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最強晶片投產!AI算力板塊又爆發!相關概念股名單出爐!

2024-06-04   私募排排網

6月2日晚間,英偉達創始人宣布,英偉達Blackwell晶片現已開始投產,將在2025年推出Blackwell Ultra AI晶片,下一代AI平台名稱為Rubin,目前還正在開發中,預計於2026年發布,該平台將採用HBM4記憶晶片。

受英偉達重磅消息的影響,6月3日A股開盤,存儲器、光模塊、GPU等AI算力概念持續活躍,備受投資者關注。其中,銅纜高速連接方向領漲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Blackwell晶片被市場稱為「全球最強大的晶片」,晶片作為算力的核心,隨著該晶片的投產,國產AI算力產業鏈業務也有望迎來增量。

海內外大模型不斷疊代,AI算力需求大爆發!

算力是對信息數據進行處理輸出目標結果的計算能力。隨著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持續深入,算力已成為支撐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並對推動科技進步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AI算力指的是用於人工智慧(AI)任務的計算能力。由於AI任務通常涉及複雜的數據處理、模型訓練和推斷等操作,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來實現。AI算力可以通過高性能計算設備,如圖形處理單元(GPU)或特定的AI晶片提供。

今年以來,海外應用、算力和模型相互演進。2月以來,OpenAI發布了Sora,Anthropic發布了新一代AI大模型系列——Claude,馬斯克開源大模型Grok-1正式對外開源開放,英偉達在GTC大會上推出新一代GPU GB200,全球AI產業發展速度逐步加快。

而國內模型、應用也不斷突破,算力需求逐步放大。3月18日,Kimi上下文長度提升到200萬字,訪問量大幅提升,算力告急。3月23日,階躍星辰發布了萬億參數大模型預覽版,標誌著國產AI大模型取得了巨大進步。國產AI大模型正在不斷疊代,對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

據IDC 報告,2023 年中國人工智慧伺服器市場規模將達 91 億美元,同比增長82.5%,2027 年將達到 134 億美元,2022-2027 年年復合增長率達 21.8%。

在今年英偉達GTC大會上,其稱,如果要訓練一個 1.8萬億參數量的 GPT 模型,需要 8000 張Hopper GPU,消耗 15 兆瓦的電力,連續跑上90天。如果中國有十家大模型公司,則需要8萬張H100 GPU。

據此,東吳證券預計,推理算力需求將是訓練的數倍,高達幾十萬張H100。隨著模型繼續疊代,算力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AI算力國產化加速,已形成萬卡集群!

在算力自主可控領域,華為憑藉其在國內AI晶片技術方面的顯著優勢,無疑成為了這一領域的領軍者。

目前,雖然國產AI晶片在單卡性能、生態和集群效率上與海外產品仍有一定差距,但改進速度較快,已經形成萬卡集群,並在科大訊飛、部分網際網路大廠用於 AI 大模型訓練。

2023年10月 24 日,科大訊飛攜手華為,宣布首個支撐萬億參數大模型訓練的萬卡國產算力平台「飛星一號」正式啟用。今年1月 30 日,訊飛星火步履不停,基於「飛星一號」,啟動了對標 GPT4 的更大參數規模的大模型訓練。

「飛星一號「是科大訊飛和華為聯合發布基於昇騰生態的國內首個可以訓練萬億浮點參數大模型的大規模算力平台,也是國內首個已經投產使用的全國產大模型訓練集群,採用昇騰 AI 硬體訓練伺服器和大容量交換機構建參數面無損 ROCE 組網,配置高空間的全閃和混閃並行文件系統,可支撐萬億參數大模型高速訓練。

華為算力包括昇騰和鯤鵬兩大系列的晶片、伺服器、軟體和服務,覆蓋了端、邊、雲的全場景應用。其中,華為昇騰是國產AI晶片龍頭,2022年昇騰占據國內智算中心約79%的市場份額。

華為主打 AI 晶片產品有 310和910B。310 偏推理,當前主打產品為 910B,擁有FP32 和 FP16 兩種精度算力,可以滿足大模型訓練需求。910B 單卡和單台伺服器性能對標A800/A100。

昇騰計算產業是基於昇騰 AI 晶片和基礎軟體構建的全棧 AI 計算基礎設施、行業應用及服務,能為客戶提供 AI全家桶服務。主要包括昇騰AI晶片、系列硬體、CANN、AI計算框架、應用使能、開發工具鏈、管理運維工具、行業應用及服務等全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AI算力產業鏈上游為算力基礎硬體設施,主要包括元器件、ICT基礎設施、其他硬體設備等。中游為算力網絡與平台,與上游硬體設備及基礎設施共同組成數據中心、算力網絡等,提供IDC服務、雲計算服務,以及各類算力網絡服務等。產業鏈下游則為應用場景與用戶

筆者根據Choice數據、上市公司資訊等信息,篩選出了A股華為AI算力產業鏈公司。其中,訊飛星火與華為昇騰深度合作推出的自主可控的星火一體機,可以在大中型企業和行業客戶的內部網絡環境部署。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