。儘管這件事情在當時引起了不少爭論,但9年下來大家也逐漸適應了新一批的聲優。

《遙久5》的戰鬥風格比較貼近DRPG,這也是系列首次取消了角色的戰鬥建模。在戰鬥里玩家使用弱點屬性打倒敵人之後能夠將敵人封印到出戰角色的武器里,武器會隨著等級和封印的怨靈而成長起來。

而在戰鬥之外,能夠在現代和古代之間來回穿梭的系統也非常有特色,次年發售的《遙遠時空5 風花記》還追加了全新的可探索地圖、新的可攻略角色和新的合體技「連鎖術」。

2015年發售的《遙久6》的時代再次向前推進到了大正時代,其行動限制可以說徹底回到了初代和《遙久2》的風格。但是與戰鬥系統的改變相比,行動限制反而沒那麼顯眼。本作的戰鬥是系列僅有的類S·RPG風格戰鬥,玩家在戰鬥里需要使用出戰角色所擁有的牌來和怨靈進行戰鬥,打倒的怨靈會變成牌,能用於強化角色或者作為隊伍角色的牌。

緊接著的便是已經發售了的系列最新作《遙遠時空7》了,本作和《遙久4》一樣不走尋常路,時間線不進反退,一口氣從大正時代回到了戰國時代。

結語

作為《遙遠時空》時隔19年的官方中文版,玩家們對《遙遠時空7》的期待是毋庸置疑的。在《遙6 幻燈輪舞曲》之後「新羅曼史」便一直沉迷於移植和重製,因此《遙久7》對「新羅曼史」來說也是暌違了4年的正統新作。

風格大改的戰鬥系統、動聽的音樂,再加上水野十子老師繪製的唯美動人的CG,相信對首次接觸該系列的玩家來說能成為一款能輕鬆上手的入門作。

屬性系統升級、可探索區域擴大《蒂德莉特的奇境冒險》第2關體驗報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BlqYXMBnkjnB-0zJ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