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即將來臨,還在執著於「春捂」的媽媽,這些細節要知道

2023-04-27     老張育兒

原標題:立夏即將來臨,還在執著於「春捂」的媽媽,這些細節要知道

老話說:春捂秋凍。

所以很多媽媽覺得,春天就應該多捂捂。尤其是立夏即將來臨,更要抓住立夏前的尾巴,為孩子的健康出一份力。

問題的關鍵是,很多媽媽對「春捂秋凍」並不理解,只都是通過字面去理解。她們覺得:春捂,就是趁著春天還沒有過去,給孩子多穿一點衣服,捂捂更健康;秋冬,就是在冬天沒有來臨時,儘量不要穿得太厚,凍凍更健康。

可實際上,春捂秋凍並不是表面理解的那麼簡單。春天確實需要捂,秋天也確實需要凍,但前提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而不是一味用「春捂秋凍」當做藉口,希望所有媽媽都能注意。

趁著春天還沒有過去,想跟大家深入聊聊「春捂」這件事。很多媽媽一開始,就會錯了意,所以結果自然也是錯的。媽媽總覺得「捂」,就是要多穿衣服,尤其是在溫度變化比較大的春天。

殊不知,「春捂」也是很有講究的。若是「捂」得不對,最後可能適得其反,讓孩子遭罪。所以說,了解「春捂」,並且操作正確,才能讓孩子健康。

關於春捂,這些事情,媽媽們要早知道

1、春捂的時間,很有講究

很想告訴媽媽們:春捂,不是一直穿厚厚的衣服捂著,而是根據時間段決定。

春天的溫度多變,早上和晚上溫度較低,但是中午溫度卻蹭蹭上漲,甚至一度飆升到20多度。所以,要根據時間,來決定「捂」的程度。

若是早上和晚上出門,肯定要給孩子穿厚一些;可要是中午出門,真的要根據溫度決定。穿的太厚,反而容易出汗,更容易著涼生病。

而且「春捂」,並不是整個春天都需要「捂」。初春時,溫度比較低,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溫度也會慢慢上升。尤其是春末的時候,真的不要再給孩子「捂」了,既影響他的舒適度,又影響他的健康。

2、春捂的位置,很有講究

直到現在,還有人覺得「春捂」,就是應該「全副武裝」起來。不僅有厚重的外套,而且還有厚厚的襪子和帽子。

很想問問媽媽們:若是把這些厚厚的衣服穿在你們身上,會是怎樣的感受呢?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會受不了吧?既然如此,為何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強加在孩子身上呢?

春捂,主要是保護孩子的腹部、背部和雙腳。一旦腹部或背部受涼,寒氣就會進入身體,誘發一系列的不適表現。哪怕是晚上睡覺,也要做好腹部和背部的保暖工作,容不得一點馬虎。

至於其他位置,真的沒有保暖的必要,因為孩子新陳代謝的能力比較旺盛,若是捂的太厚,反倒是影響他們。

3、春捂的細節,很有講究

除了讓孩子穿厚厚的衣服之外, 還有很多媽媽會讓他一直呆在家裡,美名其曰「春捂」。很想說一句:讓孩子窩在家裡,真的會「捂」出病的,尤其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他們需要和萬物一樣,接受陽光的洗禮。

都說春天是長個的季節,適量的戶外運動,才能讓孩子長得更高。不可否認,春天確實是有很多傳染病,但是運動能讓孩子的抵抗力增強,讓他擁有更多「超能力」對抗病毒。

另外,春捂結束的時候,不要立馬就給孩子脫掉厚衣服。任何事情,都講究循序漸進,先從脫掉外套開始,接下來再慢慢把長袖換成薄款。晨起和晚上出門,還是需要備一件薄外套。

如何判斷「捂」得對不對,孩子的身體會給你答案

說了這麼多,相信很多媽媽都已經明白:春捂,不是盲目的給孩子穿衣服。而且,也不是捂得越厚越好。想知道自己「捂」得怎麼樣,其實通過孩子的手心,就能做出正確判斷。

很簡單:摸孩子手心的溫度,若是他的雙手溫度適宜,說明捂得恰到好處;若是手心特別涼,說明孩子受了風寒,可能會出現感冒的情況;而手心熱的話,說明捂得太過,很容易上火。

溫度多變的季節,更要注意健康穿衣,「里三層外三層」的穿衣方式,真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尤其是戶外活動時,太限制身體自由了,怎麼看都不是最佳的穿衣方式。

寫在最後:科學育兒,才是保證他們身體健康的先決條件。春捂沒有錯,錯的是父母的方式,所以說早早了解春捂的相關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04e8e62b69e4d4a19cc9de58cc45e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