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根據官方近日發布的公告, 網易知識公路平台即將於7月27日00:00結束運營。該平台於2021年1月正式上線,彼時曾被網易稱作「全網首個從選題腳本賦能創作者的知識短視頻創作平台」。
停止運營,上線僅兩年多
近日,網易知識公路平台發布了停運公告。因公司業務的調整,將於2023年7月27日00:00停止網易知識公路平台的運營,讓這段公路之旅抵達終點。
根據公告,網易知識公路已於7月13日停止新用戶註冊和視頻內容的上傳,7月27日00:00起,網易知識公路全面停止運營後,該網站將無法登錄,儲存在網站的視頻內容也將下架清空。而在停止運營前的期間,平台已針對在網易知識公路仍未提現的創作家、MCN機構開放了提現入口。
對於在網易知識公路平台停運後,仍想繼續在網易產品發布、傳播創作內容的用戶,官方表示,可以選擇使用網易知識公路註冊帳號信息登錄網易號媒體開放平台繼續發布創作內容。
資料顯示,早在2020年12月,網易就推出了知識短視頻內容消費品牌網易新聞「知識公路」,隨後又申請多個「知識公路」商標。隨後在2021年1月21日,網易舉辦視頻創作者線上大會,宣布正式投入視頻領域。
會上,網易宣布啟動「NEXT創作家計劃」,表示將以「十億現金、百億流量、千億曝光」扶持創作者。 同時,網易上線了號稱「全網首個從選題腳本賦能創作者的知識短視頻創作平台」網易知識公路。
網易對網易知識公路這一平台也寄予厚望。根據彼時公布的計劃,網易知識公路將作為視頻內容中台,全面打通網易新聞、網易雲音樂、網易嚴選、網易LOFTER、網易有道五大場景,實現視頻內容「一次入庫,全網易分發」。
網易認為,用戶的內容消費行為已發生了明顯的價值轉向,即從純娛樂資訊刺激轉向擴展眼界、提升知識儲備上,希望從內容消費中得到更多獲得感。網易公司CEO丁磊也曾在該大會上直言,在視頻內容高度娛樂化的當下,只有那些有知識、有深度、有生活的視頻,才有做的價值。從有趣到有用的進化,是網易視頻內容的核心價值取向。
不過,運營兩年多後,隨著網易知識公路即將下線,網易在知識短視頻領域的探索之路也宣告失敗。
短視頻接連失利,遊戲仍是主力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40億,超過即時通訊成為第一大網際網路應用。其中, 短視頻用戶規模達 10.12 億,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為達94.8%。泛網絡視聽產業的市場規模達7274.4億元,其中,短視頻領域市場規模為2928.3億,占比為40.3%,是產業增量的主要來源。
該《報告》還顯示,獲取新聞資訊及學習相關知識成為用戶收看短視頻的重要原因。 短視頻平台已經成為網民獲取新聞資訊的首要渠道。
那麼,為何網易推出的知識短視頻平台會最終走向失敗呢?原因或許和入局太晚有關。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我國短視頻市場的爆發期在2016年至2017年,2018年至今市場已進入穩定期,同時短視頻平台已開始探索更多元化和更深層次的商業變現模式。數據還顯示,到了2020年底左右,抖音、快手已占有絕對的頭部優勢,活躍用戶規模占到整體的60%左右。
而在2021年初,網易才高調官宣上線網易知識公路平台,顯然晚了不止半拍,因此彼時也有業內人士稱其是「趕了個晚集」。不過事實上,在網易知識公路前,網易早年還曾推出過「網易戲精」「咕嚕短視頻」「網易菠蘿視頻」等多個短視頻產品, 但均以失敗收場。
不過,對比短視頻領域的接連失利, 網易遊戲業務的優勢仍較為明顯,且目前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2023年一季報顯示,期內公司取得凈收入約250億元,同比增加6.3%;其中,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凈收入為201億元,同比增加7.6%,占總營收比例達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