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西安市長張鐵民,坐公交車遭售票員刁難,張:你被開除了

2023-12-20   郭哥文化

原標題:80年代,西安市長張鐵民,坐公交車遭售票員刁難,張:你被開除了

都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為官就應該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時時刻刻做到為人民著想,為人民做主。

當然,不是每個當官的都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著想,可偏偏有這樣一個人,為官之後,不僅沒有一點架子,反而十分親民、愛民,時時刻刻都在做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事。

這個官兒名叫張鐵民,是80年代時的西安市長。在那個年代,人們都叫他「張青天」。那麼,他究竟做了什麼事,能得到人民群眾如此的好評呢?

沒有調查 就沒有發言權

在我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一輛普通公交車上,一名售票員在面對一個身著樸素的老人指責後,一臉不屑地嘲笑著老人多管閒事。結果第二天,就丟了自己工作生活的飯碗。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位老人正是西安市市長張鐵民,當日,他為了更好地了解老百姓的生活,與秘書一起,乘坐一輛西安市乘坐人數最多的一輛公共汽車來體驗生活,以便更好的解決民生問題。

結果發現,售票員不光沒有履行自己的本職工作,維護現場秩序,反而一臉事不關己的在一邊冷漠地看著有困難的乘客,而且還時不時的做出一些不雅的動作。

這時張市長沒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反而是以一位乘客、長者的身份向售票員提出意見,希望其可以為了整體的市容市貌做出表率,不要為自己的城市抹黑。

結果,售票員不以為恥,反而怪罪老人多管閒事。市長氣的直接說他:「不配在這個工作崗位上繼續工作下去。」

售票員此時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是用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問道:「你是什麼人,有什麼資格說我,有本事不要在這裡叫囂,直接開除我啊,反正我也無所謂。」

不知是氣話還是真話,他的這番話卻讓市長的血壓都升高了不少。為了不引起民眾的注意,張鐵民只能強壓怒火,找到這輛公交車所在的交通公司。

他直接向其領導將所有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不光讓其馬上將這個不務正業的售票員開除,還要注意所有人員的素質文化教育,一定要將此類事件從根本解決。

在接到上級通知開除時,售票員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在市長面前做了如此過分的事情,可是就算他好話說盡,最終也沒有還別被開除的結果,這一結果也可謂真是隨了他的「心愿」。

關於這位張鐵民市長與公交車的故事可以算是當時的一大奇聞趣事,因為想要了解真實的民生問題,想要知道老百姓在生活上的不便,就必須將自己變得一個普通人。

利用自己普通人的身份去體驗生活,感受到哪裡不足,哪裡需要改善。然後,自己的工作重心也可以向群眾需要的方向傾斜。

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

張鐵民作為西安市市長,自然是被大家所熟知的。雖然在裝束上做了一些調整,但是也有一次被人認了出來。

那一次,在公交車上,售票員的表現還算是中規中矩,但是張市長還是發現公交車上的不足,就是沒有及時清理衛生。

玻璃上座椅上都出現了一些污垢,張市長也沒有什麼架子,直接向售票員要了一塊抹布然後自己親手將污垢清理乾淨。

雖然售票員心裡對老人的行為十分不解,甚至有一些抱怨老人多管閒事,但是內心還是對老人的這種行為表示感謝,甚至還有一些愧疚。

在沒有認出市長的情況下,售票員很不好意思地向老人表示感謝,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公交車上還存在著污垢,並向老人表示自己一定會將工作做的更好,給大家一個更好的乘車環境。

而就在汽車快到終點站的時候,終於有一位乘客,發現了這位熱心的老人就是西安市的張鐵民市長。

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售票員一下子就羞紅了臉,而市長也沒有過多的指責售票員而是讓他好好工作。

在經歷過多次公交車事件之後,張鐵民發現:深入民眾體驗生活,比坐在辦公室更能發現問題的根本,也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

所以某天,在沒有任何預兆的前提下,他通知所有副市長緊急開會。

張鐵民拿出一封關於公交車難坐的投訴信件,勒令讓所有的副市長馬上出門去坐一趟公交車,從頭坐到尾。然後,再回到市長辦公室開會。

就在最後一個副市長也經歷過一次公交車洗禮之後,所有的副市長都露出一副疲憊之色,但是更多的是震驚。

不用市長主持會議,李延弼一面喘著粗氣一面向同僚訴說著自己在公交車上的遭遇。

原來,李延弼在一上車,就被一個老漢將其活生生地擠到了車廂最後,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公交車的後玻璃不知道為何不翼而飛,苦了自己,只能在車廂後面被凍得瑟瑟發抖。

在聽到這裡張鐵林哈哈大笑,說:「這就是我讓你們去坐公交車的目的,只有自身親自體驗之後,才能發現哪裡有不足之處」

市容市貌好 只因有「青天」

張鐵明市長可不僅僅只盯著公交車,這只是他工作生活中的一個微小的剪影而已。

平日裡,將西安市當做自己的家一樣。他知道,西安市作為一座古城,若想更好更快地發展起來,想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就必須做出改變,讓西安市能夠適應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調研之後,他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必須在衛生,交通及生活便利方面整體提升西安市的水平。

想要讓西安變成旅遊城市,帶動市民富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衛生問題。

張鐵民是個行動派,既然已經決定好了,那就得趕快實施。於是,他帶頭清理了城鎮中六十餘座垃圾山,很快古城西安的面貌就重新展現在大家面前,曾經的髒亂差,變成了如今的井井有條。

拆違建、重新規劃小攤攤位、重立規矩……一項項舉措下來,西安人民的整體素質提高了,西安的整體形象也變得更加美好,古城也更加的令人嚮往了起來。

除了在市容上下功夫,張鐵明在為人民群眾服務上也沒少下功夫。

市長信箱裡每天都會有人民群眾的來信,張鐵民無一天例外,都會將每封信看個遍。

他會時時刻刻去了解人民群眾的需求,因為他深深地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群眾才是這個城市的血液,只有血液新鮮,城市才能更好的運作起來。

小到為買錯鍋的老漢換鍋,大到去救助患了骨癌卻沒有病床住的小女孩。在當西安市長的這段時間裡,張鐵明為人民群眾辦了不少實事,這才得了諸如「鐵市長」、「張青天」一般的稱呼。

結語

作為人民群眾的父母官,張鐵民真正做到了愛民如子,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他的事跡一直流傳到今天。

群眾之事無小事,只有懂得了這個道理,才能真正用心地去為人民服務。

張鐵民正因為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做到一提起他的名字,所有市民都豎起大拇指,誇讚他是一名好官。他的舉動令無數的人紛紛效仿,在社會上吹起了一股蔚然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