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速45%,話題近3億,地攤火鍋還能火多久?

2022-09-17     火鍋餐見

原標題:年增速45%,話題近3億,地攤火鍋還能火多久?

本期看點:

1、地攤火鍋發展的3個階段

2、細分的兩支潛力股值得關注

3、「地攤風」還能刮多久?

門店激增900+,話題播放近3億

地攤火鍋太火了

前幾天翻看朋友圈,餐見君發現,有位老闆的地攤魚火鍋開業了,開放的門店布局,矮桌矮凳的接地氣感,還有顧客舉杯換盞間的熱鬧勁兒,除了讓愛美食的人直呼「好喜歡這煙火氣的人間啊」,也會讓在找項目的人想說「負責人是誰,我來聊聊」。

開個玩笑,回歸正題。這種發源於貴州的地攤火鍋,這兩年實在太火。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地攤火鍋相關企業共計2254家,其中成立1年以內的就高達911家,成立1-3年內的為971家,增長可見一般。此外,其熱度也不斷飆升。某音顯示,#地攤火鍋#相關話題總和已近3億

在快速增長背後,讓我們梳理一下地攤火鍋的發展。

1、興起:貴州豬肉現炒火鍋演變

最初的地攤火鍋從貴州貞豐縣開始火起來,和貴州本土的「豆米火鍋」、「豆豉火鍋」一樣,是以新鮮土豬肉和豬膘油為主打,輔以豆瓣醬、豆豉、干辣椒麵等現場炒制熬湯,價格更為低廉的路邊市井火鍋。

貴州地攤火鍋

顧客可以自行選料,「鍋底+蔬菜+米飯」只要十幾塊錢,人均在40-50元左右。2019年左右,因為「口味鮮香、形式新奇、價格低廉」迅速抓住了消費者,全國開始湧現大量的地攤火鍋。

鍋底現炒

2、爆發:短視頻推動

當貴州周邊的各個省市被帶動後,成都、長沙等地也開始蔓延起地攤火鍋。

這一過程,不得不提的就是七七地攤火鍋,它抓住了短視頻的流量入口,用「美女+地攤」的反差,塑造一種傳播因子,在某音平台積累了大量粉絲。

地攤火鍋在短視頻平台話題播放量近3億

隨之,另有許多地攤火鍋品牌如法炮製,抓住「現炒、現切」這一傳播點,在平台迅速鋪開。短視頻的帶動,讓地攤火鍋更廣為人知

3、細分:地攤魚、地攤麻辣燙、地攤螺螄粉等出現

這股風潮越刮越猛的當下,餐見君發現地攤火鍋也開始細分了。豬肉、豬油等這些原材料因地制宜做了改變,有些保留了「現炒底料、現切鮮肉」,有些則是只保留了「矮桌矮凳」的場景。

比如錦蓉巷成都地攤魚,手工炒制鍋底、活魚現吃現做,在河南山西開出10餘家門店。

地攤魚火鍋

北京的椒太后地攤麻辣燙把從前在夜市、路邊常見的髒攤串串搬到了商場,顧客自助選串、自助調取蘸料,員工現煮,現已開出24家門店。

又如牛香千里·地攤牛肉火鍋,在現炒鍋底的基礎上,把傳統地攤的現切豬肉改為鮮切牛肉,在雲南開出了14家門店。

地攤牛肉火鍋

此外,還有地攤螺螄粉、地攤/地桌烤肉、地攤打邊爐等不斷出現……

地攤打邊爐、地攤/地桌烤肉

兩支潛力股值得關注

地攤風為啥這麼火?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大環境上,疫後政府鼓勵外擺的「地攤經濟」;

其次,消費降級下,顧客對這種「破舊」「接地氣」的地攤風,容易覺得「親民」,對現炒現切現點也覺得符合健康需求;

最後,對於經營者來說,投資小,人員精簡,開店或轉型成本也低。

眾多的地攤火鍋中,餐見君發現有兩支潛力股值得關注。

1、地攤打邊爐,攻占東北、華北下沉市場

打邊爐是粵派火鍋,自然在南方較為流行,但其與「地攤」結合後,卻在北方表現亮眼

企查查顯示,目前地攤打邊爐相關企業約為120+家,其中河北(22)、遼寧(20)、黑龍江(18)三省分布最多。

在火鍋餐見不久前發布的「全國火鍋品牌下沉影響力排行榜TOP50」中,林記港式地攤打邊爐排名23,共計105家門店,其中在三四五線城市門店占比高達74.29%。

地攤打邊爐

此外還有通記港式地攤打邊爐、春幸記港式地攤打邊爐等,它們客單價在70-90左右,低於常見的傳統打邊爐。

菜品常以牛腩煲、花膠雞為主,有的會增加燒烤小串、滷味拼盤,場景上除了港式外,還以矮桌矮凳、爐火等凸顯地攤市井風,把高檔的打邊爐變得接地氣了。

對於北方消費者來說,南邊的特色打邊爐可以適中的價格吃到,這也是其能夠攻占北方市場的原因。

2、地攤/地桌烤肉,相關企業年增速45.61%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7-2021年,新增註冊烤肉相關企業超8.3萬家,近五年持續上升。其中包含地攤/地桌烤肉的企業,2021年增速為45.61%,呈快速增長狀態。

深層次來說,地攤/地桌烤肉,更像是起源於東北齊齊哈爾的烤肉和當下的地攤風的一次聯姻,讓烤肉回歸到粗礦、豪放的市井風,「大塊吃肉,大口喝酒」。

數據顯示,地攤/地桌烤肉相關企業約為1200+家,其中吉林(410)、黑龍江(258)、遼寧(238)三省分布最多。

小某書上,地攤烤肉筆記眾多

它們漸漸蔓延到北京、江蘇、河南等地,比如英雄故事地攤烤肉、曉燃地攤烤肉門店幾乎都在北京,不少原本做日韓烤肉的品牌,也紛紛「轉頭」做起了地攤烤肉。

這些門店一反高大上的環境,轉而「斷壁殘垣」「小馬扎小攤」一支,就是一個煙火小人間,成為潮男潮女爭相打卡的網紅餐廳。

這陣地攤風還能刮多久?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地攤火鍋兩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

1、看似地攤風,但實為價格刺客

許多人因為「地攤」這兩個字還有引流的便宜套餐卸下了心理防備,但進店之後,三選兩選,一頓消費下來,價格並不低

比如餐見君附近一家地攤火鍋,宣傳的是葷菜8-10元,素菜3元,但「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便宜」「兩人吃了兩三百也不算便宜了吧」這樣的反饋也不算少。

某地攤火鍋的顧客評價

2、跟風同質化,易陷入沒有特色的僵局

地攤火鍋火了之後,市場也湧現出大量跟風者。

有貴州老闆告訴餐見君,惠水前年也開了一家,「剛開始在抖音很火,不出半年跟了十幾家,最後都倒閉了」,最初的第一家雖然還在做,但生意也沒之前好了。

在許多同屬於地攤火鍋的競爭者中,如何找出自己的特色並放大,值得思考。

寫到最後

最後,我們來看地攤火鍋會不會長久。

從模式上來說,它場景「省錢」,投資少,好複製,與當下大環境相契合;從消費端來說,主打的高性價比以及真材實材看得見,也一直是消費者追求的,所以這個品類是可以做下去的。

就像蜀芳珍老闆張飛說的那樣「地攤只是一個銷售場景,顧客購買只是因為對場景的需求和低價的消費,如果這兩個方面偏離,顧客也不會買帳。」

你對地攤火鍋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互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d4beb96c248a4453849c088bb20ee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