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從這個世界上有了明白人,我們是越過越糊塗了。
比如端午節,到底是該說「端午節快樂」還是「端午節安康」,就是一個問題。
記得端午節剛剛設為法定節假日的那幾年,相互之間祝福「端午節快樂」的簡訊是滿天飛的。
想想也是,五月初五,正值春意已足,盛夏未至,天高氣爽,綠樹紅花,國家安排一個三天小長假,或休息,或娛樂,或出遊,或訪友,想幹啥幹啥,誰的心裡不快樂呢!
但後來不知道哪位明白人說了句「端午節不能祝快樂,而應該祝安康」,於是,「端午節安康」就開始流行起來了。
02
人總是習慣於從眾的,而且,往往願意遵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
比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傳言說要人人都穿紅襪子,於是紅襪子就會脫銷。
沒幾天,又有人說要吃某種罐頭可以免災,於是超市的罐頭貨架被一掃而空。
「端午節安康」也是如此,雖然絕大部分祝別人安康的人,都不知道究竟為啥應該這麼說,但說「端午節安康」的人的確是越來越多了。
手機上「端午節安康」的祝福語,和某些年份的紅襪子一樣,明晃晃地遍地都是。
03
「安康」當然也是好詞,也屬於吉祥話,但我總覺得不如快樂通俗,說起來有些拗口。
早上兒子給我打電話,聽他在那邊吭哧了半天,說了句「我沒啥事,就是今天放假了,給你打個電話問候一聲。」
我差點笑出聲來,因為我明白了兒子的意思。
他肯定是覺得端午節放假應該打電話向我問候,卻不知道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祝福語。
說「安康」吧,可能有點怪異不容易出口,說「快樂」吧,又怕不合時宜,惹我不高興。
04
關於端午節最大的傳說,是屈原在端午節這天跳的江。
於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才有了端午節。
既然是紀念屈原,當然說「快樂」就不太合適。
但戴建業教授曾經專門寫文說過,在屈原跳江之前,端午節就已經有了。
這一點,從網上搜搜端午節的起源也能知道。
也就是說,不是因為屈原跳江才有了端午節,只是在過端午節那天屈原跳了江而已。
就算後來有紀念屈原的意思,大家也不必在那一天都神情肅穆,甚至面露哀傷。
端午節歷經數千年的演變,到今天已經是一個快樂的休閒時間。
不管是賽龍舟還是吃粽子,人群中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05
雖然如此,在端午節這天,我仍然誰也不敢祝福。
我的心裡,有著兒子給我打電話時一樣的擔憂。
說「端午節安康」,我自己覺得有些彆扭。
說「端午節快樂」,我又怕別人接受不了。
乾脆啥也不說,倒也清靜。
不用上班,睡個大懶覺,玩玩遊戲,看看閒書,吃頓好飯,這一天,過得蠻快樂!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