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745萬騎手收入大曝光,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2024-09-21   正解局

今年中秋假期期間,美團CEO王興發了一封全員信。

隨後,美團研究院又披露了最新的數據。

美團平台上的騎手數量、收入得以曝光,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我們這就來梳理一下。

一、人數,745萬人。

2023年,在美團平台獲得收入的騎手約745萬人。

這比2022年多了121萬,比2020年多了275萬。

2020-2023年美團平台獲得收入的騎手人數

這與我們的感覺是一致的,騎手越來越多了。

二、結構,80%以上為非全職。

745萬有接單收入騎手中,全年接單在260天以上的只占總人數的11%;約48%的有接單收入騎手,全年接單不足30天。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騎手並非全職,而是兼職。

這就導致,騎手成為了一個高流動性行業,平均留存率在20%-30%左右,平均在職時間不足1年。

三,學歷,沒有具體數據。

此外,網絡上流傳一個數據稱,我國700萬外賣小哥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占1%,也就是說有7萬碩士研究生在送外賣。本科占3%,也就是21萬,合計本科以上學歷送外賣的人有28萬人。

針對這一數據,美團也進行了闢謠。

美團研究院表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數據,需要本人提交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至學信網驗真方可確定,目前任何這方面的騎手數據均為沒有事實依據的謠傳。

四,收入,800億元。

收入,也是大家很關心的數據。

2023年,美團平台的騎手,總計獲得報酬超過800億。

每個騎手的收入,因工作時長、工作地點而不同。

美團騎手包括普通眾包、樂跑等類型,前者無跑單天數要求,後者有跑單天數要求。

樂跑騎手比普通眾包騎手工作時間更長,平均收入也更高。

美團將我國城市分為S、A、B、C/D四個級別。

不同級別城市的騎手收入統計

工作所在的城市級別越高,收入越高。

以2024年6月為例,如果騎手在一線城市跑單,月收入可達7354元以上,如果在三線及以下城市,月收入可達5556元以上。

根據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2023年藍領群體的平均值為6043元,外賣員月均收入為6803元。

由此可見,外賣員的收入水平位居藍領前列。

這些數據,透露了四個重要信息:

其一,外賣產業鏈,不容小覷。

從表面上看,美團作為平台,一手牽著商戶,一手牽著消費者。

其實,外賣的產業鏈,遠比這個長得多。

僅就騎手這一環節來說,除了騎手本身,還有外賣運力服務商這一角色。

外賣運力供應商是像順豐同城、閃送、UU跑腿等這樣獨立的第三方,提供專業的配送服務,幫助外賣平台和商家解決配送問題。

因為騎手流動性大,所以,第三方運力服務商還需要人力招聘商幫助其招聘。

更別提還有電動自行車廠家為騎手生產專門的電動自行車。

截至2023年12月,國內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已激增至5.45億人。

外賣用戶規模 製圖:中商情報網

外賣,關乎我們的生活,也關乎很多人的生計,不容小覷。

其二,外賣平台,已經成為巨大的就業蓄水池。

根據《2023年餓了麼騎手權益保障報告》,2023年,餓了麼平台活躍騎手超過400萬人。

去掉與美團等其他外賣平台重合的部分,我國騎手數量預計超1000萬人。

外賣平台,已經成為巨大的就業蓄水池,為穩就業、惠民生貢獻了重要力量。

其三,騎手這一職業成為有效的就業緩衝器。

美團公布的數據顯示,超過八成騎手為低頻或者業餘騎手。

這些業餘騎手,要麼是工作之餘兼職賺點外賣,要麼是失業後臨時找點事干。

此前有學者調查發現,一年內站點騎手的流轉率達到七成以上,「一邊干外賣一邊看看別的機會」成為外賣行業的常態。

高頻、低頻、業餘騎手分布

也就是說,很多人在失業到重新就業的這段時間內,會選擇做騎手。

騎手這一職業,幫助了很多人緩解了失業帶來的焦慮與尷尬。

這當然有助於社會穩定。

其四,騎手對社會治理提出了新要求。

每天有1000萬名騎手奔波在大街小巷,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這種關注,除了騎手的權益保障外,還有社會治理。

最典型的案例是,今年8月,杭州一外賣騎手與小區物業人員發生衝突,導致騎手下跪。

1000萬名騎手,每天都在與平台、商家、消費者、物業管理方發生交集,這些關係如何平衡?

如果處理不好,極容易引發衝突與矛盾,帶來風險隱患。

既要讓騎手逃出「算法」,更要讓他們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