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智障」、叛逆少年培養成天王巨星,周杰倫的媽媽,我服

2019-09-22     鹿媽親子

上周,周杰倫的新歌《說好不哭》屠屏了。新歌11點首發,輔導娃寫作業的中年歌迷們熬夜在線等。上線後,大批粉絲湧入,QQ音樂一度癱瘓。按三元一首的數字唱片算,上線不到12小時,專輯銷售額突破1500萬元。第二天周杰倫霸占了微博、朋友圈半壁熱搜。

這是繼一個半月前夕陽紅粉打榜後,歌王的號召力再次得到驗證。雖然胖了一圈,結婚了、生了娃,可周天王還是周天王。

這是今天的周杰倫。時光倒回30年前,那時候,周杰倫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孩子:沉默叛逆,語數外三門加起來才能過100分,被老師懷疑智力有問題;考不上大學,高中畢業後只能去餐廳當服務員。

把這麼一個「爛泥巴」扶上世界之巔的人,杰倫寫在了歌里,粉絲們都認識,就是他的媽媽——葉惠美。

擁有一個好媽媽,如有神助。

1979年1月18日,周杰倫出生在台北市一個普通的家庭。媽媽是小學美術老師,爸爸是物理老師。媽媽非常疼愛杰倫,一句「感謝老天把他賜給我」,充分體現出她對這個寶貝兒子的愛。「胖嘟嘟笑起來帶著小酒窩,可愛的模樣真的很討人喜歡。」

一雙慧眼,發現孩子的鋼琴天分

從小杰倫聽到音樂就會興奮地隨著節奏搖晃,不只愛看孫越、陶大偉的表演,也常戴著墨鏡模仿高凌風唱歌,坐在電視機前也會跟著廣告唱唱跳跳。三歲對錄音有興趣,就常常拿著錄音機錄自己的聲音,或唱歌,或編故事,自編、自導、自演又自唱一番。

周杰倫4歲讀幼兒園時,葉惠美把他送到幼兒音樂班學鋼琴。平時活潑好動的小杰倫一站到鋼琴面前,竟是出奇的安靜,聽老師彈奏一遍自己就能復彈出來,老師告訴葉惠美,這孩子很有天分!

葉惠美小心翼翼的守護著兒子的音樂天賦,她主張拿出家裡不多的積蓄給兒子買一架鋼琴,請最好的老師為他輔導,但是杰倫的爸爸認為沒必要。最後葉惠美還是背著丈夫買了鋼琴。三年級時,葉惠美發現兒子偶然聽到世界名曲《天鵝湖》,被大提琴憂傷悽美的曲調深深著迷,又擅自為杰倫購買了大提琴。這使得原本就有裂痕的夫妻關係更加緊張,家裡充滿著爭吵,少有溫馨。

杰倫上初二時,父母終於離婚,成名後的周杰倫寫了一首歌《爸,我回來了》。離婚後,葉惠美一個人撫養杰倫長大。

一根藤條,把音樂底子打厚

周杰倫雖然有鋼琴天賦,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天性愛玩。如果沒有父母的恰當引導,很多孩子三分熱度過後就放棄了。杰倫小時候每天要練2個小時琴,可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窗外玩,也很想出去。媽媽就拿著一根棍子,站在他後面,一直盯著他練琴。只要一分心,偷瞄窗外,棍子就打在手背上了,小杰倫手上經常布滿淤青。

這讓杰倫一度很反抗,不想再練琴了。不過等他冷靜下來,卻又忍不住想摸琴。自己認真思考幾天後,確信自己離不開鋼琴,從此就算媽媽、老師再嚴格,他也沒有放棄的念頭。周杰倫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回憶:「如果說自己的音樂底子打得深厚,還得感謝那根棍子呢。」

三不媽媽:與孩子一起度過黑暗時光

上中學時,杰倫音樂有天賦,文化課卻爛成渣,沒考上高中。葉惠美為兒子的前途操碎了心,才十幾歲,難道去當混混嗎?幸好,當時恰逢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招生,周杰倫考上了。

