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孩子的教育意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強,讀書不再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行為,而是每一個孩子所必須要經歷的人生經歷,特別是在我國的9年義務教育普及之後的今天,任何一個孩子如果不去上學,可能就是要上社會新聞的。
但是同時因為一些家長的教育觀念過於超前,現在的孩子更多的是背負著更大的學習壓力,甚至有一些孩子在正常的上課時間之外,還要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參加很多的課外班,休息的時間都被占得滿滿的,早上從睜開眼睛開始便開始學習,一直到晚上入睡之前還在默背課文,想想也是真的很辛苦。
家中有孩子或者關注時事新聞的人,全都知道地方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前就已經落實了雙減新規,雙減新規到了,如今已經頗具成效了。隨著中小學生的素質,更加提升了一步台階,2023年門要求進一步對雙減新規進行優化,對中小學生上課時間作出更加合理科學的調整。
就目前來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統一都在7:30之前上課,部分地區時間稍晚,但也不過只是10分鐘上下的差異,科學家從中小學生的健康角度來考慮,這種情況之下,很多的學生都無法保持充足的睡眠,我們都知道兒童和青少年的睡眠時間,最好要保持在9~11小時之間,這樣才能夠給他們更多的精力,讓他們足夠的時間去長身體,針對這個問題,我國調整了全國中小學生的上課時間,即從2023年的4月1日開始,8點到校的時間受到調整。
一、當前全國中小學生都在8點上課
調整中小學生學習內容和將中小學生上課的時間優化也是雙減的要求,但是從我們現實層面上來看,全國中小學生上課的時間還是在早上的8點,甚至考慮到如今的交通環境,以及洗漱準備等等的時間,有一些學生為了避免遲到還會選擇在7點左右就起床,將到學校的時間控制在7:30左右,學生們的睡眠經歷這一點,遭到了進一步的壓縮。
有很多學生為了努力的追上學校的進度,或者完成作業和額外的課外作業,都已經適應了晚睡,對於身體各個層面都在時尚高峰期的中小學生而言,不充足的睡眠時間,給他們的精神和身體都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影響。
二、睡眠不足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專家表示睡眠不足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對我們成年人來說,每天經歷長時間全神貫注的工作,在晚上熬夜刷手機,第2天起床的時候還會精神萎靡,更慌論是一些還在時尚的中小學生了。很多中小學生因為夜晚睡眠時間嚴重短缺,臉上都掛著大大的黑眼圈,在上午上課的時候精力不足,連連打瞌睡,不僅影響到上課的效率和課程的質量,也實在是給自己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睡眠習慣,長此以往,不僅中小學生的壓力驟增,正常的身體時尚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尤其是面對著中考和高考的中學生,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環境,不僅每天要上一天的課,還要有早自習和晚自習,激烈的競爭和父母殷切的希望,都讓他們進一步的更加縮短了睡眠的時間,長期的睡眠不足就會導致人體蛋白質的合成變少,和多巴胺的分泌變低,不僅會讓學生對於學習產生牴觸的情緒,嚴重的還會增加學生抑鬱症的風險。
三、拔苗助長,易患抑鬱症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說過,要因材施教,不能拔苗助長,一個地方和民族的富強,不僅僅是經濟和科技上的追求,對於人才的培養才是一個地方能夠長久繁榮的最關鍵之處。
中小學生都是祖國未來的人才儲備,是代表著希望的花朵,如果在他們還是一株一株需要呵護的幼苗時,便急於讓他們長成,想讓他們在一眾花朵里出類拔萃,揠苗助長。那麼無疑是給他們纖弱的根莖上施加向上的壓力,長此以往,這根弦一旦被拉斷,那麼所有之前對這根幼苗所傾注的培養和灌注就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四、上課時間延長
根據統計,我國目前為止,中小學生抑鬱的幾率已經照往年來說增長了一個非常可觀的數額,甚至還在逐年增長,簡直到了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所以我們呼籲在關注中小學生學習狀況的同時,還要關注到他們的心理健康讓他們在一個相對寬鬆的心態和環境當中學習,才能夠讓他們更有精神的把精力投放到學習上去。
為此,從2023年的4月1日開始,我國將實施中小學生上課時間延長,按照要求,全國中小學生到校時間不能夠在早早於8:20,中學生的到校時間也不能早於8點整。
結語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同時每一個學生也是一個民族的希望,在高壓的環境之下,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會造成不小的影響,繁重的課業和一些非必要的課外班也會嚴重的分散他們的壓力,讓他們本來應該傾注在學習上的精力,得到大大的消耗,針對此情況,2023年4月1日起,中學生上課時間會被調整,8點到校將成為過去式。
今日話題:好消息!4月初,中小學上課時間或將被調整,8點到校或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