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別讓寶寶吃了,沒有營養不說,還特別占肚子

2023-05-12     老張育兒

原標題:​這些食物別讓寶寶吃了,沒有營養不說,還特別占肚子

明明精心給寶寶準備的食物,每次都吃的很多,為何他還那麼瘦小呢?

這是睡覺前,閨蜜發過來的消息。一直以來,在照顧寶寶這件事上,閨蜜都是親力親為,她總覺得孩子的童年太短,理應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她。

閨蜜一直堅持母乳喂養,直到八個月之後,才慢慢斷了母乳,開始以輔食和奶粉為主。所有給寶寶吃的東西,她都是精挑細選,烹飪過程更是嚴格操作。

每次看到寶寶大口大口吃著她做的輔食,閨蜜都特別有成就感。誰能想到,沒有寶寶之前,閨蜜連生抽和老抽都分不清楚呢!

就算如此費心費力的養育寶寶,閨蜜還是遇到了難題:無論是身高還是體重,明顯比同年齡段的寶寶顯得弱小很多。

明明吃了很多,卻感覺沒吃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同樣的困擾:明明每次都吃了很多輔食,完全沒有挑食或者喂養困難的表現,但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好像完全沒有吸收一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肯定是因為喂養出現了問題。

1、食物原因

覺得寶寶在長身體,應該多吃有營養的食物,所以提前準備了很多「營養」豐盛的食物。對於大人來說,這些食物可能很有營養;但是對於寶寶來說,就該另當別論。

2、吃的太多

「有一種餓,叫做媽媽或奶奶覺得你餓」。

直到現在想起這句話,還覺得有些後怕,養娃路上,父母生怕他們餓著了,經常「逼」著他們吃東西。殊不知,就是因為最後吃的太多,導致寶寶出現積食,或者腸胃方面的問題。

看來,在喂養寶寶這條路上,父母真的需要好好學習。他們的腸胃實在太嬌嫩,經不起外力的折騰,父母看似是為他們好,實則是在拿寶寶的腸胃開玩笑。在飲食方面,還是要堅持科學,才能避免出現喂養問題。

這些看似有營養的食物,別再讓寶寶吃了,除了占肚子之外,毫無營養。

第一種:大骨湯

在老一輩人的認知里,大骨湯絕對是好東西,只要涉及到滋補身體,或者養生時,都會熬煮一大鍋的骨頭湯。他們潛意識裡覺得:以形補形,喝大骨頭湯,就能促進骨骼發育,讓寶寶長得更壯。

可實際上,經過高溫熬煮的大骨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營養。很多人說大骨補鈣,可是骨頭湯中的鈣元素,真的少的可憐。一大碗湯下肚,寶寶已經沒有肚子再吃其他食物,但營養卻微乎其微,如何長高長胖呢?

溫馨提醒:單純喝肉湯是不行的,可以用肉湯煮麵、煮菜,或者加入切碎的肉類,要確保攝入的營養均衡。

第二種:米湯

寶寶的腸胃發育還不太成熟,消化能力也不是很好,所以很多家長會給他精心熬煮小米粥,或者大米湯。寶媽覺得這兩種流食不僅容易消化,而且營養價值還不錯,有滋養腸胃的作用。

可是米湯中的營養成分,真的不多。就算是喝了一大碗,裡面的養分,也無法滿足日常需求。米湯中以水分居多,除了填飽肚子之外,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其實沒有太明顯的幫助。

溫馨提醒:要是想讓米湯更有營養,可以在米湯中加入蔬菜碎、蛋類或者肉泥,不僅米湯的口感更豐富,而且營養也更好一些。

第三種:果蔬汁

不可否認,蔬菜和水果確實很有營養,平時加入一日三餐中,很有必要。只不過,再好的蔬菜或水果,營養都是比較單一的,需要搭配其他食物一樣。只是很多寶媽太依賴果蔬汁,絲毫沒有考慮過營養均衡的問題。

為了便於食用,寶媽會將蔬菜和水果榨成汁,或者做成泥。以為把食材融為一體,能把所有營養都激發出來,殊不知經過加工的果蔬,營養成分會遭到破壞,而且糖分還會增加,反而對健康不太好。

溫馨提醒:小月齡的寶寶,可以考慮做成果蔬汁或者果蔬泥,因為他們的咀嚼能力有限。但是年齡大的寶寶,蔬菜考慮炒熟,水果考慮切塊。這樣的話,對寶寶的咀嚼能力,以及他的腸胃消化能力,都更有幫助。

寫在最後:寶寶的健康,直接關係到他的生長發育,以及父母的心情。所以說,在飲食方面還是要多注意,別再用大人的思想,去給寶寶做那些沒有營養的食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1edb5dfa92f8a0ed372630e0f84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