但是同樣的問題在高中一樣存在,除了音樂成績出類拔萃,其他科目卻慘不忍睹。高中英文老師甚至認為杰倫有學習障礙:「他臉上表情很木訥,我以為他笨笨的。這小子無法專心上數學、科學課,就連英文作業也荒廢。」那時的周杰倫性情孤僻、叛逆,令老師們很頭疼。

考大學是沒指望了,杰倫臉上難見笑容。葉惠美看在眼裡,愁在心裡。杰倫雖然有音樂天分,但在那個年代,學音樂是有錢人才敢想的事,對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來說,穩定靠譜的工作才是更明智的選擇。葉惠美沒有放棄,苦苦思索,無論如何要給孩子找條出路。她沒有把這種擔心傳達給孩子,深信孩子智力沒問題,性格孤僻是家庭不和睦造成的。為了防止自己應焦慮而情緒失控,葉惠美給自己定了一個「三不准原則」: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孩子。葉惠美決定挖掘杰倫身上僅剩的閃光點——鋼琴,至少可以當一名鋼琴教師,未來能養活自己。

愛能創造奇蹟

沒有考上大學的杰倫只好去餐廳端盤子,可即使這麼簡單的工作杰倫也做的不夠好。不愛說話、對顧客不熱情還經常上錯菜。一個月下來工資扣掉將近一半。一個偶然的機會,休息時間周杰倫彈起了餐廳的鋼琴,一曲《蕭邦舞曲》征服了老闆,他乾脆讓杰倫別端盤子了,就再現彈鋼琴,餐廳的生意也因此越來越火爆。

細心的葉惠美,再次感受到了杰倫身體里那股音樂力量。她幫兒子報名了娛樂節目《超猛新人》的比賽。杰倫精心創作了一首《夢的翅膀》,但他對自己的唱功沒信心,請了一位歌手演唱。但是那個歌手不理解他的曲風,配合杰倫的鋼琴伴奏更顯得怪異。台下噓唏一片,第一次嘗試徹底搞砸了。

輕言放棄就不是葉惠美了。他鼓勵兒子只管努力,潛心創作,機會總有一天會降臨。可現實留給周杰倫的機會真的不多了。葉惠美心急如焚,向來不善於交際的她,鼓起勇氣找到了台灣著名主持人吳宗憲,他當時是阿爾發音樂公司的老闆。葉惠美把《夢的翅膀》曲譜給吳宗憲看。吳對周杰倫的第一印象並不好,敷衍掃了一眼譜子。結果發現抄寫很工整,而且曲風多變。眼毒的他把周杰倫招進了公司當助理。

母子二人非常珍惜這一次機會。葉媽媽叮囑杰倫,平時多幫同事買盒飯打打雜。不久沉默寡言,但是勤快、踏實的杰倫得到了大家的接納。但葉媽媽依然擔心,杰倫冷漠、倔強的性格,難免無意間得罪同事。

於是經常在下班期間,帶來可口的炸雞、披薩給員工們分享。一來二去同事們都認識了葉惠美,知道周杰倫有一個好媽媽。

杰倫也很努力創作出了很多曲目,但他的歌太前衛了,在吳宗憲看來,歌詞總是怪怪的,音樂圈其他人也欣賞不來。改了好幾次,還是無法令人滿意。有時吳宗憲看都不看直接丟進垃圾桶。眼看著自己的辛苦變成廢紙,杰倫當場掉淚。

周杰倫想過要放棄。可是這樣太對不起當初辛苦為他爭取來機會,每天在守候公司門口媽媽了。他咬著牙硬撐下去,再搏一次。他住在了公司,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創作。葉惠美每天都來看望兒子,帶來換洗的衣服。看著日漸消瘦的兒子。她強忍住淚水。

