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件事在婆家就不要搶著做,費力又糟心,偷懶點對自己更好

2019-08-22     依蘭科學育兒頻道

現在很多年輕夫妻結婚之後都會選擇搬出來住,有空的話才回婆家,其實這種方式絕對是最好的相處模式,各不打擾,不用彼此遷就和習慣,一般分開過的家庭,反而越過越好,特別是結婚後的女性,就不會常常感覺到壓抑,與公婆關係處得也不錯。

但跟公婆住一起的人也很多,如果公婆比較好相處的話,也是可以處得跟自己爸媽一樣,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婆都會比較開朗,能夠理解和包容兒媳婦的小性子,真心把兒媳婦當閨女疼的人也有很多。

而如果公婆與自己合不來的話,不管有沒有住在一起,即使是為了讓自己與婆婆的關係更加友好一點,有兩件事,在婆家就不要搶著做,並不是你做得越多越好,有可能只會讓自己的心情再次被打擊到,增加一些沒必要的矛盾。

一:給公婆養老錢

很多時候,因為各種原因沒辦法在家一直陪伴父母的話,我們一般都會給父母一些錢,讓父母想要什麼就去買,這樣多多少少可以彌補自己心裡的遺憾,遺憾不能常常回家,常常陪伴父母。

如果父母收到女兒的錢,會不捨得收,心裡卻是十分高興,高興女兒出嫁後,心裡還記掛著爸媽,可有的老人就是這麼奇怪,兒媳婦給的錢,不僅二話不說就收了去,即使兒媳婦有工作,給的也是兒媳婦自己賺的錢,但她心裡還是不滿。

鄰居老太太過來家裡跟婆婆聊天,說到兒媳婦給錢這件事,就說,她給我錢難道不是應該的嗎?她吃我兒子的,用我兒子的,給我錢不也是從我兒子那裡要來的,我拿著不應該嗎?

我婆婆說,你兒子整天不上班,你兒媳婦天天都上班,你兒子用的都是從你兒媳婦那裡拿的,你兒媳婦沒有跟你兒子大吵大鬧已經非常不錯了,還能想到給你錢,你就應該滿足了,不要一直這樣說,如果你女婿不上班,你女兒又養家庭又養老公孩子,還要給她婆婆錢,你是不是得說你女兒腦子進水,這種家庭還留著幹嘛?

鄰居被我婆婆不客氣的語句懟的有點生氣,匆匆忙忙就走了。

不管有沒有在一起住,不管自己是否有在上班,不管情況怎樣,如果要給錢,就讓老公去給,沒必要爭著送到老人家面前,這樣反而不會給自己添堵。

二:不要大包大攬各種家務活

有些女性朋友,剛嫁到婆家的時候,信心滿滿,保證絕對一定不會出現別人所謂的婆媳問題,為了讓婆媳關係好一點的話,各種家務活都搶著做,就讓婆婆坐著休息,十分勤快。

懂得心疼兒媳婦的婆婆會知道,兒媳婦這樣做其實也是真心把自己當家人,害怕自己不喜歡她,所以對於兒媳婦的行為十分心疼,但也有的婆婆見兒媳婦這樣,索性什麼事情都等著兒媳婦來做,即使兒媳婦有在上班,事情都要等著她下班才回來做,這樣的生活常常壓得女性朋友喘不過氣,內心十分煩躁,對於工作也會被影響到,整體狀態都會比較消極,天天后悔自己不應該結婚。

可是有的婆婆並不喜歡太勤快的兒媳婦,因為在兒媳婦沒來之前,家裡的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甚至家裡的東西歸置問題自己也比較清楚,特別是如果跟兒子兒媳婦一起住的話,有些時候還是希望能夠幫到小夫妻的,對於一些小事情自己也十分願意幫忙。

而如果她在做的時候,你說,哎,媽你別動,我來我來。即使她知道你是勤快的,但是心裡就是不高興,認為把她當作客人,讓她這也不要做,那也不要動,不是客人是什麼。

有時候,如果婆婆在做事,你可以問問是否需要幫忙,比如說她在切肉,你可以擇菜,她煮飯,你可以洗碗,這樣有說有笑的,反而對於婆媳感情有促進的作用。

有的女性朋友感到非常挫敗,說自己真的沒有想到也會遇到傳說中的婆媳問題,明明是家人,卻處得跟陌生人還不如。

每個人遇到的家庭問題都是不同,而解決方式才是最關鍵的,更多的時候是雙方都要有真心,不然一味的付出,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_MD2wWwBJleJMoPMQN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