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健康碼完成後,最早9月20日香港內地互通關口!

2020-08-24     銀河港事通

原標題:待健康碼完成後,最早9月20日香港內地互通關口!

8月21日新聞記者會上,港府特首透露,7月初中央已同意健康碼通關,待香港疫情穩定後,讓本港居民往返澳門和內地。

8月21日晚間10點59分,香港now新聞發布消息指,香港與內地、澳門將最早在9月20日、最晚10月15日互通關口,屆時憑健康碼自由通關,無需隔離14天!

圖源:now新聞

香港強制檢疫檢測統計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指出,1月以來,特區政府採取最嚴厲的措施,壓縮跨境人流從1月份每日32.5萬入境、32.4萬出境人次,壓縮到8月20日分別是1213、2649人次。

她特別提到,內地、澳門、台灣入境人士,有超過21.5萬人需要強制檢疫,但並無一人確診。

圖源:香港商報

但其他地方的入境強制檢疫人士,超過14.3萬人,有799宗確診。最多海外輸入的國家依次為英國、巴基斯坦、印度、菲律賓、美國,大部分是香港人,並非有旅客入境。

圖源:香港商報

所以那些再說內地人帶來病毒的別有用心的人,就省省吧,拿數據說話,造謠可恥。

港府投影片,介紹健康碼的運作方法

圖源:香港01

1. 合資格人士需透過網上預約系統,取得入境廣東省或澳門的豁免強制檢疫配額。

2. 取得配額的申請人到衛生署認可的醫療檢測機構,接受病毒檢測。

3. 檢測機構上載申請人資料及檢測結果到衛生署的香港健康碼系統。

4. 申請人到香港健康碼系統下載「香港健康碼」。

5. 申請人自行提出要求及同意把「香港健康碼」內的資料,提供予廣東省或澳門有關當局,以轉換到「粵康碼」或「澳康碼」。

香港健康碼內儲存的資料為出入境需申報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證件號碼、聯絡電話,以及有效病毒檢測結果。

港府強調,健康碼沒有追蹤功能,資料由申請人自行提供及在申請人同意下,才會交予廣東省或澳門有關當局,以轉換到目的地健康碼。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薜永恆解釋指,內地的健康碼和香港的健康碼不相同,原因在於香港未有推行實名制,市民亦未有向有關部門公開行蹤。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粵港澳三地早前在聯防聯控的基礎下,研究適當放寬出入境限制及檢疫安排,計劃透過以「健康碼」互認有效核酸檢測結果,方便有需要及合資格人士可豁免強制檢疫往來三地。

健康碼只用作旅遊出行,而非用作決定市民能否進出本地餐廳或公眾地方。

(公眾號同名:銀河港事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8YtIHQBURTf-Dn5Fo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