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共同呼籲美國出面回應「北溪爆炸」新聞,中方言論更加「明確」

2023-02-11     軍武觀察

原標題:中、俄共同呼籲美國出面回應「北溪爆炸」新聞,中方言論更加「明確」

據悉8日當天美國普利茲新聞獎得主西摩·赫什獨家爆料了一篇文章,詳細敘述美國和挪威合作將「北溪」管道爆破的來龍去脈。文章中稱拜登政府和國安顧問沙利文等人一手策劃了該事件,CIA將計劃告知挪威海軍並在6月軍演期間提前埋設好了炸彈;最後在9月挪威軍機投下浮標將炸彈引爆,這段橫跨東歐的大工程宣告癱瘓。消息曝光後美國方面第一時間否認並稱「完全虛假」,挪威也緊隨其後拒絕認帳。

10日,俄羅斯外交部向美國發出聲明,稱該事件完全應該依照國際程序進行調查,且要多方合作才能完成。鑒於此前俄羅斯已經多次向丹麥和瑞典提出要求,無一例外遭到拒絕,俄方再次申請介入並要求向公眾提供透明和客觀的結果。此外她還稱普萊斯的澄清言論是「胡說」,美國有(說假話)的相關傳統。綜合這段言論來看,俄方的用詞並不激烈,對美國和瑞典也並無太多指責,且沒有援引爆料的內容。所以俄媒認為政府仍然在「幻想」能夠加入西方的調查小組中去,但這種機會非常渺茫。

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回應此事,記者詢問中方如何看待美國記者爆料的相關新聞,以及管道是美國炸掉的結論時,毛寧則表示已經密切注意相關報道,北溪天然氣管線是重大跨國基礎設施,爆炸事件也對全球能源市場和全球的生態環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此外毛寧還稱如果赫什的報告是真實的,這是「不可接受且必須追責」的行為,美方必須要向世界做出交代。

對此有解讀則認為,中方的態度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非常明確:即中國要求美方就此事給出清晰的解釋,且向全世界公布真相。從這次各方的反應不難看出,美國又想使用老一套「拖」的方式讓熱度下降,面對外界所有的指責統統閉口不談,也不願意給出詳細的解釋。又因為美國輿論平台占有優勢,所以不久後媒體就會有意「淡忘」這件事;這次中俄雙方出面共同「提醒」美國不要試圖搪塞過關,但問題在於全球其他國家大多數都避免對此事評論,給美國造成的壓力仍舊有限。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些媒體舉例不要低估美方的「國際社交能力」,比如去年俄軍在烏克蘭發現的生物實驗室事件;即使俄羅斯政府已經將所有相關文件白紙黑字地放在了桌面上,還把這件事捅到了聯合國,最後美方只憑藉「抵賴」二字加上其他國家的沉默,竟完全將此事矇混了過去。對此有評論稱:「所謂的霸權並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還包括在扭轉和平息輿論的能力上,美方同樣也是全球獨一檔的;簡單來說就是他們不僅可以不為錯誤負責,甚至連一個解釋都不需要,這是一個可怕的現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4d7d639e07db229afca5586ddb73a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