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即將開始,要不要讓孩子住校呢?父母陷入了兩難

2023-08-19     老張育兒

原標題:新學期即將開始,要不要讓孩子住校呢?父母陷入了兩難

眼看著假期已經餘額不足,很多父母又為孩子新學期的事情開始考慮。

最讓父母頭疼的,應該就是要不要住校的問題吧?

很多父母平時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在挑選學校時,會優先考慮全日制寄宿的那種。

對父母來說:這樣的學校,真的是好處頗多。只需要把孩子送到學校,一日三餐和住宿都在學校解決,真的特別省心。

關於是否讓孩子住校的問題,父母們分成兩派

贊成派:想讓孩子獨立,就應該從小讓他們住校。咱們小時候,不都是早早就住校了嗎?為什麼到了孩子這裡不行呢?更何況,平時工作這麼忙,哪裡有時間一天八趟接送和做飯呢?

反對派:本來學習就已經夠苦了,要是再讓孩子一天24小時呆在學校,真的不敢想像他們是否能承受得住。那個年代,大家都住在學校,覺得無所謂。可現在不一樣,大多數孩子都是走讀生,住在學校的話,孩子心裡該怎麼想?

怎麼說呢?無論是贊成派的父母,還是反對派的父母,他們的出發點,好像都是為了孩子。身為父母,不就是想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氛圍嗎?

可是,在是否住校的問題上,父母有沒有鎮城地問過孩子呢?畢竟,他們才是事件的主體,應該有選擇的權利才對。

來自過來人的分享:孩子,不建議過早住校

作為兩個孩子的寶媽,在孩子要不要住校這件事上,想用真實的經歷告訴大家答案。

老大小時候,我跟孩子爸爸特別忙,就把他送在離家較遠的寄宿學校。剛開始,沒有詢問孩子的意見,而是跟孩子爸爸自己決定。

僅僅一個學期,就發現老大變了。沒有住校之前,他是個性格開朗、活潑的男孩,結果一學期之後,居然變得有些膽怯,就連跟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好。

後來,特意跟孩子聊天,想知道他這半年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也是那一次決定,日子不管多難,都不讓孩子住校:

「媽媽,我感覺你和爸爸不愛我了。要不然,怎麼會把我送到寄宿學校呢?」

「媽媽,寄宿學校一點都不美。一到晚上,我就特別想回家,總是偷偷掉眼淚。」

「媽媽,宿管阿姨特別凶,總是要求我們這樣那樣……」

孩子字裡行間,都是對住宿生活的不滿意。也讓我第一次意識到,孩子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需求,父母不能替他們做決定。

從那之後,再也沒有動過讓孩子住校的念頭。直到上了高中,他自己主動想要住校,才再次開啟他的住校生活。

到老二身上,無論多難、多忙,都是每天跟孩子爸爸換著接送。真的不想讓老大的傷害,再次讓老二感受一遍。

過早讓娃住宿,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傷害

1、影響孩子的性格

早早就被送進寄宿的孩子,他們總是有種被大人「拋棄」的感覺,性格也會從最初的活潑開朗,變得鬱鬱寡歡。

自始至終,父母都沒有真正設身處地為孩子考慮過。試想一下:從熟悉的環境,一下換到陌生的換進,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有多強大,才能適應這一切啊?

往小了說,是影響性格;往大了說,其實是影響心理健康。未來很多年,孩子只要一想起自己被「拋棄」,都會覺得無比難過。

2、影響孩子的社交

父母總覺得:住校,更容易拉進孩子跟別人的距離。畢竟,住在學校的小朋友很多,又不是自家孩子一個。

可實際上,早早就住校的孩子,他們更容易形成社交障礙。被拋棄的心裡陰影,會一直貫穿他們的整個人生,讓孩子不敢輕易再相信任何人。

被迫寄宿的孩子,他們在住校過程中,會慢慢築起心牆,喜歡一個人獨處。對於別人的示好,內心是極度排斥的,自己也不會主動。

3、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以為寄宿是對孩子好,可是父母的「自以為是」,是拿孩子的身心健康做賭注,而且全程不在意孩子的感受。

早在一開始父母決定的時候,親子之間的關係,就已經開始出現裂痕。從小對父母的那些依賴,也會慢慢的煙消雲散。

若是碰上喜歡「記仇」的孩子,那親子之間的關係,可能一輩子都修復不好,因為童年的傷痕,真的需要一輩子修復。

還在糾結要不要讓孩子寄宿的父母,希望你們趁機打消這個念頭。孩子的童年很短,需要你們陪伴和接送的時間也很短,千萬不要浪費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cc04b96f6135d3b3a6aef77d36244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