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人性的高手,不會逢人說真話(看完醒悟)

2024-05-06     富書

原標題:真正懂人性的高手,不會逢人說真話(看完醒悟)

作者:木木(富書作者)

《增廣賢文》有云:「話到嘴邊留半句,事到臨頭讓三分。」

生活中,有些人偏偏喜歡直言不諱。

他們對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或事,總是毫無保留地抒發己見。

這種性格的人,往往會在言語上得罪別人而不自知,結果損人不利己。

實際上,在人際交往中,人性最深處總是渴望被認同,不樂意被否定。

那些深諳人性的高手,都懂得用巧妙的言行與人相處溝通,從而規避潛在的麻煩。

心知肚明之事,不必挑明

莊子曾說:「明知不問,是為人之大道。」

與人交往中,有些事情雖然未說出口,卻已在彼此心中明了。

過多的言辭只會破壞和諧的關係,而適當沉默,才是一種高情商的處事方法。

錢鍾書和沈從文都是造詣頗深的文學大師,兩人在文學研究的方向上略有不同。

一日,錢鍾書在家中構思新作。他發現鄉土文化的深度和細膩程度,是他難以企及的高峰。

他知道,沈從文擅長鄉土風情的描繪,能將湘西山水和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而他自己的筆墨,在這方面遠不如沈從文。

於是,他寫了一封邀請信給沈從文。

信中沒有提及任何關於創作困惑的內容,只是簡單地邀請沈從文來家中做客。

沈從文收到信後,立刻明白了錢鍾書的用意。他知道,這是錢鍾書在向自己尋求幫助。

儘管信中並未直接提及,但他明白,這是兩人之間的一種默契和信任。

沈從文如期而至,兩人在家中閒談,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鄉土文化上。

錢鍾書巧妙地引導著話題,而沈從文則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對於鄉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兩人的對話,既有深沉的思考,也有輕鬆的幽默。

這次會面後,錢鍾書新作中關於鄉土文化的描繪,變得更加生動和真實。

《荀子·非十二子》里寫有:「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在現實世界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藏匿著不便言說的難處。

若一語道破,則會讓人心生芥蒂;

而心照不宣的狀態,卻能讓人際溝通更加順暢和愉悅。

看破不說破的交流方式,不僅守護了他人的隱私和尊嚴,也為彼此的情感增加了一層保護罩。

陽奉陰違之人,不必揭穿

人際關係中,有的人表面和藹,背後卻心懷算計、虛偽透頂。

兩面三刀的人,即使在短期內能收穫人心,但從長久來看只會受人鄙視。

無須浪費時間去理睬他們的偽裝,更不必去拆穿他們的謊言,保持距離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李明在公司是個勤奮踏實的員工,深受領導重視。

他的同事張華則是個擅長表面功夫的人,總是說一套做一套。

張華常常在領導面前表現得非常積極,承諾會按時完成任務。

可實際上,他卻總是拖延進度,甚至將責任推給別人。

他表面上對李明很友好,背後卻時常散布一些關於李明的謠言,試圖破壞李明的形象。

李明漸漸發現了張華的真面目,但他並沒有選擇直接揭穿。

他深知,在公司內直接揭露張華的行為,只會誘發紛爭,繼而損害團隊的和諧。

於是,他開始更加謹慎地處理與張華的關係,避免被他的謠言所影響。

張華的行為逐漸引起了更多同事的不滿,領導也對他的工作能力產生了質疑。

後來,領導經調查得知,張華在和同事一起做任務時多次故意搞小動作,嚴重影響了整個項目的進度。

最後,張華因人品和能力問題,被公司開除了。

而李明則憑藉一貫優良的表現,贏得了更多認可和晉升機會,成為了公司的中堅力量。

有句話說得好:「明察秋毫而不見車薪,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在與人交往中,我們總會遇到心口不一、陰險奸詐的人。

與其直接去揭露他們的真面目,讓自己陷於不利之地,不如保持沉默、遠離是非。

不揭穿、不翻臉,既是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式,也能為自己換來安寧與自在。

意見不合之言,不必爭辯

哲學家塞涅卡曾說:「最大的智慧在於避免不必要的爭論。」

生活中,那些僅憑主觀臆斷便急於指正你觀點的人,往往是在干涉你的人生。

你若與之爭辯,只會擾亂自己的心境,影響正常的生活節奏。

緘默不語,既能讓紛爭化解於無形,也能彰顯出你為人處世的大格局。

粥左羅曾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幾年前,他參加一個行業峰會時,遇到了一位做服務諮詢的朋友。

那位朋友一年下來收入頗豐,單筆佣金高達60萬,足以證明他在服務諮詢領域的成功。

交談中,朋友了解到粥佐羅事業的發展規劃及具體運作模式,對其極力否定。

朋友以諮詢專家的身份,指出粥佐羅的運營方式,在新媒體行業的發展中是錯誤的。

他未深入了解粥佐羅運營細節,僅憑個人經驗和視角,便力勸其改變策略並接受建議。

雖然粥佐羅不認同他的觀點,但是他在聽完後,並未多說什麼,而是微笑著向朋友表示感謝。

事後,他也感慨道:「人生和職業的路徑,終究取決於個人的喜好和追求,無須強求他人認同,更不必試圖說服對方。」

後來,他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把個人品牌越做越強大,逐漸成為新媒體行業的佼佼者。

《淮南子·主術訓》寫道:「不言之辯,勝於有言。」

現實中,由於人們認知的差異,對於同一問題或事物的見解自然不盡相同。

然而,總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喜歡以言辭之爭來否定他人的觀點。

卻不知,他們在偏執地表達看法時,反倒顯得自己孤陋寡聞,結果還令人生厭。

不與他人爭對錯,留出時間提升自我,才能把日子越過越好。

俗話說:「世間海水知深淺,唯有人心難忖量。」

人際交往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僅憑外表,難以洞察他們的內心。

當面臨未知的善惡時,我們應該謹言慎行,以免因言行莽撞而自陷困境。

心照不宣的事,不點透,才能讓情誼更深厚;

表里不一的人,不戳破,才能讓相處更自在;

意見相左的話,不爭執,才能讓關係更融洽。

願你能洞察人心,學會沉默,尊重別人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作者簡介:木木,富書作者,慢品人間煙火色,閒觀萬事歲月長,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d948f1d25f38941ae9e89ab9ddbe2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