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019-10-10     混沌天涯客

剛剛,網球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2:0擊敗對手,步入上海大師賽八強。賽後,他不僅向觀眾席比划著心形手勢,還在攝像頭上寫下漢字「德」。


德,不僅是他的中文名的首字,還代表著一種高尚的體育精神。而在昨天的十六強比賽後,他在攝像頭前寫下的是漢字「開心」。

一場體育比賽,可能會融入很多元素,比如拼搏精神、愛國主義、人道主義等,但對於觀眾來說,看比賽最重要的就是尋開心。不開心,管你是什麼比賽,說不看就不看。

在這個秋天,德約科維奇兩次手寫漢字,都恰如其分的寫出了中國體育迷的心聲。此前,他還在與球迷合影時喊出了「我愛你中國」。

這裡面有作秀的成分嗎?不見得。因為中國確實是德約科維奇的福地,他拿到過6次中網冠軍,4次上海大師賽冠軍,每次來中國都有斬獲。

除此之外,雖然已經拿下16個大滿貫冠軍,與費納並列三巨頭,但德約科維奇始終不受球迷待見,號稱在全世界都是客場作戰。唯有在中國,他能享受到觀眾山呼海嘯的支持。

人,都是有偏見的,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

對於西方人,最受寵的網球運動員當然是瑞士人費德勒,打起球來儒雅、瀟洒,正因為如此,費德勒很受廣告商追捧,去年的代言費超過4億,無例外都是大品牌:奔馳、勞力士、吉列......

當費德勒在今年的溫網決賽與德約科維奇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號稱最具紳士范的英國觀眾,一邊倒的把掌聲和吶喊送給了費德勒。不過,德約科維奇最大的本事就是愈挫愈勇,在費德勒手握兩個冠軍點的情況下,連拿四分,逆轉了比賽。

賽後費德勒傷心極了,他直言不敢相信自己痛失了溫網冠軍,這可能是38歲的老球王最後的大滿貫冠軍點。


這可不是德約科維奇第一次表現出這樣的大心臟,越到關鍵比賽關鍵分,對手越是強大,觀眾越是鼓譟,他越是不服輸,頑強地打出神來之球。用關漢卿的話形容就是:「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

德約的大心臟不是憑空來的,既非上帝賜予,也非父母生育,大心臟來源於他生長的土地:南聯盟的首都貝爾格勒。

生於1987年,德約的童年籠罩在戰火之中,聯盟內部各部族的武裝衝突,從他出生以來就沒停過,一會這邊獨立,一會那邊開火。和平年代,很少有人能有這樣的童年,炸彈不時在城市中落下,槍聲爆炸聲此起彼伏,不知道什麼時候彈片會在附近飛起,穿透自己的身體。就是在這種一驚一乍的環境中,德約還在刻苦練球。

直到12歲那年,來自北約的大規模轟炸,將貝爾格勒本就設施簡陋的網球訓練場變成了難民棲息地。德約不得不收拾行囊,遠赴德國慕尼黑。

那一年是1999年,德約離開貝爾格勒不久,那裡的炸彈聲就將十幾億中國人驚醒了。1999年5月7日深夜,未經聯合國授權,美國B-2轟炸機投下三枚精確制導炸彈,擊中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三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雖然有抗議,雖然有道歉,但中國人的老朋友南聯盟仍舊不可避免地解體了。南聯盟時任總統米洛舍維奇最終成為所謂國際法庭的受審者,面對法庭上種族屠殺罪行的指控,在沒有律師的情況下,孤獨地做著自我辯護。直到猝死在獄中,死因至今說不清楚。

可笑的是,2015年,總部設在海牙的國際法院裁定,塞爾維亞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波赫戰爭中未對克羅埃西亞犯下種族屠殺罪行。

南聯盟曾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地區大國,如今被肢解成幾個小國,他們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日漸涼薄。

所以當德約在網壇異軍突起,一次又一次把從小吃得好練得好睡覺安穩的運動員打得滿地找牙時,西方很多人心裡充滿著不痛快。這種不痛快,以美國人為甚。

作為三屆美網冠軍,站在賽場上,德約經常收穫全場噓聲。就在今年的美網八強戰上,德約因傷退賽,本應給予同情的現場觀眾卻送上了漫天噓聲。就連他的老對手納達爾都看不下去了,公開為他辯護。

塞爾維亞是個小國,國內唯一的網球公開賽已經停辦多年,在全世界找不到主場的德約,怎能不愛中國?

而中國人看到他,看到這顆在戰火中鍛造的銅豌豆,看到他今日的光彩和昔日的悲哀,怎能不念及自身,愛他如自己人?

整整二十年了,從一個瘦弱的小男孩,到一位頑強的網球大師;從一個發奮圖強的大國,到一個居安思危的強國。


我是一個寫故事的人,寫的是世界的另一面,暗藏的資本局,狗血的八卦陣,請關注混沌天涯客頭條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ZbIA4G0BMH2_cNUgfAac.html