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團餐市場規模將達2萬億元,消費者更關注用餐體驗

2022-03-18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2023年團餐市場規模將達2萬億元,消費者更關注用餐體驗

近日,在商務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餐飲行業是最終消費和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基於此,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日前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針對餐飲業出台7條專項政策,行業復甦在望。

當下,我國團餐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占據整個餐飲市場三分之一份額。作為一個市場空間和盈利潛力不遜於社餐的細分賽道,團餐或將在復甦中迎來爆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2萬億元

團餐被視作人民生活的基礎行業,是我國餐飲結構中重要的類型之一,其運營模式是為政府、企業、學校、醫院、會展、寫字樓、賽事等提供飲食服務,占據整個餐飲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尤其是在舉辦重大賽事的服務中,更突出了團餐在國內餐飲的地位,使其成為大眾化、快節奏餐飲的主力軍。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團餐行業研究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在校人數和城鎮就業人數總計約7.5億人,中國團餐具備穩定的客戶群體,2021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達1.77萬億元。隨著團餐多樣化發展和行業服務、技術的升級,預估保持10%的增長率,2023年將達2.25萬億元。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報告,中國團餐業市場參與主體以個體經營者和中小企業為主,且多數局限在特定區域內經營,但占據95%的市場份額。根據中國烹飪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百強團餐企業團體膳食收入為1026億元,市場份額占比僅為6.7%。

餐飲是企業服務市場中的高頻剛需場景,團餐市場空間已經超過萬億規模,但與歐美國家團餐企業的高度集中不同的是,國內團餐市場存在著行業集中度低,團餐企業「小、散、弱」、准入機制不透明等問題。

頭部團餐品牌頻獲資本青睞

近年來,資本也開始湧入團餐市場,目前團餐行業投融資主要集中在A輪、戰略投資等早期階段。

2021年7月,北京健力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完成首輪融資,金額高達億元人民幣,上海國盛集團旗下的國盛資本等多家資本參與投資。

2021年8月,上海麥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獲得光大控股消費基金3億元戰略投資。

2021年12月,數字化團餐平台美餐宣布完成1億美元E輪融資,此輪融資完成後,美餐已成為團餐領域融資輪次最多、融資規模最大的企業。

2021年12月,樂禾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數億元E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團餐配套服務企業受到資本的關注不亞於純團餐服務企業,從他們獲得投資的情況可以看出投資機構對於數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和供應鏈投資標的的偏愛。

隨著餐飲標準化的政策不斷出台,我國團餐市場也在迎來快速增長,吸引了眾多行業巨頭入局。而就全球範圍來說,索迪斯、愛瑪客和康帕斯被稱為全球團餐三巨頭。其中索迪斯和愛瑪客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並已躋身中國團餐十強。他們正在利用自己既有優勢和資源進入團餐產業鏈不同環節,這預示著行業的競爭加劇,但對團餐企業而言,也是可以藉機引入更多的戰略合作的機會。

消費升級下用戶看重用餐體驗

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團餐用戶更看重用餐體驗,從最初的衛生、吃飽到如今對菜品種類、美味程度、就餐便利度等方面需求的改變,對團餐企業產品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以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為主的技術浪潮,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都驅動著團餐行業對產業全場景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高科技發展也促進了團餐智能化改革,近年來,健坤餐飲集團積極探索團餐數智化新業態,致力構建智慧食堂新生態。「我們在推行4D、5C、7S等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同時,聚焦團餐信息化市場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智慧化升級,加強一體化智能設備的研發和使用,滿足並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以此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北京健坤餐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執行總經理溫哲霆表示。

團餐市場和其他餐飲細分市場一樣,同樣面臨著食品安全及可靠的原材料保障問題。經濟快速發展,消費理念不斷轉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通過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服務體驗,不斷升級疊代,幫助團餐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行業持續呈現剛性需求發展態勢,中國團餐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更加注重吃的品質,所以對於團餐市場未來的發展十分看好。」青麥源董事長王錫光說,在食品安全方面,企業不斷打造核心競爭力,研發食品安全溯源監管系統,從源頭到生產、加工的過程,每一關都進行嚴格把控,確保食品製作過程乾淨衛生,最終安全送到消費者手裡。而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溯源知道這個產品來自於哪裡,它的生產過程。

頭部企業打造連鎖化品牌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2020年中國百強團餐企業團體膳食營收市場份額占比為6.7%,市場集中度低,缺少市場強勢品牌。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中國團餐用戶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服務體驗,客戶需求推動團餐企業向品牌化方向發展。目前在國內團餐行業,已經有部分頭部企業開始打造連鎖化品牌,如千喜鶴、禧雲、美餐、德保膳食、健力源、望家歡、青麥源等。

「其實,我們公司也在做一些綜合品牌的輸出工作,如沙拉、麵食、風味檔口這一塊。一個是在我們自己的服務單位里打造自己的品牌,其次也對外打造我們的品牌,做出自己的特色。」青麥源董事長王錫光說,未來企業更加注重消費者體驗,注重出品質量,在食品安全和消費者體驗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形成一個自己真正的品牌。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未來團餐市場的潛力巨大,但並未形成規模化、品牌化,中國的團餐業是一塊很大的「蛋糕」,給新品牌的進入提供了機會。

對於團餐企業而言,市場空間的增長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意味著必須快速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對接市場新需求的能力。從長遠來看,團餐行業未來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這對團餐企業的產品、技術、營銷等層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7bb8e1d5c94f3997fc5a11044e265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