杰倫的努力也打動了老闆,吳宗憲每天八點來公司總能準時看到周杰倫放在桌上的作品。他終於隱約嗅到了作品裡某種特質,答應周杰倫找歌手演唱他的曲子。後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吳宗憲把周杰倫寫的歌推薦給劉德華和周慧妹,但都被拒絕了。只剩最後一次機會了,周杰倫自己唱,如果不行,直接走人。

「阿倫,給你10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

周杰倫買了一箱方便麵,就算把命拼上,他也要抓住這最後一次機會。周杰倫在10天內,保質保量,如約完成了50首歌曲的創作。吳宗憲從其中挑選出了10首,第一張專輯《杰倫》誕生。

這張專輯吳宗憲並沒有報什麼希望,只是死馬當作活馬醫的無奈之舉。沒想到的是,專輯颳起了一股杰倫風。橫掃台灣,很快被搶購一空,並一舉奪得了最佳專輯、最佳製作人、最佳作曲三項大獎。後面的故事就不用我說了。每一張專輯都掀起一股狂潮,席捲華語樂壇。這個有點害羞,愛說「哎喲,不錯」的年輕人定義了一個時代。

周杰倫終於成功了,最欣慰的當然就是他的葉惠美了。當年丈夫的諷刺,老師的搖頭,生活的艱辛都隨風而去。兒子終於找到自己的一片天。而周杰倫也深深地明白,媽媽才是最自己背後的女人。沒有媽媽明燈般的指引,陽光般的溫暖和盲幾乎盲目的信任,他絕對撐不到今天。成名之後他將所有的收入都交給媽媽保管,儘管有了自自己的公寓,周末他一定會回家陪媽媽和外婆。

一向酷酷的周杰倫談起媽媽時,一臉的溫柔。他說,媽媽溫柔婉約,有智慧,聰明又有氣質,她是「最棒的情人」。

周杰倫說,「只要媽媽高興,我願意為她付出一切」:周杰倫出了一張以媽媽命名的專輯;媽媽喜歡費玉清。就和他一起合作一首《千里之外》;重要場合都帶著媽媽;找的女朋友也要是媽媽喜歡的,結婚了要和媽媽一起住。

歷盡千帆,周杰倫與媽媽有著厚重而深刻的母子情。現在周杰倫一有空帶著穿得酷酷的媽媽,參加活動,各地去旅遊。

感謝葉惠美把一個叛逆少年培養成喂飽我們青春的周董。試想假如你的孩子也像小周杰倫一樣,性格怪異,成績一團糟,你能忍得住不責罵、懲罰,搖頭嘆氣嗎?還是也能像周杰倫媽媽一樣不將情緒施加給孩子,始終接納和鼓勵、溫柔陪伴呢?小杰倫那樣的孩子很多,但是葉惠美沒有幾個。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媽媽決定了一個孩子能走多遠。

從周媽媽的身上我們能學到些什麼呢?

1、無條件地接納孩子

媽媽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不管孩子多醜、多笨,成績多差,不管老師、外人如何不喜歡你的孩子,在母親那裡,他永遠是最可愛的寶貝,懷抱永遠為他敞開。

媽媽們尤其不要總是用負面的語氣否定自己的孩子,拿孩子和別人家的比,那根本無法激勵他,反而把他推向了自我否定。

2、溫柔地逼一把孩子,但是請先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

和很多媽媽一樣,孩子不想練琴時,葉惠美也會用棍子打孩子的手。但是葉惠美是在細心觀察,充分確認杰倫有天賦並喜歡彈鋼琴的基礎上逼他的。比如,杰倫其他科目都很差,一彈起鋼琴眼中就有光,偷懶幾天不彈,反倒不習慣。試想如果媽媽逼孩子畫畫,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杰倫了。

3、用愛托舉孩子

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嘮叨、指責和懲罰孩子,這樣其實是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學習杰倫媽媽的三不準則,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用愛和陪伴默默地鼓勵和支持孩子,做孩子永遠的啦啦隊。

真正要做到這三點其實很難,但是如果你能從現在就開始努力,一定會培養出一個所向披靡的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_VoW20BJleJMoPMhjF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