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媽媽」產後需重點關注這5方面,這項檢查和寶寶有關,別忽視

2020-04-19     崔玉濤育學園

妊娠期糖尿病,大家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對準媽媽和胎兒都會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准媽媽會通過糖尿病飲食控制,加強運動來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然而,隨著寶寶的娩出,不少新媽媽認為終於結束了想吃不敢吃的日子,於是開啟「大吃大喝」之路,把血糖問題拋之腦後。

殊不知,這樣做非但不利於產後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還會讓自己距離真正的2型糖尿病越來越近。

所以說,即便是分娩後,新媽媽和寶寶的血糖問題仍不容忽視,注意以下這5點很重要。

01產後過量進補,不可取

孕期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日子太難受了,不少准媽媽計劃著,等寶寶順利出生後,一定要好好犒勞自己,把想吃的通通安排上。

且慢,寶寶雖然順利出生了,但對高血糖的警惕,仍不能輕易放鬆,否則很容易使血糖不降反升。因此,「糖媽媽」(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媽媽)分娩後需要繼續控制飲食,尤其是月子期間。

首先,大吃大喝、暴飲暴食肯定是不可取的。產後正確的飲食原則是在保證食物多樣性的同時,還要控制總量不超量

至於怎麼吃才能滿足食物多樣性的要求,還是咱們經常說的一周吃夠50種食物,即每餐只要有3種不同的食材,就能輕鬆達到一周50+的目標。

至於如何控制總量不超量,就需要在保證食物多樣性的同時,相應減少每種食物的進食量,以達到控制總量的目的。

其次,要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儘量選擇低GI食物

這類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慢,從而引起餐後血糖反應較小,使血糖不會飆升。

小編整理了一些常見食物的GI值及熱量值,大家可以對照著來選擇。

02產後運動,儘快安排

與孕期控制血糖同理,為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新媽媽同樣要「邁開腿」

可畢竟剛剛經歷分娩的疼痛,什麼時候開始運動才合適呢?事實上,順產的媽媽,產後2、3天就可以了;剖宮產的媽媽,需視傷口恢復情況而定。

至於運動方式,可以先從簡單的散步開始,待身體慢慢恢復,再過度到快步走、產後瑜伽、健身操等方式。

同時,適當運動還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使進食的食物被儘快消耗,從而幫助新媽媽很好地控制體重,這對於控制血糖,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非常重要。建議「糖媽媽」在分娩後一年內將體重恢復到孕前水平。

03母乳喂養,好處多多

母乳喂養對寶寶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但很多人擔心,乳汁會不會因為糖代謝異常而發生成分上的改變?

不會!「糖媽媽」產後完全可以母乳喂養!

一方面,通過母乳喂養可以幫助消耗母體的能量,特別是對糖的消耗,從而達到預防身體肥胖、有效降低血糖的目的。

另一方面,有研究顯示孕期「糖媽媽」異常的宮內環境會增加子代肥胖、超重及糖代謝異常的風險,而母乳喂養可以大大降低這種風險

Ps:即便新媽媽經醫生評估,需要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同樣不影響正常哺乳。

04產後複查,血糖必須擁有姓名

大家都知道,產後42天,新媽媽要去醫院進行常規檢查,包括全身檢查及婦科檢查。

但「糖媽媽」尤其是有家族史的「糖媽媽」,產後6-12周還需要做一個很重要的複查——糖耐量檢查。

PS:需要測量空腹及服糖後2小時血糖,並按照2014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非孕期血糖異常的分類及診斷標準來明確有無糖代謝異常。

此時,隨著胎盤的娩出,各種抵抗胰島素的激素會逐漸從體內排出,因妊娠導致的代謝異常已基本恢復正常,通過複查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應新媽媽當下糖代謝的情況,有助於發現異常並進行干預。

如果結果正常,之後每3年複查一次即可。但若監測結果仍提示高血糖現象,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接受相應治療。

05新生兒血糖監測,確保孩子健康

通常情況下,「糖媽媽」分娩後,會對新生兒進行留臍血以及血糖監測。尤其是孕期血糖控制不滿意的「糖媽媽」,分娩後需要給予新生兒重點監護,注意保暖和吸氧,防止出現新生兒低血糖現象

同時,在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通過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加強體育鍛鍊,來確保他們的體重在正常生長曲線範圍內。

以上,就是「糖媽媽」產後需要重點關注的5個方面。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健康,「糖媽媽」不論是孕期還是產後,都要「管住嘴、邁開腿」,來很好地控制血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kWhlXEBfwtFQPkdUm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