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併購「再次」蒙羞?中方高層被「當猴耍」,老闆入獄虧損慘重

2023-03-21     吳格恩聊歷史

原標題:海外併購「再次」蒙羞?中方高層被「當猴耍」,老闆入獄虧損慘重

然而,在這光輝的背後,還有大量的歧視、欺詐、不公正的市場競爭,這些都不是外國公司所為,而是我們自己。有人說,又一次的被羞辱了?中國高層被「當猴耍」,老闆坐牢蒙受巨大損失。

在信貸條件相對寬鬆的時候,很多大公司都會不惜代價地將價格抬高到數十億,以求能成功併購海外公司。一方面是展示自己的強大財力,打擊一下其他公司的信心,另一方面則是想要將收購的價格強行抬高,讓那些沒有足夠財力的小型公司知道進退兩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只是國內公司為了擴大公司規模而進行的投資和兼并,最終發展成為了國內公司之間的惡意競爭,於是就有了「中國溢價」這個詞。「中國溢價」並非一個積極的評價,而是某些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惡意競爭進行諷刺而產生的一種貶義詞。

甚至有些國外的公司,也是趁火打劫,利用「中國溢價」,開發出了一種獨特的策略,比如,國內的公司,如果要收購一家外資公司,那麼他們就會找一家公司做「托」。而且他們還在惡意競拍,逼著國內的公司不斷抬價,最終的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最初的收購價格。

所以,很多公司的高管,都會不顧自己的財力,將收購的價格抬高,最終,他們成功了,但是卻被那些外國公司「當猴耍」,甚至還被送進了監獄,讓他們損失慘重。

這是一家名為暴風的公司。早在一一六年,暴風就盯上了一家運動保險公司,那是一家擁有義大利、F1、阿森納等頂級運動賽事的公司。從表面上來看,收購版權,的確是一筆不小的利潤,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這家體育保險公司的所有運動項目都是要過期的,沒有任何的利潤,而且在收購的時候,他們也知道了暴風集團的高管英文不好,所以就找了個藉口,想要糊弄一下。

暴風集團花費了52億,最終只得到了一個空殼子,負債纍纍,最終身陷囹圄。同樣遭遇「中國溢價」的,還有一家在國內的公司。在一一三年二月,中海油投資了一百五十億美金,購買了加拿大的尼克森公司。

這個價格的溢價,讓當時的業內不少人都感到不可思議。中海油以61%的價格買下尼克森,再加上尼克森的43億美元,總計194億美元。很多業內的人,對這次收購,都不是很樂觀,認為中海油的股價,會受到影響。

果然,二一六年,中海油的利潤,在尼克森的影響下,一落千丈,從152.5%,變成了負增長,虧損了77.4億元。

不過還好,中海油做得很及時,經過幾次人事變動,中海油的虧損總算是告一段落,到了二〇一七年五月,中海油的盈利才真正的從負轉為正,而中海油,也從尼克森的陰影中恢復了過來。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我國企業在海外併購中所遭遇的困難與恥辱。但不管怎樣,我們不能停下來,這是發展的大勢所趨。同時,隨著我國經濟開放的戰略不斷擴大,我國企業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將不可避免地遇到許多挑戰。

結論

面對「中國溢價」的做法,國內的公司更應該考慮到自己的實力和未來的發展,在收購之前,一定要仔細掂量自己的能力,在沒有弄清楚事實的情況下,不要盲目的收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中國溢價」的陰影中走出來,展現出我們國家的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436c3d521589ce9cf66f5c6eddd88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