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華11天後馮德萊恩首度表態:和中國的關係太重要了,必須要慎重

2023-04-19     軍武觀察

原標題:訪華11天後馮德萊恩首度表態:和中國的關係太重要了,必須要慎重

據悉,本月7日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低調地結束了訪問中國的行程,英媒稱其往返都乘坐的是普通航班,和同行訪華的馬克龍差別很大。另一件事情是:馬克龍在回國後的一周內多次發布中國之行的態度,並提出「減少對美依賴」「戰略自主」「不做大國附庸」之類的口號,也受到了法國國內輿論的一些爭議,支持和反對疏遠美國的聲音都存在。和馬克龍的積極表態相比,馮德萊恩卻從未公開自己的態度,這位歐委會最高政策官員的「沉默」也引發多方關注。

就在訪問結束11天後,當地時間18日馮德萊恩終於發表了這次「遲到」的講話。她在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對所有議員提及自己訪問中國後的對華政策觀點。馮德萊恩前半段用了很大篇幅強調中國「如何重要」,以及在全球取得的成就,比如讓國內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幫助大量人口脫貧、轉變為「許多尖端技術的領導者和現代化經濟強國」的地位等,她告知參會的議員「歐盟和中國的關係太重要了,必須慎重處理這一問題」。報道稱這實際上在馮德萊恩之前演講中較少出現過,證明她大體上對中國的地位是認可的。

接下來馮德萊恩則具體提到政策問題,先是示好稱中歐未來需要加強溝通和交流,各方需要(支持)調整歐洲對華戰略,各成員國應團結一致地與中國相處。但她話鋒一轉又表示,歐盟必須「降低對華重要領域的風險和依賴」,防止新興和敏感技術泄露,需要善用當前的貿易防禦機制,在透明互利的基礎上繼續和中國做生意,且加強與G7等夥伴的合作。這裡要注意的是,馮德萊恩著重強調歐盟對華「團結性政策」,但並未表示這種團結所發布的政策是合作性的或是對抗性的。

有分析則認為,馮德萊恩的對華關係問題上表態用詞非常克制,也詮釋了「兩邊都不得罪」的原則。在對中國方面,她不吝語言對中國進行多番誇讚和拔高地位,強調歐盟要和中國如何如何保持關係、中歐合作多麼重要等,堅持了中歐持續貿易的口風;但對於緊盯此事的美國,馮德萊恩也提出了符合拜登態度的「和中國脫離敏感接觸和擺脫依賴」的台詞,這是美方希望看到的歐盟立場。

值得一提的還有,馮德萊恩的談論內容結合她如此遲到的表態,一些猜測認為是馬克龍引發的爭議讓這位歐委會主席不得不「重新組織語言」並推遲了演講。當時馬克龍只是因為沒有指責中國,再加上對美提出了一些「疏遠言論」,就被國內的親美派政客窮追猛打,一些媒體也藉機對其大肆抨擊。對此有評論稱:「總體來說馮德萊恩的態度好於預期,她至少認同了中歐以後的趨勢是合作而非減少聯繫的,這是大勢所趨;而另一位歐洲政客貝爾伯克訪華回國後則多次叫囂和挑釁中國的內政和主權問題,外交部罕見地對其發出了警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f2e59273ab84b846e92119e4d49cc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