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藥難?學會這些方法,讓孩子乖乖吃藥!

2019-05-13     崔玉濤育學園

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對於家長來說,如果說有什麼事兒能比孩子生病更讓人心疼焦慮,那就非「孩子生病但就不吃藥」莫屬了。

一邊看著孩子生病難受心疼不已,一邊怎麼著都喂不進去藥,簡直讓人抓狂。

為了將大家從這個「水深火熱」的境地里解救出來,今天小編就從以下幾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給孩子喂藥的知識。

  • 喂藥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 Get正確的喂藥方法
  • 給孩子喂藥,記住這「七不要」


01喂藥前的準備工作

選好藥物劑型

目前兒童藥物多以液體或者顆粒劑為主,此外還有滴劑、混懸劑、咀嚼片、泡騰片劑等,都很方便孩子服用。

儘量選擇孩子能接受的這些劑型,片劑、膠囊等劑型能不選就儘量不選。

閱讀說明書

準備給孩子吃藥前,記得仔細查看一遍說明書,核對一遍藥物名稱、藥物劑量、使用說明、有無禁忌、是否在保質期內。確認無誤後,再開始喂藥。

準備喂藥工具

當前市售可供家長們選擇的喂藥工具包括:

  • 滴管:一般供需嚴控用量或用量很小的液體藥物用。
  • 量杯:供需控制用量的液體藥物用。
  • 塑料注射針筒:供孩子不配合時使用,記得一定要去掉針頭。
  • 喂藥器:有針筒式、奶嘴式和滴管式幾種可選。方便喂食、不易滴漏、不易傷害寶寶口腔、用量可控。
  • 匙子:如果家裡沒有上述的工具,用家裡的小茶匙也行。

掌握好吃藥的時間

  • 每天吃3次≠必須間隔8小時吃一次

如果說明書上寫著「每天吃3次」,那麼說明對於間隔時間沒有那麼嚴格的限制,只需要根據孩子的生活規律,把吃藥的間隔時間儘量控制的平均一些就好。

但如果是「間隔8小時吃一次」就要嚴格遵守,不能簡單理解為早中晚各一次。

  • 區分飯前、飯時、飯後、空腹服用

飯前服用:指的是飯前15~30分鐘服用。

飯時:吃飯的時候,隨飯服用。

飯後:指的是吃完飯後的半小時。

空腹:指的是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

02Get正確的喂藥方法

姿勢選擇

孩子吃藥時最好採取半仰臥位或半坐位的姿勢。

家長輕輕把住孩子的四肢,固定住頭部,一來不容易造成藥物撒漏,二來不容易造成孩子嗆咳。

獎勵機制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當孩子順利喝完藥之後,可以給孩子吃一小塊糖,既能掩蓋藥物的異味,也能當做獎勵。而且,也要對孩子進行語言上的表揚,降低孩子對喝藥的排斥。

不同年齡不同方式

  • 1歲以內

對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使用小滴管喂藥最合適。喂藥前圍上圍嘴,旁邊預備好毛巾,用小滴管吸進藥後,伸進孩子嘴裡。

滴管嘴放在一側頰粘膜和牙齦之間,將藥少量擠進,待孩子吞咽後再繼續喂下一口,吃完藥後再喂上幾口水。

  • 2~3歲

如果孩子不配合主動吃藥,大人可以抱著孩子喂。孩子面向大人,採取半坐位,圍上圍嘴,雙腿夾在大人兩腿之間,一隻胳膊放在大人身後。大人一隻手固定住孩子另一隻胳膊,另一隻手固定住孩子的頭部。

另一個家長用長飯勺或者壓舌板輕輕壓住孩子舌頭中部,用湯勺或去掉針頭的注射器將藥液滴進孩子頰粘膜和牙齦交界處,讓藥物慢慢流進去。

壓舌板或勺把先不要取出來,待孩子咽下後可以放鬆一下,然後繼續壓下舌頭喂藥,直至喂完,最後喝幾口清水。

  • 3歲以上

這個階段的孩子一般都懂得一些道理了。

家長就可以跟孩子講道理,比如告訴他:你覺得生病是不是很難受呀?那爸爸媽媽喂你吃點藥,幫你治好病就不難受了,好不好?

如果孩子堅決不肯吃藥,我們也要記住不能採取強迫的姿態,可以從他自己難受這一點,用商量的口吻勸孩子自願吃藥。

03給孩子喂藥,記住這「七不要」

不要搖擺不定

對於這藥該不該吃,家長的立場一定要堅定,如果大人自己都覺得這藥可吃可不吃,那孩子吃起來肯定就費勁,因為他知道還有別的選擇。

另外,家人的意見要統一,不能說爸爸媽媽得吃,家裡老人卻覺得不能吃,這樣的話,不但大人心理會處於不安的狀態,孩子也會搖擺不定,不知道這藥到底該不該吃。

不要強迫孩子吃藥

有些家長怕孩子把藥吐出來、導致藥量不夠,影響藥效發揮,有時會採取一些比較極端的方式逼著孩子吃下去。比如說強行按著孩子、掐著嘴、捏著鼻子等等。

這樣不僅容易把孩子嗆著,還會讓孩子越來越害怕,越來越抗拒吃藥。

不要在孩子說話或大哭時喂藥

雖然在這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喂藥比較容易成功,但與此同時,這麼做也很容易導致孩子吸氣時把藥物嗆進氣管,引起嗆咳。

不要與果汁、牛奶、飯菜等同服

雖然把藥物加在果汁、牛奶或飯菜里可以掩蓋藥物的味道,幫助孩子把藥吃進去,但是我們並不建議這麼做。

因為藥物很可能會和其中的成分發生反應,影響藥效以及在胃腸道中的吸收。

不要將片劑藥碾碎

除非是說明書上明確寫著可以碾碎服用,除此之外一般情況不建議碾碎。比如像控制片、緩釋片、腸溶片之類的藥物。

因為這樣會破壞藥物外膜的保護作用,影響藥效的發揮。

不要用奶瓶喂藥

雖然用奶瓶喂藥,孩子更容易喝進去,但一旦被孩子察覺出味道不對,很容易就會對奶瓶產生牴觸和反感,甚至會厭奶。

不要欺騙孩子

這個原則適用於大一些、能講道理的孩子。

家長最好提前告訴孩子藥會有點苦,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而不應該騙他說:來,咱們吃口糖,結果孩子張嘴時,突然就把藥給他吃下去了,這樣會給孩子帶來特別大的心理傷害,會加重孩子對喝藥的排斥。

雖然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給孩子喂藥的知識,但還是想提醒大家一句,我們要在該喂藥的時候再喂。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必須用藥物來解決,像感冒等自限性疾病更注重護理,隨便服用藥物反而對孩子不好。

但不管怎麼說,還是那句話: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健康康長大!

轉發一下

讓我們科學喂藥

把疾病統統趕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uT_CmwBmyVoG_1Zyl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