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系Т-55А型坦克1981年升級型號

2024-09-02     胡侃雜史

T系列坦克中產量與存世量最多可能是T-55系列,如此多的型號如果還能利用,似乎有一種變廢為寶的感覺。只有擁有T-55系列坦克的國家,都有相類似的想法。之前講過越南,他們就對擁有的T-55等型號進行了小幅度升級,雖然沒有計劃型號先進,至少比原始型號優越。這個現代改進的問題其實也困擾目前的俄國。

1981年大修並進行部分現代化改造的Т-55А中型坦克的照片評論。Т-55А(「155A工程」)於1962年7月被蘇聯陸軍正式裝備。該坦克於1962年至1978年間在鄂木斯克的第174號工廠(後來的鄂木斯克交通機械廠,OZTM)批量生產;1964年之前也在哈爾科夫的第75號工廠(馬雷舍夫工廠,HZTM)生產。與基本型Т-55相比,Т-55А通過在車體和炮塔的外部和內部的居住區安裝額外的抗輻射材料(上層和下層防護),增強了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防護能力。與裝甲防護和防核保護系統相結合,這顯著提高了乘員對核爆炸破壞性因素的防護。上層防護材料安裝在駕駛員、裝填手和車長艙蓋的蓋板上,車長炮塔的基座上,以及車長炮塔與裝填手艙蓋之間的區域。上層防護材料被安裝在保護性鋼製外殼中,這些外殼通過焊接和螺栓連接固定在車體和炮塔的相應部位上。

在沒有高射機槍的坦克上,抗輻射上層防護材料被固定在裝填手艙蓋上。

上層防護材料被安裝在車長炮塔和炮塔頂部。

上層防護材料也被安裝在駕駛員艙蓋上。

上層防護材料固定在車體和炮塔內部的居住區內壁。結構上,它們是含有重金屬(鉛、鋰、硼)添加劑的聚合物材料。在Т-55А上,前機槍SGMT被移除,機槍彈藥減少了750發,駕駛員座椅、觀察裝置等的結構也進行了改進。坦克的戰鬥重量增加到了37.5噸。總共為蘇聯陸軍製造了4435輛Т-55А。在批量生產過程中,車輛的設計進行了大量改進和升級,以提高戰鬥和技術性能的水平、可靠性以及生產工藝的技術性。到1981年,坦克上引入了以下改進:

雷射測距儀KDT-1-1。雷射測距儀的收發器安裝在炮管遮蔽裝甲的上方。安裝測距儀提高了射擊精度並縮短了射擊準備時間。

雷射測距儀接收器和紅外照明器「Луна-2」(盧娜)已安裝。在炮管遮蔽裝甲的左側可以看到與炮同軸的PKT機槍的射孔。此外,還可以看到安裝有「Туча」(雲霧)系統的煙幕彈發射器的支架。

測距範圍為500至4000米;測量精度為10米。

炮手的TSh2B-32P伸縮式鉸接瞄準器具有視場在垂直平面內的獨立穩定功能,並且能夠使用穿甲彈和破甲彈。

指揮官工作位置的視圖。前景中可以看到雙目觀察裝置TPKU-2B和兩個單倍率稜鏡觀察裝置。

在裝填手艙蓋基座上安裝了配備12.7毫米高射機槍DShKM的炮塔(彈藥為200發)。艙蓋結構進行了改進,未安裝上層防護材料。

在炮塔兩側的前部,各安裝了四個902B「Туча」(雲霧)系統的煙幕彈發射器。安裝了R-123M電台和TPU R-124通信設備。

駕駛員引入了液壓氣動主離合器控制系統,這降低了操作杆上的操作力。懸掛系統使用了帶有改進型葉片減震器的扭杆軸,增加了支撐輪的動態行程。安裝了帶有順序RMSh的履帶,並改進了張緊機構的結構。

駕駛員觀察設備。

車體左側裝有進氣管OPVT的固定裝置。

本文中展示的Т-55А是在1978年1月在鄂木斯克製造的;在80年代在蘇聯國防部的某個BTRZ進行過大修和現代化改造。目前,它存放在「愛國者」公園技術中心的修復實驗室中,並用於動態展示。最後,附上幾張照片:

夜視瞄準器TPN1的保護罩和R-123M無線電台的天線輸入。

裝填手觀察裝置МК-4М。

Т-55А在動態展示後的狀態。庫賓卡,「愛國者」公園技術中心,2024年6月12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6effc2d9877b1a43f6fc6c537eda4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