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模仿「啟功書法」上央視,以假亂真的作品,有價值嗎?

2020-07-22     名家書畫鑑賞

原標題:他靠模仿「啟功書法」上央視,以假亂真的作品,有價值嗎?

中央電視台的一檔「鑒寶」類節目《一錘定音》,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節目中邀請嘉賓,對場上的寶物做出真假鑑別,並介紹相關知識,成為人們增長收藏知識的一個途徑。作為收藏界的一個大類,書畫類的藏品自然在節目中常常出現。

其中一期節目有個環節是關於啟功書法的。場上掛著兩幅上署名為啟功的書法作品,主持人說明這兩幅作品一真一假,讓嘉賓選出哪副是真。兩幅作品無論形制、內容還是書寫風格,都比較類似,一般人還真難很快分辨出來。

真假難辨的啟功書法

在場的嘉賓經過仔細觀看,通過對兩件作品印章、用筆、字形、紙張、裝裱等的對比,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隨後,這兩件作品中仿品的作者登場,肯定了嘉賓的選擇。

原來,這件仿品是出自湖北荊門書法家弘啟之手。弘啟平時經營字畫,並擅長啟功體書法。節目開始前幾天,《一錘定音》欄目組找到弘啟,給他一張啟功先生書法作品的照片,弘啟就根據照片仿寫了一幅。經過裝裱、做舊處理,就出現在了節目中。

弘啟仿作(左)與啟功原作對比

啟功先生的書法,在社會上的認可很好高,可謂婦孺皆知,所以無論是畫廊,還是拍賣公司,啟功先生的真跡都屬於比較搶手的。再加上啟功先生的書法本身技巧難度不高,所以社會上很多啟功先生書法的仿品甚至造假的贗品。

仿啟功作品,並非刻意造假

弘啟學啟功先生的作品,也是覺得喜歡的人多,容易賣錢。但他不是造假,而是仿寫,他寫的每件啟功體的書法作品,雖然仍落啟功的款,鈐章也是仿照啟功原作蓋的,但他都會在作品背面蓋上「弘啟敬仿」的印章。他仿的作品,也只收些筆墨費,大約也就是百十元錢左右。

弘啟仿啟功作品

曾有個朋友在他手裡買過一件仿啟功先生的作品,回頭將背面的「弘啟敬仿」印章挖掉,並拿到拍賣公司進行估價,結果拍賣公司竟然預估了「20萬元」的價格。知道此事後,弘啟表示很不贊同。

對於在仿品上落啟功的款,並仿製了啟功的印章,書法家張公者說:「雖然作品是仿啟功先生的,但畢竟也是自己的創作,應該落自己的款。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啟先生的尊重。」另一專家則說:「作品雖然臨摹得像,但沒什麼價值。

仿作書畫古已有之,但在近代之前,仿作都不落自己的款,要落原作的款,而且力求寫得像、畫得像、做得像。但那時候的臨仿之作,都是作為朋友間互相贈送的禮物。包括我們現在傳承下來的很多經典之作,不少都是臨仿的。

仿作與原作,哪個是仿作?

那麼,像弘啟這樣的仿作價值幾何呢?

《一錘定音》欄目的記者帶著弘啟的作品走訪了北京琉璃廠的幾家經營字畫的店鋪,大多數的經營者覺得雖然不是啟功先生的真品,但也算臨得不錯,表示還是能值幾百元的。

弘啟作品,不仿啟功,寫得也不錯

當然,也有商家表示,這樣的仿作多少錢都不會收。因為仿作會給市場帶來混亂。明顯不是啟功先生真品,不管寫得像不像,都沒多少價值。說白了,這樣的字,啟功先生寫就是珍品,別人寫就沒意義。

弘啟平日也出售自己臨仿啟功的作品,一般每張作品價格在百元左右,而且很受大家歡迎。啟功先生的作品深受大家喜愛,但不可能都有機會得到真品,在弘啟看來,退而求其次,得到一件高仿的作品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弘啟與買家交流

結語

能夠仿出惟妙惟肖的啟功作品,弘啟當然也下了很多功夫。他也可以在作品你上做了仿作的記號,說明他不想以作偽來謀求不法的收益。但這種情況仍然會有被別人利用的可能。所以,「書畫生意,全憑眼力」,努力提高欣賞水平,對於買家很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_1FdnMBfGB4SiUwbF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